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農作物長勢喜人 豐産豐收在望
2020-07-10 09:23:45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馮鈺穎

  黑龍江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佈活動保糧食安全專場新聞發佈會9日召開,這是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六場新聞發佈會。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金會做了題為《穩住農業基本盤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的主旨發言;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連瑞、副廳長孫化庫、一級巡視員李世潤、總經濟師李文德、畜牧處處長李亞立分別就蔬菜保供、縣域經濟發展、農作物長勢及田間管理、農民轉移就業、生豬恢復生産等社會普遍關切的農業“六穩”“六保”工作推進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王金會説,年初以來,省農業農村廳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要求,統籌新冠肺炎防控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好于預期,進一步夯實了糧食安全“壓艙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一季度,全省一産增加值增幅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2元,增長6.3%,增幅高於全國5.4個百分點。

  糧食生産豐收在望。由於今年備耕啟動早,各種農作物全部播在了高産期,加之今年土壤墑情好,農作物苗齊、苗全、苗勻、苗壯,是歷年來少有的好苗情。同時,6月份以來,全省各地又高標準推進田間管理,目前農作物長勢喜人,生育進程與常年基本相當,玉米處於拔節期、大豆處於初花期、水稻處於拔節孕穗期。

  今年6月份以來,全省局部出現強對流天氣,但今年受災面積是去年的五分之一,成災面積是三分之一,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組及時指導,把損失降到最低。若後期沒有大的自然災害,今年又將是一個豐産豐收年,預計糧食産量將達到1550億斤以上。

  生豬産能加快恢復。組織各市縣落實落靠責任,強化政策扶持,積極招商引資,加快産能釋放。上半年,全省生豬存欄1252萬頭,同比增長14.5%;能繁母豬存欄123萬頭,同比增長15.2%;生豬出欄826萬頭,已基本恢復到歷史最好水準。外銷比重由23%提高到39%。按照現有能繁母豬帶仔率、年底前産仔量,年底前可確保存欄1350萬頭、出欄2100萬頭。

  特色農業穩步發展。以市場消費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高附加值、高品質農産品,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全省大宗蔬菜定植262萬畝,食用菌入場38億袋,鮮食玉米播種201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260萬畝,比上年增加80萬畝,增長44.4%,比2018年翻一番。水産養殖面積600萬畝以上,上半年水産品産量預計16萬噸。

  現代農業縱深推進。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運用現代手段,實施水利化、農機化、科技化、標準化等措施,良種、良法、良機、良田相結合,為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翅膀。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98%,良種覆蓋率100%,先進技術推廣面積2億畝以上,新增高標準科技園20個以上,新命名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20個,“互聯網+種植業”高標準示範基地達到1741個。目前,高標準農田已建成241.9萬畝,完成一産固投30.1億元。

  綠色發展持續擴大。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加強黑土地保護,嚴控農業面源污染,打造寒地黑土、非轉基因、綠色有機品牌。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預計發展到8500萬畝。黑土地保護試點面積432.4萬畝。落實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面積1236萬畝。落實農業“三減”高標準示範基地面積500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2.16億畝。建立病蟲監測點2200個,補貼更換節藥噴頭10萬套,開展綠色防控技術試驗56項。

  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強化招商引資,主攻項目建設,突出特色産業培育,選擇10個縣(市)集中打造食用菌、肉牛兩個特色産業集群。一季度,全省縣域地區生産總值高於全省2.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於全省3.8個百分點;地方稅收收入高於全省4.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於全省5.1個百分點。

  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採取增糧增收、特色增收、牧業增收、就業增收、行銷增收、改革增收等辦法,打好農民增收組合拳。一季度,生豬養殖拉動農民人均經營凈收入近200元。針對疫情期間企業有需求、農民出不去的實際,採取專班推進、政策支持、調度排名、組織輸送、平臺服務、媒體引導等多項舉措,統籌推進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轉移就業總量已接近常年水準,將疫情影響降到了最低。二季度末,全省農民外出務工總數為502.1萬人,與去年同期一致。

  王金會説,下一步,省農業農村廳將進一步深入貫徹“六保”促“六穩”要求,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六抓”等決策部署,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産,全力以赴抓好糧食安全生産、生豬産能恢復、農民就業增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穩固當好糧食安全“壓艙石”,穩住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基本盤,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支撐。(記者 張桂英)

  保生豬出欄2100萬頭

  記者從黑龍江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佈活動第六場保糧食安全專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我省生豬生産加快恢復,保供成效顯著。按照現有能繁母豬帶仔率、年底前産仔量,年底前可確保生豬存欄1350萬頭以上、出欄2100萬頭以上。

