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空殼村”如何破殼重生?

2017-08-25 10:30:13|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杜娜

  原標題:海南“空殼村”如何破殼重生?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海南“空殼村”如何破殼重生?    摘要:當前,海南不少鄉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工作難以開展。

  正在改建中的瓊中紅毛鎮草南村房車營地。 記者 宗兆宣 攝

  俗話説,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當前,海南省不少鄉村由於村級集體經濟薄弱,不僅正常工作難以開展,農村基層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也被弱化。而這種集體經濟薄弱、財政虧空的村莊也形象地被人們稱作“空殼村”。今年海南計劃整村脫貧退出的117個村中,有78個是沒有集體經濟的“空殼村”。

  “村兩委想辦事卻沒錢辦事,沒威信,村集體反哺貧困戶有心無力……”海南廣大農村幹部已深刻體會到沒有村集體經濟的無奈和無力。那麼,這些難題如何破解?如何既富民也富村?各地在鄉村轉型發展中,又摸索出了哪些切實可行的辦法?本報記者帶著這些疑問進行了相關採訪。

  “一分錢”曾經難倒英雄漢

  沒有集體經濟讓村幹部想幹事也幹不成事

  7月17日,今年第4號颱風“塔拉斯”的影響剛剛過去,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草南村黨支部書記王才精就接到了一個熟悉的電話:“王書記啊!山上接山泉水的水管估計被石頭砸裂了,我們加釵居新偉南片居委會五隊又停水了。知道你們村沒錢,我們五隊還是像以前一樣預支水費給你們修水管吧。”而像這樣的電話,加釵居新偉南片居委會五隊小組長唐海軍每年都會打來幾次。

  “水費就不用提前支付了,我們村現在有錢修水管了。”王才精答覆。

  加釵居新偉南片居委會五隊和草南村草會村小組毗鄰而居,共用一個飲水管,喝的都是從山上接下來的山泉水。一遇到大風天氣,山上接水的塑膠水管經常被飛石或樹木砸壞,山下的村民就無水飲用。以前每次水管破裂,草南村委會就會向鎮裏打報告申請維修水管費用,可每次從打報告到撥錢到手裏都需要幾天時間,村民就面臨著幾天無水可用的困境。為儘快修好水管,加釵居新偉南片居委會五隊居民每次都選擇預支水費給草南村,用來支付維修水管的費用。

  “其實每次維修水管的錢也就幾百元,可村裏以前卻是沒有任何集體經濟的‘空殼村’,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王才精一臉尷尬。

  紅毛鎮草南村由草南、草會、合老一、合老二4個自然村組成,總人口221戶846人,原有貧困人口達73戶267人。“村委會門口的草有幾十釐米高,有些人整天喝酒鬧事,村幹部沒人願意管事……”這是第一書記蔣建軍2016年10月入駐草南村時的第一印象。由於村黨支部多年來存在黨員年齡結構老化、學習教育落實不好、先鋒模範意識不強等問題,草南村黨支部被瓊中縣委組織部列為2016年軟弱渙散黨支部。

  “沒有集體經濟讓村幹部想幹事也幹不成事,必須儘快改變這種現狀,讓草南村煥發活力。”蔣建軍暗下決心。他走訪發現,村裏有一所廢棄不用的學校和一所老村委會的房子,卻被個別村民無償佔用達5年之久。蔣建軍當即把房子收回到村委會進行出租,現在村集體每個月的房租收入就達到2600元。“儘管錢不多,但起碼村集體有錢修水管了。”蔣建軍又把目光盯上了毗鄰海榆中線的村口位置,決定對入村路口進行美化改造的同時,將村口改造成扶貧集市,讓村裏人在路口賣點山貨。獲得對口幫扶單位省民宗委支持9萬元後,蔣建軍帶領草南村人在村口平整了700多平方米土地,一次性建起了21間臨時建築。8月1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整排藍色的鐵皮房臨時建築已經竣工, “草南山裏貨扶貧集市”紅色招牌十分醒目,臨時建築裏還開有一傢具有濃郁黎族風情的“山黎人家”農家樂。村民們在集市裏出售芭蕉、椰子、山蘭酒,吸引了眾多遊客購買,生意火爆。村民告訴記者,這個集市8月1日才正式開業,第一年免租金提供給村民出售自家農産品,一年後的租金作為村集體經濟,其中有2間鋪面是為貧困戶提供的免租金舖面。

