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龍江省慈善事業取得六個突破 4年增長4.5億
2020-09-08 09:59:04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原標題:4年增長4.5億!我省慈善事業取得六個突破

  全省慈善募捐由2016年的2.8億元增加到今年的7.3億多元,累計募集善款物資達18.8億元。5日,是第五個“中華慈善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近年來,黑龍江省慈善事業經過多年的累積和發展,取得了長足進展,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實現六個方面突破,在決戰脫貧攻堅,助力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慈善組織建設和慈善捐贈實現突破。全省慈善網絡基本建立,實現新發展。全省慈善募捐由2016年的2.8億元增加到今年的7.3億多元,累計募集善款物資達18.8億元。

  慈善領域法規制度建設實現突破。啟動《黑龍江省慈善條例》立法調研,與推進省內立法同步,以慈善組織信息公開、保值增值投資活動和互聯網募捐活動為監管重點,出臺《〈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的實施意見》《貫徹實施〈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意見》《貫徹〈公開募捐平臺服務管理辦法〉指導意見》,依法依規開展慈善組織監管。

  慈善多元發展模式實現突破。推廣慈善“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鄉村”“進社區”的基層工作模式,引導慈善資源向地方、向基層、向社區、向農村延伸。目前,全省13個地市共執行慈善項目406個,組織慈善活動服務1800余次,服務群眾近51萬人。

  選樹推廣慈善楷模實現突破。省民政廳與省委宣傳部、省人社廳、和省廣電局,共同樹立全省知名的慈善楷模和慈善企業、慈善組織。培養公益慈善能人和公益領袖60余名,孵化培育地方性慈善組織50家。

  探索“社會工作+慈善公益組織+志願服務”社區社會服務模式上實現突破。以社工服務機構與社區的深度合作共同推進“疫”後社區服務,重點關注因疫情影響的特殊人群,多方聯動社會資源,提升社區基層治理意識,搭建社區公益服務平臺,打造新型未來社區服務體系,為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夯實社區治理基礎,推進社區治理創新工作。

  災害救助慈善網絡建設實現突破。為提高災難慈善救援能力,省民政廳牽頭搭建黑龍江省聯合救災網絡,在2019年汛期,募集1600余萬元善款,在哈爾濱、大慶、黑河等地15個受災縣(市、區),開展洪澇災後救援,籌集發放災民溫暖包8500個,開展兒童社工服務站、平安小課堂、兒童溫暖包等公益項目,現已建成兒童社工服務站30個,兒童平安小課堂52個,為40所學校建設塑膠操場,讓災區兒童感受到公益慈善的溫暖。(記者 李美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