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2017-11-20 11:36:06|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孟慧

  原標題:著眼國際化,堅持“大旅遊”,全産業升級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摘要: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

高空航拍三亞市全貌,醉美城市景觀盡收眼底。 本報記者 張茂 攝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摘要: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

老三亞河入海口舊貌。黃克峰 攝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摘要: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

老三亞河入海口新貌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摘要: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

大東海舊貌。黃克峰 攝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摘要: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

大東海新貌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摘要: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

半山半島舊貌。黃克峰 攝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摘要: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

半山半島新貌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摘要: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

潮見橋頭舊貌。黃克峰 攝

【今日焦點+摘要】【即時快訊】三亞: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三十而立再出發  摘要: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

潮見橋頭新貌

  11月15日傍晚,黃昏的三亞灣寧靜而美麗,夕陽的余暉像是給海面鍍了一層金光,閃閃發亮。市民黃苗俊吃過晚飯,像往常一樣牽手外孫來到海灘漫步,踏浪、拾貝讓黃苗俊的外孫喜笑顏開。

  望著美麗的三亞灣,黃苗俊偶爾會想起30年前的三亞,感慨萬千,“30年前,三亞就一條水泥路,一座港口,幾家旅店和招待所,各旅遊區基本上處於一種半自然未開發狀態。”

  從1987年升格為地級市,三亞走過30個年頭。30年間,三亞城鄉面貌翻天覆地,旅遊産業蓬勃發展,生態環境全國領先,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2016年完成旅遊收入突破320億元、遊客接待人數突破1651萬人次、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700萬人次等重大突破,實現了從一個貧窮、落後、封閉的邊陲小鎮到綠色、開放、時尚的國際知名旅遊城市的歷史跨越。

  30年執著,鑄就國際旅遊名城

  “三亞是我到過風景最美,服務最好,人文最暖的城市。”今年國慶,雲南遊客常進與女友相約在三亞度假,美麗的熱帶濱海風光,熱情的旅遊服務,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計程車管理有序,明碼標價無宰客,景區整潔秩序好,是一個值得再來玩的地方。”

  常進的感受,也是越來越多遊客的切身體會。

  “旅遊市場越來越規範。”“旅遊項目越來越豐富。”“旅遊服務越來越貼心。”“生態環境越來越優質。”……今年“十一”黃金周,三亞接待遊客78.1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58.87億元,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按八天實際同比)83.56%。

  “振奮,欣喜。”三亞市旅遊委主任樊木説,越來越多的遊客來三亞度假,對三亞來説,“是成績,也是更大的挑戰”。

  回眸來看三亞這30年,旅遊是貫穿城市發展的主線。

  從1984年三亞設立縣級市時確立“無旅不富”的發展理念,到1987年三亞升格地級市將城市定位為“重點發展旅遊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的熱帶濱海風景旅遊城市”,再到2012年三亞市第六次黨代會提出“全面推進國際性熱帶濱海旅遊城市建設”……三亞不斷對照國際標準,自我提升。

  2017年,三亞進一步明確“建設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的行動目標,制定《三亞市建設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行動方案》,聚焦城市國際化水準提升、旅遊産業提升、“十鎮百村”建設等十大行動,通過擴容機場航班容量和落實第五航權開放政策,提升國際通達性和航空保障能力等一系列務實舉措,進一步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國際化水準。

  今年4月,德國“愛達貝拉”號郵輪抵達三亞鳳凰島。外籍遊客米勒在三亞享受了半天的“郵輪+騎行”之旅,興致盎然,“接待人員無論是禮儀、還是引導等,都與我去過的其他城市相似,整套工作流程也非常嫺熟,我玩得很舒心。”

  讓遊客玩得舒心,三亞做得更多。市民遊客中心統一“指揮”,電話熱線聯絡遊客與政府部門,“四位一體”有力監管,大調解機制讓旅遊投訴消解在萌芽中。截至2017年10月底,三亞旅遊訴訟案件僅為2起,呈斷崖式下降。

  今年上半年,三亞接待過夜入境遊客33.28萬人次,增長73.3%,旅遊外匯收入達到2.65億美元,超去年全年,同比增長158.68%。一座國際化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于南海之濱傲然屹立。

  全域旅遊,富了村民錢袋

  三亞市天涯區文門村村民羅進找最近很忙,“忙著找人裝修民宿,再開一個黎族手工藝品銷售館,以後要吃‘旅遊飯’。”

  羅進找的底氣,源自三亞的好生態,來自三亞旅遊的大能量。

  近年,三亞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充分挖掘優質生態潛力,力爭“從城市到農村,每一個村莊、每一棟建築都成為風景的一部分”,以鄉村為點鋪開全域旅遊之花。

