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互聯網+司法拍賣”破解執行難

2017-10-18 14:15:0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杜娜

  原題:海口市美蘭區法院大力推行網絡司法拍賣,一年成交超8000萬元 “互聯網+司法拍賣”破解執行難

  上午10時13分開始,次日上午10時31分結束,短短一天時間,位於海口市海甸四東路的一處房産拍賣吸引2034名網友圍觀。最終,經過84次競價,其中一名競拍者以188.8萬元“抱得豪宅歸”,超出評估價近39萬元。

  這一幕發生在海口市美蘭區法院10月14日至15日舉行的一場網絡司法拍賣。與以往不同,競拍者只需在網上動動手指頭,足不出戶便可參與拍賣。如此方便快捷的司法拍賣程式,正是美蘭區法院積極試行“互聯網+司法拍賣”帶來的顯著效果。

  據了解,司法拍賣是實現債權人利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申請人的勝訴權益能否有效實現,是破解執行難的一項重要內容。多年來,我省法院強制執行拍賣均採取委託拍賣方式,但在司法實踐中,傳統的委託拍賣呈現效率低、公開程度不高、變現成本高等弊病。

  法院方面也發現,傳統委託拍賣受到宣傳範圍、競拍人數等限制,容易出現新的腐敗現象,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和執行效果。

  作為基層法院,近年來,美蘭區法院受理民商事、刑事裁判涉財産部分的執行案件也逐年增多。去年10月,基於《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美蘭區法院上線淘寶網、京東網、人民法院訴訟資産網、公拍網、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網,率先試水網絡司法拍賣。“有別於傳統委託拍賣,網絡司法拍賣很大的一個優勢,就是週期快、效率高。”美蘭區法院執行局副局長楊少球表示。

  不僅如此,網絡司法拍賣實行零佣金制度,競價次數不受限制,促進標的物價格最大化,這對被執行人來説也是一件好事。據美蘭區法院統計,司法網拍的成交率、溢價率都優於傳統司法拍賣。“目前,美蘭區法院網拍成交率可以達到66%以上,溢價率也高達31.51%,最大程度減少了當事人的執行成本,實現雙方當事人利益最大化。”楊少球介紹。

  網絡司法拍賣讓被執行財産處置力度得到極大加強,截至目前,美蘭區法院共計進行網絡司法拍賣標的122件,包括房地産、廠房、機器設備、汽車、摩托車等,成交金額高達8854.07萬元。“此外,對法院來説,網絡司法拍賣一經上傳,在淘寶平臺上便處於完全公開狀態,暗箱操作和串標現象沒有了生存空間,可以最大限度實現以公開促公正提公信,防止在司法拍賣領域滋生腐敗。”楊少球説。(記者 杜穎)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