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朋友圈”了解情況、研判工作,大多數時候聽到的還是一小部分熟悉的聲音,重要幹部、班子成員、相識的企業家乃至故交好友。領導幹部一旦形成“朋友圈”依賴,其決策思路也就不可避免地發生傾斜。
如今,微信已經成為許多人離不開的社交工具,其使用範圍也不再局限于生活娛樂,更多時候,它還是工作拓寬推進的平臺。9月12日,一篇刊發于《邯鄲日報》題為《網上也能走好群眾路線——圍觀一位區委書記的微信“朋友圈”》的文章,通過介紹邯鄲市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利用微信社交辦公的細節,讓外界進一步了解互聯網“朋友圈”這一全新手段,如何促進和推動良好決策的出爐。報道一齣,迅速引起強烈的輿論反響。
社會的廣泛關注,不僅僅針對牛穎建“朋友圈”辦公的方式,更在於微信普遍應用的當下,這樣的工作方式所具有的代表性。作為觸網懂網用網的積極探索,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選擇運用微信“朋友圈”掌握情況、開展工作,相關報道也時常見諸報端。
把網絡作為區域治理的重要平臺,以微信“朋友圈”密織網線、信源互通,踐行網上群眾路線找到了有力的抓手。而由互聯網、社交信息匯集來的大量數據,也為發現問題、研判形勢、果斷決策提供了很好的依據。在這個意義上,這些嘗試和實踐對於已有的常規機制來説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不同於其他信息渠道的是,只要管道暢通,互聯網總能以最快的速度發送或傳遞信息,並兼具溝通便利等特點,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工作從“線下”轉到了“線上”。從技術發展來看,工作方式、工作習慣的變化,其實是互利網技術滲透的必然結果。但需要注意,“朋友圈”或其他互聯網信息獲取方式,與諸多的信息蒐集方式一樣,都是我們了解地情、民情的手段,它們以不同的形式觸及社會的不同方面,如果過度依賴其中的一種方式,都可能不知不覺中誤入“偏聽偏信”。
過去,領導幹部希望全面掌握情況,要結合現有信息、實地探訪,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整個過程不僅週期長,而且能夠親力親為顧及到的事項也有限。“朋友圈”的出現,很大程度地擴大了信息面,這也讓更多的領導幹部願意騰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處理這些網上信息。另一方面,必須客觀看到,儘管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但網絡信息的獲取始終建立於個人社交圈。換言之,圍繞“朋友圈”了解情況、研判工作,大多數時候聽到的還是一小部分熟悉的聲音,重要幹部、班子成員、相識的企業家乃至故交好友。領導幹部一旦形成“朋友圈”依賴,其決策思路也就不可避免地發生傾斜。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工作方式與時代接軌,“朋友圈”辦公的積極意義值得肯定。如何讓新方式能夠有效地運用到工作中,同樣考驗領導幹部的智慧。應當説,任何信息獲取方式都只是政治決策的輔助工具,唯有多元信息的採集、調查研究、科學民主決策等原則和作風的疊加運用,才能最終保證政務事項的有序推進。把握住這一點,“朋友圈”社交的積極意義才能得到發揮。(付小為)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