夏日的傍晚,海口市民李輝一家漫步在美舍河邊,此時夕陽西下,水波盪漾,美舍河展現她最美的一面,“走在河邊也聞不到臭味,美舍河美麗回來。”
美舍河縱貫海口市南北,全長約16公里,水域面積68萬平方米。
李輝記憶當中的美舍河“貌美如花”。上世紀90年代前這裡清澈見底,兩岸鳥語花香,“當時放學後就在河裏游泳,玩到很晚才回家。”
但隨著城市發展,美舍河産生一系列環境問題,不僅影響城市形象,更讓沿岸市民受苦。海口府城地區老住戶陳亞雄還記得,美舍河水質一年比一年差,“惡臭涌上來時,大家都繞著走。”
如果説城市是人的肌體,那麼內河就是血管。李輝和陳亞雄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海口擁有優越的自然環境,但內河污染卻大面積存在,水體黑臭成了城市流動的疤痕。
事實上,美舍河治理攻防戰打了近20年,治理手段一直是末端截污、硬化河道和清理淤泥。“天天有船撿垃圾,年年有車挖淤泥,乾淨沒幾天又臟了。”陳亞雄説。
美舍河反復治理效果甚微,海南省水務廳副廳長沈仲韜分析,由於河道流經老城區管網不完善,上游存在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面源污染,中下游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的水泥護坡更使得自凈能力銳減。
美舍河改變從2015年開始。海口市推出6個水環境綜合整治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總投資約37億元人民幣,承諾三年內要讓包括美舍河在內的31條城鎮內河湖水體達標。
“問題在水裏,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海口市治水辦截污納管組副組長曾衛華説,海口此輪治水以“繡花”功夫逐一排查美舍河沿岸,“為了摸排出一個污水源頭,路邊的井蓋都要開幾十個。”
經過排查,美舍河沿岸共發現排污口130個,錯接亂接用戶395戶。市政經過將錯接管網截污併入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控制住每天8萬噸的污水直排。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水務分院資源能源所副所長王晨介紹,海口水體治理採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技術路線,不僅要有水體治理,更要有生態系統治理。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內,八級臺階構成的梯田濕地尤為顯眼。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海綿城市建設分院景觀設計室主任張建喬介紹,梯田濕地承擔污水凈化功能,其擁有粗石子、細石子和生物填料顆粒填充的過濾層,讓污水層層凈化,可達到城市景觀水質的要求,實現水清岸綠。
美舍河修復建設生態河岸和濕地:岸上混凝土岸線被拆除,種植椰子等本土樹種;岸邊鋪設了親水棧道,河流淺灘栽種紅樹林,水中種植具有凈化作用的水生植物。
在治理污染的同時,海口將海綿城市理念用於美舍河治理。在鳳翔公園,一片開闊水域與河道連通,為調蓄雨洪創造條件,岸邊透水混凝土路和植草溝在降雨時起到滲、蓄、滯、排作用。海口市副市長顧剛説,美舍河生態治水就是打造海綿城市,讓城市會呼吸,與土壤相親近。
當前,“河長制”成為中國城市治水的普遍要求。海口美舍河河長由區長調整為常務副市長,又升級為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雙河長”。在美舍河河邊,“河長制”公示牌豎起,接受市民監督。
目前,海口城市內河治理仍是進行時,很多市民與李輝和陳亞雄一樣看好成效,他們希望在此“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記者 王子謙)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