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海南省委書記、全省總河長劉賜貴在海口調研城市內河(湖)水環境治理和重點河流整治情況,實地檢查河長制落實情況。劉賜貴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重要指示精神,從源頭抓起,系統整治,統籌推進,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全面提升城市內河(湖)水體品質,不斷提高河流治理水準。
劉賜貴一行首先來到美舍河國興段,聽取海口市主要領導彙報海口美舍河濕地水環境綜合治理和落實河長制情況。劉賜貴表示,海口城市水系發達,周邊居民眾多,水環境治理得好,能給老百姓帶來舒適的環境享受。流經人口密集老城區的美舍河,曾是海口內河水體治理的“老大難”。自1999年啟動治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水體黑臭現象依然難以根治。2016年6月海口水環境治理工程正式啟動,經過一年多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曾經被附近居民詬病的臭水溝,如今沿岸綠樹成蔭,紅樹林苗引種成功,透過水面時常可以看到游來游去的魚兒。
劉賜貴對治理美舍河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要求有關部門總結推廣海口好的經驗做法,推動河長制層層落實到全省各條江河溝溪。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和治理力度,海南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辦成的大事。美舍河治理初見成效,正是海口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環境治理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切實措施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工作部署的最新成果。劉賜貴希望海口常抓不懈,不斷鞏固提高,用3到5年時間,持續推進水環境治理,形成“水清、魚遊、鳥飛”的生態鏈。
劉賜貴指出,整治水環境的同時,沿河岸線也要做好規劃,注重不同層次的植被搭配,從凈化、綠化到彩化、美化,逐步提升藝術性;岸邊建築要與之配套協調,豐富沿岸文化業態,提高城市品位。
紅城湖是海口市內最大的淡水湖,經過整治周邊環境明顯改善。在聽取彙報後,劉賜貴強調,城市濕地能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改造提升環境是政府的職責,要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提高城市治理管理水準,充分利用水體等重要生態要素營造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和價值,為百姓謀福祉。他指出,水環境治理就像一場戰爭,每個需要治理的問題都是一個據點,根據不同據點採取不同措施各個擊破,才能最終打贏這場戰役。
位於海口市海甸島的鴨尾溪,曾經被央視列入曝光黑名單。通過截污納管+生態修復,如今水體已基本達到地表Ⅴ類水標準。劉賜貴指出,水與千家萬戶密不可分,生活排污每天都會産生。治理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搞表面文章,要扎紮實實,從源頭抓起,認真排查污染源、排污口,逐個落實治理力量和措施。新建項目在規劃建設時就要把污染治理納入考量,防止出現新的污染源。污水處理設施要合理佈局、花園式建設,與環境融為一體。
南渡江是全省流程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名副其實的“母親河”。在南渡江鐵橋村國家水質自動監測站,南渡江沿線8個市縣的“河長”悉數到齊。劉賜貴與大家深入交流,分析南渡江流域水生態保護情況。他強調,水體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與其它生態環境專項治理工作聯繫密切,又最能直觀體現環境治理的成效,各部門要協調配合、綜合施策、統籌抓好治理管理。一要加快整治城鄉臟亂差,確保各類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從源頭上遏制水體面源污染;二要進一步規範養殖業,變粗放養殖為集約化管理,規範污水排流;三要規範田間農藥、化肥的使用,嚴格監控企業污染源,加強生活污染源的治理;四要建立實時水質監測體系,推動監測數據共享,以水質改善的實效集中體現生態環境各專項治理的成效,把城市內的每條河溪湖塘都治理好,切實為民造福。
劉賜貴特別叮囑大家,不僅僅要關注河流,城區內所有的水體,包括小溪流在內,都要加以整治、注重保護。只有抓好每一條“毛細血管”,全域水環境才能實現有序循環,主幹河道水質就能不斷提升。
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張琦,副省長何西慶參加調研。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