  新聞發佈會上,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處處長李亞立介紹説,今年上半年,我省生豬産能加快恢復。各市縣落實落靠責任,強化政策扶持,積極招商引資,加快産能釋放,特別是堅持“養殖必保産業安全、必保糞污綜合利用、必保屠宰加工”,強化非洲豬瘟防控,全省已連續18個月沒有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上半年,全省生豬存欄1252萬頭,同比增長14.5%;能繁母豬存欄123萬頭,同比增長15.2%;生豬出欄826萬頭,已基本恢復到歷史最好水準。生豬外銷比重由23%提高到39%。

  推動生豬産業快速恢復發展,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下半年我省將採取六方面有力措施:認真落實省負總責工作要求,壓實落靠市縣責任,定期調度通報生産任務完成情況,深入一線開展現場督導檢查,推進工作落實;抓好新建、改擴建規模豬場建設項目,推動大企業帶動中小養殖場戶,以大帶小,共同發展。全面釋放新建成71家大型豬場400萬頭生豬産能,加快釋放56家在建豬場220萬頭生豬産能;兌現疫情期間生豬穩産保供獎勵資金,落實落靠國家下達的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規模豬場貸款貼息、生豬政策性保險補貼、規模豬場改擴建各項扶持政策;積極主動,靠前服務,加快推動國內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在我省新建800萬頭規劃落地,積極推動境外企業投資建設生豬一體化項目意向落地;繼續落實非洲豬瘟防控26條關鍵措施,開展生豬違規調運專項整治,強化日常監測排查,加強産地檢疫和屠宰檢疫,鞏固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成果,確保重大動物疫情穩定;加強生豬生産和價格監測,研判生産形勢,穩定行業預期。深入基層指導服務,推廣關鍵適用技術,引導養殖場戶補欄增養,提升生産效率和生産水準。(記者 黃春英)

  縣域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水準

  在9日舉行的黑龍江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佈活動第六場保糧食安全專場新聞發佈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孫化庫回答記者提問,介紹了在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形勢下,省農業農村廳將如何加快推進全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年初以來,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我省縣域經濟指標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積極克服下行壓力,縣域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高於全省水準。孫化庫介紹,今年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目標是:繼續保持縣域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地區生産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地方稅收收入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於全省平均水準的態勢,今年地區生産總值超100億元的縣(市)保持在25個左右。

  為了完成該目標,省農業農村廳將重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抓好規劃引領,要在高品質完成好即定任務,做好“十三五”收官的同時,組建專班,深入謀劃,編制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十四五”規劃,引領全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二是抓好投資拉動,圍繞發展立縣主導産業,打造縣域發展生長極,全力推動招商引資上項目,充分運用好政府債券和社會投資,引導要素資源流向縣域和農村,支撐縣域經濟加快發展。三是抓好集群培育。以建設農業和農産品精深加工萬億級産業集群為目標,加快培育水稻、玉米、乳、肉等4個千億級産業、38個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和肉牛、食用菌兩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四是抓好政策落實。落實落靠省委省政府《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中財稅、招商、金融、土地和電力等11方面政策措施,營造優良的縣域經濟發展環境。五是抓好組織推進。堅持開展縣域經濟工作考評,組織縣域發展交流“擂臺賽”,加強縣域簡報刊發、數據通報、典型推廣,進一步營造全省縣域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良好氛圍。(記者 宋晨曦)

  加強田間管理贏得豐收主動權

  在黑龍江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佈活動第六場保糧食安全專場新聞發佈會上,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李世潤就如何加強田間管理,確保今年農業豐産豐收作了介紹。

  李世潤介紹,今年土壤墑情好,雨水調和,溫度適宜,全省農作物長勢良好,是近年來少有的好苗情。目前,四大作物生育進程與常年基本相當,又將是一個豐收年。

  7、8月份是農作物快速生長的關鍵期,抓住了這個時期的田間管理,也就是抓住了産量、保住了品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作物田間管理工作,6月份以來2次組織召開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視頻調度會議,省農業農村廳也下發了多個措施意見,推進田間管理工作,鏟趟增溫、防病健身、滅草增光、施肥促長。

