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一鄉一品”特色扶貧産業格局初步形成

2018-01-10 17:34:2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陳愛暖 |責編:孟慧

  國際在線海南消息:近日,為進一步擴大特色産業發展規模,2017年,白沙共安排2000萬元特色産業發展資金,在各鄉鎮分別發展葡萄、百香果、反季節鳳梨、黃金地瓜、種桑養蠶、牛大力、果蔗、益智、秀珍菇等種植類項目和黑山羊、黃牛、果子狸等養殖類項目。通過特色産業資金帶動,解決扶貧産業發展後勁有限的難題。經過一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鄉一品的産業格局,預計年産值1865萬元,産業扶貧效益日益凸顯。       

       牙叉鎮牙港村:貧困戶養鴿過上好日子

  1月9日上午,在白沙牙叉鎮牙港村,一排排整齊的鴿籠排列在橡膠樹綠蔭下,上萬隻鴿子或飛或立,咕咕齊喚,場面蔚為壯觀。牙港村駐村第一書記周世堅介紹,這是當地種養專業合作社的鴿子養殖基地,也是白沙唯一的養殖鴿子專業基地。

  近兩年,白沙以扶貧産業為抓手,積極為貧困戶謀發展、選項目、找産業。像養鴿這種立竿見影的短平快産業,受到了牙叉鎮牙港村貧困戶的青睞。

  2016年9月,白沙牙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牙港村就有34戶貧困戶104人主動申請加入了合作社。通過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經過一年的發展,該養鴿基地現在已初具規模。

  “銀王鴿乳鴿生長快,飼養報酬高,鴿肉嫩滑,湯汁鮮美,具有很高的食用性、觀賞性以及經濟價值。”牙港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王文瑞説,這種鴿子成長期短,每年至少可以出籠銷售10次,是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的重要産業。

  據了解,牙港鴿子養殖基地採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鴿子産業”的運作模式,引進海南贏莊農業有限公司出資建設飼養間和工作間,並負責鴿子的飼養、孵化和銷售。同時,企業向合作社提供工作崗位,讓貧困戶就近務工,主要負責日常餵養鴿子和打掃衛生,每月有2000元的工資。此外,合作社還充分鼓勵貧困戶利用自家空出來的土地種植玉米,再銷售給合作社作為養鴿飼料,增加家庭額外收入。

  目前,該養殖基地共養殖1萬對種鴿,年可孵化幼鴿15萬隻。除去生産成本,預計年純利潤可達75萬元,貧困戶每人年分紅不少於2000元。

  除了給貧困戶分紅,企業還培訓有意願學習養鴿技術的貧困戶,幫助他們發展家庭養鴿。當鴿子出籠時,可由貧困戶自己銷售也可由公司回收。

  今年45歲的貧困戶陳梅香説,過去家裏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她打零工,日子過得很窘迫。2017年7月,她到鴿子養殖基地上班,每個月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這個活很簡單,就是餵養鴿子和清理鴿籠。我現在一邊打工,一邊學習養鴿技術。等我學會了,我打算在家自己養鴿,收入肯定比現在還要高,我家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陳梅香自信滿滿地説。

  果子狸飛地扶貧項目惠及周邊兩村莊群眾

  近日,白沙陳富養殖專業合作社果子狸飛地扶貧項目按照貧困家庭每人500元的標準進行分紅,共分紅242000元。來自牙叉鎮方香村委會和南開鄉高峰村委會的貧困戶們歡聚一堂,共享分紅的喜悅。

  白沙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揚洲表示,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就是縣委縣政府的工作目的,脫貧攻堅以來,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産業幫扶力度,貧困群眾要借著政策的東風,更辛勤地勞動,爭取達到全面脫貧的目標。

