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濱海到山區,從城市到鄉村,網絡上有關海南旅遊的“攻略”和“寶典”越來越豐富多彩;農民的家園成為市民的公園、遊客的樂園,人們各得其所,各得其樂,各得其益……
2016年初,海南成為全國首個“全域旅遊創建示範省”,承擔起為全國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産業結構調整先行探索的重任。一年多來,我省以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點、線、面”相結合為方式,以促進旅遊産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産業鏈發展為基調,以實現旅遊産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為目標,全方位推進全域旅遊創建示範省建設,基本形成了“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全域共建 景城一體引客來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中,海口騎樓老街舉行首屆騎樓文化節,各式文化展演、藝術活動,讓市民遊客感受到不一樣的海南文化;瓊海、澄邁、瓊中的鄉村迎來了大批自駕遊客,陵水本號鎮大裡地區村民黃牧樂所在的黎錦合作社農特産品供不應求……
作為全國首個“全域旅遊創建示範省”,為全國探索經驗、做出示範,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國際旅遊島建設長期以來經驗積累的必然結果,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意義。在省第七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劉賜貴提出“加快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
通過推進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確立了全省空間佈局“一張藍圖”,我省以“點、線、面”謀劃全域旅遊:以精品旅遊城市、旅遊綜合體、特色旅遊小鎮、美麗鄉村、特色街區為“點”,以旅遊公路、旅遊綠道為“線”,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為“面”,極大拓寬了海南旅遊發展空間。
對於來自重慶的遊客張蓓蓓來説,一個元旦小長假遠遠不夠。不管是海棠灣這樣的高端度假區,還是韻味十足的風情小鎮、美麗鄉村;不管是豪華的五星級酒店,還是自然清新的民宿,總有地方讓她停下腳步,休閒放鬆。
全業共融 “美麗經濟”迸活力
萬寧日月灣,2017海南親水運動季國家沖浪隊大眾開放日上,沖浪體驗和沙灘跑步瑜伽等親水活動引得一片歡聲笑語。日月灣沖浪效應帶來越來越多的遊客,“旅遊+體育”讓更多人發現了海南的另一種玩法。
“我們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為抓手,落實‘國際旅遊島+’行動計劃,打造全天候、全地域旅遊目的地,讓八方來客盡享美好新海南。”省旅遊委主任孫穎表示。
“旅遊+農業”,催生了龍壽洋國家農業公園,這裡春有彩色水稻喜豐收,夏有映日荷花滿塘開,秋有多彩花海醉遊人,冬有鮮紅草莓引孩童;“旅遊+健康”,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如火如荼,項目涵蓋腫瘤防治、幹細胞應用、再生醫學與抗衰老醫學等領域……
全域旅遊迸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不僅為多産業融合共生共贏埋下了新伏筆、提供了新契機,也産生了旅遊與經濟互動交融、同頻共振的“蝴蝶效應”。
全民共享 發展紅利普惠百姓
“每逢週末和節假日,村裏的椰子都不夠賣咯!”瓊海會山鎮加腦村苗家客棧老闆蔣昌軍説。對他而言,“全域旅遊”並不是一個抽象的學術名詞,而是親身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人氣旺了,村鎮活了,農民的觀念也在全域旅遊發展過程中得以更新,創造出不竭的內生動力。
在瓊中什寒村,村民開起了農家樂、民宿,吸引著城裏人到此感受“天上什寒”的魅力,村民從山中採摘的野蜂蜜、野靈芝、野生鐵皮石斛等山貨也成了熱門的旅遊商品……曾經的貧困村什寒村變成了“最美鄉村”,全村人均純收入在2016年達到了13721元。
互聯網+旅遊扶貧的“瓊中什寒村模式”、新型城鎮化+旅遊扶貧的“瓊海會山鎮模式”……借力“美麗資源”,綠水青山正在變成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