  下一步,要立足“加強田管、防控病蟲、防災減災”,進一步提高田間管理水準,為奪取全年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將重點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強旱田管理。圍繞玉米保粒數、增粒重,大豆保莢數、攻粒重,強化中耕鏟趟,散墑增溫,消滅雜草,增強土壤蓄水保墑和排水滲水能力。分類追肥,加速農作物生育進程。對部分低窪易澇地塊、已出現明水地塊,及時組織人力和機械力量疏通田間溝渠,加快排水散墑,減輕內澇為害。二是加強水田生産。堅持促控結合,合理控制水層,施好穗肥,保成蘗、保穗數、攻大穗、攻粒數、攻粒重,保産量。重點抓好淺水灌溉,追施穗肥,促進發育。三是做好病蟲防控。主要是要看住蟲、看住病、看住草,加強病蟲監測預警,提早制定防治預案,實施統防統治、群防群控,確保小發生不蔓延、大發生不成災。尤其要加強對玉米螟、大豆蚜蟲、水稻二化螟、稻瘟病等重大病蟲害的防控。四是強化指導服務。省農業農村廳已經組織幹部和農技人員下沉指導,還要組織各地農業農村系統幹部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搞好指導服務,確保通過高品質的田間管理,贏得糧食豐收主動權。(記者 吳玉璽)

  “挂鋤期”新增農民轉移就業100萬人

  眼下,正值“挂鋤期”,很多農民都會利用這一段時間就近或外出打工。在黑龍江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佈活動第六場保糧食安全專場新聞發佈會上,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李文德就如何做好農民轉移就業作了解答。

  李文德介紹,為了有效利用這段100天左右的農閒時間,加快農民勞務就業,省農業農村廳在全省啟動了“挂鋤期”農民轉移就業專項行動,專門制定了實施方案和具體的指導意見,以就近就地就業為主,以打零工、打短工為主,繼續擴大農民轉移就業規模,目標是:“挂鋤期”全省新增農民轉移就業100萬人,勞務收入超過去年同期水準。

  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全面建立縣級勞務服務組織、鄉鎮服務站和村級聯絡員工作體系,及時掌握農民就業意向,並建立微信群。由各級服務組織多渠道聯絡用工單位,獲取用工信息,及時發佈,快速對接。

  拓寬農民就業渠道,組織各地重點拓寬8個方面的渠道:一是加快工程項目建設拉動用工。二是拓展龍頭企業等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工。三是發展規模化養殖、設施農業、合作社等增加農業內部用工。四是鼓勵支持農民發展小作坊、小流通、小運輸等實現就業。五是積極培育零工勞務市場,提供必要的場所服務,讓更多的農民打零工、打短工。六是發展鄉村集市貿易,縣鄉都定期定點組織集市,鼓勵農民參與。七是支持農民發展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八是扶持返鄉農民創業。對有創業意願的,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創業補貼、金融、土地、稅收等方面支持政策。

  抓好政策扶持和宣傳發動,落實好農民轉移就業各項補貼政策。廣泛宣傳發動,特別是向暫無就業意願的農民提供政策諮詢和就業指導,動員轉移就業。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增強務工針對性。逐步擴大整村、整鄉、整縣勞務輸出影響力,培育區域勞務品牌,促進勞務輸出,增加農民收入。(記者 吳玉璽)

  落實政策保障龍江“菜籃子”

  年初以來,我省克服疫情影響,全力保住了蔬菜安全。目前,蔬菜迅速恢復生産。9日,黑龍江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佈活動第六場保糧食安全專場新聞發佈會召開,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連瑞就下一步如何確保龍江蔬菜供應和品質安全方面回答記者提問。

  李連瑞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省委省政府落實中央提出的“六穩”“六保”工作要求,省農業農村廳積極推政策、強措施、優服務,全力保障蔬菜供給和産品品質安全,實現了疫情期間蔬菜保供穩價的目標。下一步,農業農村廳將繼續圍繞蔬菜保供和安全,做好三項工作。

  一是強化政策支持。推進護農惠農“黃金十條”落地,對在疫情期間,擴大産能、平價供市的92家蔬菜生産經營主體,擬給予獎勵補貼。同時協調信貸和擔保機構,對19家資金週轉困難的規模生産經營主體給予近1.8億元信貸支持。發揮全省標準化綠色蔬菜生産基地建設貸款貼息政策資金杠桿撬動作用,在2019年全省新增冷儲設施10萬平方米,實現增值4~5億元的基礎上,積極爭取資金對新建蔬菜棚室、田間預冷設施等通過先建後補的方式給與獎勵支持。在幾個食用菌生産大縣連續三年每年給予一定的中央財政資金支持,打造黑龍江食用菌優勢産業集群。發揮已建蔬菜設施效能,延長蔬菜供應週期,增加市場供給。實現地産蔬菜過庫延保、過庫增值。二是強化基地建設。夯實哈爾濱、牡丹江、大慶大棚番茄産業基地建設,提升綏化鮮食玉米黃金産業帶效能,做精做強油豆角産業帶,做大西甜瓜特色産業基地。在充分保供的基礎上,實現蔬菜外銷200萬噸的生産目標,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三是強化技術服務。加大對菜農技術培訓力度,以指導農民進行標準化生産。(記者 宋晨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