  當泥土路穿上了柏油衣,小水塘粧成“西子”湖,小村莊有了大變化。

  瓜果採摘、賞花拍照也能賺錢,農家土特産再也不愁銷路。“原來2元一個賣給收購商的椰子,現在留著自己賣,一個賣10元。”三亞市吉陽區中廖村村民符亞芳在村裏開了一家咖啡館,春節半個月收入就超過他在外打工半年。

  “我現在週一到週五做農活、打零工,週末遊客多,就賣一些農産品。”38歲的中廖村村民陳惠珠,在村子裏擺了個專賣農特産的小攤,“市場行情好得很嘞”。

  為了讓旅遊給人民帶來更大福利,三亞將鄉村旅遊寫入“十三五”特色産業精準扶貧規劃,重點發展特色村寨型、休閒度假型、生態村落型等三類19個鄉村旅遊項目,讓旅遊成為帶領人民增收致富的火車頭。

  同時,三亞更加堅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生態立市、環境優先、綠色發展,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卓有成效地開展“雙修”、“創文鞏衛”等工作,全市生態環境品質指數始終保持全國領先。

  好生態,加持大旅遊,給人民帶來更大的福祉。

  2016年,三亞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年前的8325元增長到31103元,教育、醫療、住房保障支出均實現大幅增長,越來越多的三亞居民享受到發展紅利。

  做“大旅遊”,鹿城昂首再踏新征程

  一組數據,振奮人心。2017年上半年,三亞接待過夜遊客人數873.85萬人次,增長11.8%,旅遊總收入達到203.01億元,增長33.7%。

  升格地級市30年來,三亞旅遊産業始終保持強勢增長,靠什麼?“靠的是不斷革新,不斷進取。”樊木説。

  一直以來,三亞始終堅持把旅遊業作為支柱産業與先導産業著重發展,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膽識,不斷創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遊新需求。

  “來三亞,可以玩海看山,逛公園聽蛙鳴,每一處都是好生態,好風景,大趣味。”旅遊達人尹輝坦言,三亞的趣味,不在一園一景,“而是全城皆景區,步步皆樂園。”

  30年間,三亞旅遊産業由弱到強,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遊區等一批景點成長為中國標誌性景區,西島、蜈支洲島、大小洞天等23個度假休閒旅遊産品,250家旅遊星級酒店,讓“遊”在三亞成為一種樂趣。

  30年間,三亞旅遊業態推陳出新,水上飛機、直升機等低空旅遊産品從無到有,遊艇、郵輪、婚慶、會展等旅遊新業態産品發展步伐加快,文化旅遊方興未艾,體育旅遊欣欣向榮,鄉村親子遊、航天科技遊、水上巴士、旅遊鐵路、VR體驗等相繼問世,讓“遊”在三亞出現更多選擇。

  30年間,三亞旅遊版本不斷升級,1996年,亞龍灣凱萊酒店啟動三亞旅遊1.0版本。2003年,三亞喜來登酒店開幕,成為中國引進國際化酒店的開端,三亞旅遊進入2.0版本。現在亞特蘭蒂斯項目落戶三亞海棠灣,集吃住行遊購娛一體的全要素酒店進入人們視野,開啟三亞旅遊3.0新時代。旅遊3.0時代,三亞著力做“大旅遊”,推動傳統旅遊轉型升級,“大旅遊”的內核涉及醫療健康、互聯網、海洋、金融等諸多領域,國家水稻公園、海昌夢幻不夜城、亞太金融小鎮、青田醫療康養小鎮等項目落戶、開工,給三亞帶來發展新動能。

  回溯征程,三亞旅遊接待能力呈幾何級數增長。1987年三亞接待過夜遊客13.99萬人次,2016年三亞接待過夜遊客達到1651.58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320億元。

  30年,彈指一揮間,當初蹣跚學步的孩提三亞,成長為海南全域旅遊大家庭中的頂梁柱,擔負起帶動“兄弟姊妹”發展的長兄職責。

  今年國慶“黃金周”,海南節慶旅遊市場推出多條“大三亞”旅遊線路。在三亞的帶動下,樂東、保亭、陵水等市縣同步火熱,接待遊客量同比增長43.59%。

  撫今追昔,而立之年的三亞,站上新的歷史舞臺,攜手陵水、保亭、樂東等兄弟市縣,兄弟齊心,踏上區域旅遊新征程。

  (本報三亞11月19日電)

  (除署名外圖片均由三亞宣傳部提供)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