  收取租金壯大村集體經濟只是小打小鬧,蔣建軍又和村民們謀劃起開發鄉村旅遊的“大手筆”。幾年前,一家公司曾耗資700萬元在草南村建設了佔地22.12畝的房車營地。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閒置未投入使用。蔣建軍多次和該公司協商後,確定由草南村委會接手該房車營地,經營的利潤村集體和公司各佔50%。目前草南村正緊鑼密鼓對房車營地進行美化,準備今年十月一日正式對外營業。

  只有産業才能讓村莊真正發展壯大。萬寧市北大鎮軍田村土地太少,不具備發展大規模林下經濟的條件。“以前村集體基本沒有一分錢,村兩委的威信明顯不夠,村民有事都喜歡去找經濟條件好的富戶請教,村幹部還不如富戶説話管用,這讓村幹部十分尷尬。”軍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明書介紹。在省農業廳支持下,該村2016年7月成立了萬寧軍田生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黑山羊養殖發展實體經濟。養殖基地採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合作管理模式,公司每年9月30日前向合作社固定返還520隻羊。其中320隻羊返還給全村32戶貧困戶,200隻羊作為全村集體經濟收入。僅每年養羊的分紅,軍田村貧困戶可增收1萬多元,村集體經濟可收入約24萬元,徹底消除了“空殼化”。

  “酒鬼”變成“致富能手”

  村集體經濟壯大後可以幫村民辦更多實事,引導貧困戶脫貧致富,重燃貧困戶對生活的希望

  村民王海進是草南村有名的“酒鬼”,喝酒鬧事打老婆曾經是他的“標簽”,家裏日子過得緊巴巴,是村裏典型的貧困戶。第一次見到蔣建軍時,喝醉酒的王海進在村裏的扶貧夜校現場大喊大叫,被蔣建軍制止,兩人差點發生衝突。此後蔣建軍多次上門做王海進的思想工作,引導他種桑養蠶,還把他納入村裏的養牛合作社,預計年底每戶貧困戶可分紅2000多元。2016年草南村種植桑樹139畝,2017年在村兩委的大力引導下,草南村新種植桑樹496畝,新建蠶房65間,其中為貧困戶建蠶房8間,種桑養蠶已成為草南村的支柱産業。“僅養蠶一項我一個月就賺了3500元,村裏人都説我從‘鬼’變成人,是因為對好日子有了盼頭,重新燃起我對生活的希望。”王海進感慨道。

  “目前草南村人均年收入已達到9536元,草南村黨支部今年被紅毛鎮向瓊中縣委組織部推薦為示範黨支部。下一步要想辦法解決村裏80多名未婚大齡男青年的婚姻問題,村集體經濟壯大後可以幫村民辦更多實事了。”蔣建軍對此滿懷信心。

  “要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村幹部牽頭運營合作社壯大集體經濟

  8月14日上午,瓊中和平鎮塹對村第一書記馮江濤帶著9歲的女兒妞妞入住村裏的民宿,這家民宿由塹對村鄉村旅遊合作社統一對外經營,目前每天收費80元,馮江濤一次性支付了5天的住宿費。“孩子放暑假我專門帶她到村裏感受一下農村的生活,住在民宿裏也是為塹對村的集體經濟作貢獻,因為村裏的民宿聯營協議約定,收入的65%給民宿主人,收入的10%返還給村集體,剩餘的25%作為合作社日常運營經費。”馮江濤介紹。

  塹對村是牛路嶺水庫邊上的一個庫區移民黎村,下轄4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現有301戶1192人。“在2008年以前,塹對村屬於牛路嶺水庫管理局的庫區林木場,每年管理局都會給20萬元經費讓村裏種橡膠和檳榔,收益納入集體經濟。可2008年移交給瓊中管轄後,原有的8000多畝土地全部分給村民,村集體也就‘空殼化’了。”塹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大標介紹。

  “要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馮江濤和村兩委成員討論後,決定大力發展塹對村集體經濟,由村幹部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在對口幫扶單位省委辦公廳的支持下,塹對村相繼成立了黑山羊、竹狸、家禽、南藥、鄉村旅遊“三養一種一旅遊”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王大標擔任黑山羊養殖合作社理事長,黑山羊養殖合作社引進海南山宇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養殖黑山羊。雙方協議規定由合作社提供黑山羊種羊200隻,山宇公司在保證合作社種羊基數不變的基礎上,每年按每只種羊800元分紅給合作社。合作社將以收入的80%回饋全村38戶貧困戶社員,收入的15%返還給村集體,剩餘的5%作為合作社日常運營經費。現第一批121隻黑山羊已進欄飼養。同時,黑山羊養殖合作社還引進種牛30頭分別由2戶貧困戶合作養殖,收益由2戶貧困戶和村集體五五分紅。