  據了解,牙叉鎮與南開鄉按照黨建引領脫貧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條“黨組織+合作社+飛地産業扶貧”創新生産經營的路子,通過陳富養殖專業合作社規模化養殖果子狸的優勢,帶動周邊的貧困戶脫貧。目前,合作社已吸收貧困戶社員128戶484人,其中牙叉鎮方香村委會貧困戶60戶199人,南開鄉高峰村委會貧困戶68戶285人。

  “脫貧攻堅給我們村帶來的不僅僅是産業分紅,還有村容村貌、致富氛圍也慢慢好起來了,貧困戶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方香村委會主任王丁進説。

  合作社帶頭人陳君表示,看著貧困群眾的生活慢慢好起來,他也感到高興,合作社將再接再厲,為貧困戶們帶來更大的收益。

  青松鄉益智産業日益做大年産值近800萬元

  在2012年之前,青松鄉主要以種植橡膠、木薯、甘蔗等傳統農業為主,經濟效益不高,生産力低下,加上交通閉塞,群眾生産生活較為困難。2013年開始,青松鄉開始適當調減木薯、甘蔗等傳統低效産業,不斷擴大益智、砂仁等特色産業的種植面積。2016年,新增益智種植面積5000畝,總面積達到2.2萬畝,可收穫面積6000畝,年産值近800萬元。砂仁計劃種植面積1.5萬畝,總面積達到1.9畝,可收穫面積7000畝,年産值約378萬元。

  近兩年,在白沙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青松鄉進一步加快轉變生産模式,鼓勵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種植南藥,以“橡膠+益智+砂仁”的模式帶動林下經濟發展。同時嘗試“企業+農戶”“企業+基地+農戶”“企業+農民合作組織+農戶”等多种經營形式,推進益智等南藥的市場化程度,有效規避了農業生産的市場風險。

  2017年,青松鄉在原有種植面積基礎上增種益智5000畝,目前已達2.2萬畝,可收穫面積6000畝,年産值近800萬元。當地的專業合作社産業化經營也快速運轉,借助農村淘寶電子商務平臺展開線上線下運營,將農産品送往全國各地。

  現如今,青松鄉的農戶們通過種植益智年均收益3000-10000元,全鄉有20戶農戶以上單憑益智年收入可達50000元,惠及貧困群眾391戶1954人,實現脫貧359戶1497人。林下益智已成為青松鄉貧困戶脫貧的最大産業支撐,同時也為今後青松鄉進一步打造“南藥之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阜龍鄉林下秀珍菇將帶動139戶貧困戶脫貧

  “大家處理的時候要把活做細一點,儘快打包好放到冷藏庫。”近日,在白沙阜龍鄉阿成養植專業合作社裏,阜龍新村村委會書記、産業帶頭人高桂成正在和貧困戶們一起加工打包剛剛採摘下來的秀珍菇。

  秀珍菇不喜高溫,適合在陰涼的樹林下種植。近年來,阜龍鄉因地制宜,積極引進秀珍菇項目,採取“政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即鄉政府投資、公司負責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合作社統一種植、管理及銷售,貧困戶監督小組負責監督。目前,該項目水井、冷庫、種植大棚、倉庫、生産車間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秀珍菇收效良好,年産量從2016年的20萬袋增加到了2017年的30萬袋,市場銷路順暢,供不應求,給貧困戶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秀珍菇市場價格現在穩定在7塊錢左右,到明年我們就可以帶領139戶627位鄉親們一起脫貧了。”高桂成笑著説。

  除了鴿子、果子狸、益智、秀珍菇等産業,在白沙的細水鄉、七坊鎮、打安鎮、邦溪鎮和金波鄉等地,鳳梨、黃金地瓜、茶樹菇、豪豬、銀鱸魚等特色種養殖産業也正在逐步做大做強,産業脫貧成效日益顯現。

  白沙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白沙將進一步鞏固提升各鄉鎮特色産業,充分發揮産業扶貧示範基地的示範作用,確保貧困群眾有序脫貧,確保白沙2018年順利摘掉貧困帽。(文 陳權)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