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吹響新時代“三農”奮進號角

2018-01-12 10:02:01|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孟慧

  儘管已是寒冬時節,但在儋州市蘭洋鎮南羅村的七葉葡萄種植基地,藤蔓上仍挂著一串串葡萄,晶瑩剔透。這是該村引進的重點發展項目,短短兩年葡萄種植面積已達500畝。“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們今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村支書梁永朝説,村裏計劃發展“農業+休閒旅遊+精準扶貧”,力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黨的十九大為海南抓好“三農”工作提供了遵循,海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省委書記劉賜貴強調,全省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央會議精神,切實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緊密結合海南實際,發揮特色優勢,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省長沈曉明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重點是高水準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加快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收入。

  我省正踐行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總要求,努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吹響新時代“三農”的奮進號角。

  高品質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

  漫步于婆娑椰影中的休閒綠道,在古色古香的涼亭內小憩,再嘗一口醇香的咖啡,吃一頓可口的農家菜……瓊海市嘉積鎮北仍村的美景,讓元旦期間慕名而來的遊客蔡晉權流連忘返,“一天的時間,看不夠玩不夠,下回有時間我還要再來。”

  從藏在深閨人未識,到八方賓客接踵至,北仍村的轉變得益於美麗鄉村建設的開展。而把“風景”變成“産業”,享受“美麗經濟”的遠不止此一家。“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之一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以獨特的黎族苗族風韻,吸引著大批遊客到訪;三亞通過推進環境整治、設施完善、産業培育等多項舉措,打造了中寥村、博後村等一批精品鄉村旅遊品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堅持“藍綠互融、山海並舉”的差異化建設美麗鄉村,真正做到了村落宜居、産業宜業、遊客宜遊……

  近年來,我省全力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加快建設“美麗海南百鎮千村”。2017年,全省安排3億元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全省基本建成222個美麗鄉村,共簽約美麗鄉村建設招商項目60個,投資額達336億元。

  不僅如此,我省還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圍繞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總要求,高品質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省農業廳廳長許雲表示,將緊緊抓住“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和全域旅遊加快發展的歷史機遇,推動農業與旅遊等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拓展農業農村的功能屬性,讓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農民變股民,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美。

  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

  當前正是樂東蜜瓜大規模上市的季節,每天都有收購商從田間地頭把蜜瓜運往全國各地。“又是一個豐收年,新品種蜜瓜比較清甜,大小適中,瓜型好看,深受消費者喜愛。”在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福塘村的蜜瓜種植基地裏,看著一顆顆經過改良的“月露蜜瓜”沉甸甸地挂在棚架上,該村裕翔蜜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東雷興奮地説。

  陳東雷的腳下,是一片砂地,種糧食不行,種瓜卻效益很好,“年畝産可達5000公斤,純利可達2萬至3萬元。”據了解,該鎮種植4萬多畝蜜瓜,年産值達7億余元,為全鎮9000多戶瓜農帶來了真真切切的“清甜”生活。

  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産業是首要工作。我省農業部門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品牌引領、産業升級的思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農業從增量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推動存量調優、增量提質,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2017年,全省冬季瓜菜生産規模擴大至300萬畝,恢復撂荒地生産5萬畝,累計調減甘蔗種植等低效經濟作物46.5萬畝,新發展的樂東蜜瓜、陵水聖女果、三亞豇豆等,畝均效益均在3萬元以上,熱帶水果增産增效,産量和産值同比分別增長4%和1.6%。

  轉方式調結構,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我省把生態循環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支持屯昌、瓊海等5個市縣創建不同類型的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區。同時,大力開展畜禽廢棄物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行動、田間清潔行動、化肥農藥減施行動,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

  不久前,瓊中黎母山鎮大木村毛合村小組村民黃雄剛領到了豪豬養殖合作社發放的首次分紅近1000元。到手的“真金白銀”讓他興奮不已:“這才加入合作社不到半年時間就有分紅。”2017年以來,通過“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該鎮14家合作社帶動了361戶貧困戶1468人順利脫貧。

  産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2017年,我省投入農業特色産業扶貧資金12.42億元,實施項目1360個,發展種植類品種41個,發展養殖類品種14個,帶動全省貧困人口6.2萬戶26萬人。

  除此之外,省農業廳持續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實現了檳榔、畜禽等産業效益大幅提升;集中釋放政策紅利,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基本完成全省22個市縣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盤活村集體資源性、經營性資産,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

  經過綜合施策、持續發力,全省農民增收從2017年上半年的7.2%回升到2017年前三季度的8.3%,其中,第三季度當季增速高達11.6%。前三季度,我省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377元,同比增長11.2%,排名全國第三位。

  許雲表示,省農業廳將繼續深入查找我省農民增收特別是産業扶貧的短板,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結合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促進農民增收20條措施,努力構建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