  塹對村鄉村旅遊合作社現有民宿15間,農家樂2間,由村委會副主任胡開君擔任理事長,村委員王敬新、自然村隊長王敬豐分別承包萬道村、坡村的農家樂。他們除承擔村務工作外,還負責合作社日常運營,帶領大家共謀發展。

  “既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又要讓村集體經濟反哺脫貧攻堅工作。現在村裏發展的每一個項目和産業,都會把集體經濟收入考慮進去,預計今年塹對村集體經濟收入將達5萬元。”馮江濤告訴記者。

  整體實力弱 造血功能差

  壯大全省農村集體經濟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

  海南省農業廳農村經營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目前海南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各級黨委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全省農村集體經濟整體實力還比較薄弱,造血功能差,發展後勁不足,壯大全省農村集體經濟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

  在落實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和林權確權中,部分地區強調“分”的一面,而忽視了“統”的作用,不僅保留的集體經營的耕地、山林地等資源較少,而且即使未分包到戶的四荒地、水面或坡地也確權給了村民小組,行政村集體資源所剩無幾。不論是村民小組還是行政村集體,一旦有了一些集體收入,不是如何想著去滾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而是想著儘快分光吃凈,難以形成集體積累用於發展,失去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基礎。

  區域發展不平衡,從全省各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現狀看,城鎮周邊地區發展快、實力強,交通方便、資源豐富的村收入情況較好,村組織戰鬥力強、能人帶領的村經濟發展方法較多。

  産業支撐能力較弱,農村集體經營企業項目弱、小、散,參股經營或者合作聯營模式還較少,收入主要來源於財政資金和集體土地徵用提留,土地流轉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佔比較小,特別是村集體企業經營收入更少,甚至沒有,增收渠道狹窄。這突出了海南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嚴重依賴“輸血”,自身“造血”能力不強,發展後勁嚴重不足。

  財政資金基本上都是用於農村行政事務支出和基礎設施、公益設施建設,未能轉化為有效資本來發展村集體經濟。根據省農業廳調研情況,大多數市縣投入到村集體的財政資金缺乏明確的績效目標,也沒有發展集體經濟的政策指引,只是注重看得見的村莊道路建設和環境整治。

  村幹部年齡結構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發展經濟本領不強,一些幹部有“短視”傾向和“等、靠、要”思想。個別村幹部只重視個體家庭的經營發展,對如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重視不夠,認識不足,缺乏帶動發展的本領。

  計劃到2020年,“空殼村”問題全面消除

  年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將達到90%左右

  海南省農業廳廳長許雲告訴記者,集體經濟惠及全體村民,只有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才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升農業組織化程度,帶動貧困戶依靠産業發展等渠道獲得穩定收入,實現貧困地區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增強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許雲表示,計劃到2020年,海南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和組織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空殼村”問題全面消除,年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達到90%左右。

  海南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建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應該把扶持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省級財政和市縣財政撥給每個行政村一定金額的扶持資金,作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積累,主要用於發展産業和實體經營項目。

  村集體可單獨或吸收其他資金參股,採取集體經營或承包經營的方式,開發集體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嶺、荒地、灘塗、果園、養殖水面等資源資産,通過開發收益和入股分紅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村集體也可採取“企業+村集體+基地”“企業+村集體+合作社”“黨支部+村集體+合作社”等模式,圍繞當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興辦農業項目,加快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村集體通過經營收益、用工組織、股份分紅、收益提留等渠道獲得收入。

  村集體可提供統一管理、有償服務等形式,領辦創辦各類服務實體,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勞務用工、農資供應、技術指導、産品銷售、信息提供等服務並從中獲取收益。

  政府應該重點支持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鼓勵採取“村集體+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扶貧資金股份化”等模式,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特色産業發展,通過保底收益、股份分紅、勞務報酬等渠道,建立長期穩定的收入獲得和增長機制,確保扶貧項目實施産業化、組織化幫扶的比例不低於50%,解決貧困戶散種散養、單打獨鬥的問題。

  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機制,在脫貧攻堅階段優先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戶收益,在貧困戶脫貧致富之後,扶貧項目形成的資産整體劃轉村集體進行統一經營,收益歸村集體全體成員共同所有。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