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解決污染問題 推行工業企業退城入園計劃

2017-09-18 13:58:28|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杜娜

  原標題: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海口推行工業企業退城入園計劃

  海口市近日印發《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長效機制方案》,提出要實施退城入園計劃,引導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力爭在“十三五”期間逐步消除目前存在的結構性污染矛盾,預防新的結構性污染問題産生。

  16日下午,烈日炙烤,位於海口丘海大道的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生豬屠宰加工廠原廠區一片繁忙。工人們正抓緊拆除舊廠房,四週均被圍擋擋住。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説,屠宰加工廠于上世紀90年代在丘海大道建好投産,“當時這裡規劃的就是工業區,周圍很空曠。”工廠的環保設備都符合要求,企業排放處理的結果也都達標。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屠宰加工廠附近陸續建了不少居民小區,海口一中高中部也選址于邊上。隨之而來的,是周邊居民對加工廠噪聲的投訴。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2年開始,公司配合市政府逐步將屠宰加工廠進行搬遷,目前廠房已經全部遷至桂林洋開發區,並已投産。“我們利用搬遷的機會,淘汰落後設備、升級環保設施,政府也給予了一定的技改補貼。新廠區面積更大,現在企業的年屠宰能力由原來的60萬頭增至240萬頭。”

  羅牛山生豬屠宰加工廠遇到的問題,屬於典型的城市擴張引起的結構性污染。海口市相關負責人解釋,原本城市工業區和生活區是分開的,但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區不斷拓展,逐漸毗鄰工業區。原本符合工業區環保標準的企業,因達不到生活區的排放標準,引發周邊居民投訴,形成結構性污染問題。

  在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海南期間,海口也收到多起結構性污染轉辦件。為解決這一問題,促進工業與環境協調發展,《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長效機制方案》規定,海口解決結構性污染遵循政府分類引導,企業自主搬遷,以及生態立市、嚴守生態紅線的原則。對符合海口産業發展方向和環保要求的企業,鼓勵其易地技改實現轉型升級,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採取嚴管重罰、逐步淘汰的措施;全面合理統籌城市規劃,加快完成海口各功能區的設定,設立環保準入門檻,劃定生態紅線,從規劃源頭把控結構性污染問題。

  為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海口首先要加快啟動新一輪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優先圍繞12個重點産業,統籌安排城市生産、生活和産業發展空間,合理確定産業園區功能定位和用地規模。

  其次做好園區規劃環評,從決策源頭預防結構性污染:新編制的城市規劃和新設立的工業園區,一律要委託有資質的環評機構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海口國家高新區、原保稅區、桂林洋開發區等尚未編制規劃環評報告的園區啟動環境影響後評估工作,已編制規劃環評報告的園區針對結構性污染問題進行專項評估,並根據評估結論進行項目調整;編制港澳開發區“退二進三”産業調整規劃方案;在“多規合一”確定的工業園區毗鄰區域規劃建設住宅小區,應預留足夠的過渡間距,同時必須徵求市工業主管部門和工業園區管委會意見,預防新的結構性污染問題出現。

  最後要實施退城入園計劃,引導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確保中心城區及處於中心城區已改變規劃用途的原有工業園區工業企業只減不增。同時,對於符合海口産業發展方向的易地搬遷企業,海口將另行制定相應扶持政策。

  《方案》同時要求海口多家結構性污染企業進行易地搬遷,並明確搬遷“時間表”。椰樹集團龍華廠區、威特電氣、海宇錫板等中心城區企業於今年10月15日前啟動搬遷的前期工作,力爭2020年年底前搬遷完成;對已改變規劃用途的江東等園區的企業,今年10月15日前啟動搬遷前期工作,力爭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搬遷新大食品、天煌制藥等一批企業,2020年年底前搬遷完成。(記者計思佳 見習記者梁君窮)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