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搶灘佈局完善鏈條解決瓶頸 56家石墨企業形成産業集群
2020-09-16 11:33:42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趙瀅溪

搶灘佈局完善鏈條解決瓶頸 56家石墨企業形成産業集群

哈工石墨科技有限公司的石墨成品生産車間。

搶灘佈局完善鏈條解決瓶頸 56家石墨企業形成産業集群

雞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和質檢室。

 

  “中國石墨要有雞西的標準!”雞西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張英文在接受採訪時話語堅定,標準是企業生産的重要依據,是産品品質的重要保障,誰掌握了標準制定權,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目前全國非金屬礦産品及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鱗片石墨分技術委員會已落戶雞西,近期將參與工信部《石墨行業技術規範》國家強制標準制定工作,並參與可膨脹石墨、鱗片石墨、天然鱗片石墨石墨化度檢測方法等標準制修訂。同時,雞西市國家石墨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國內石墨産品檢測覆蓋率達到100%,已通過CNAS認證,檢測報告亞太地區認可。在相關標準的制定和提升行業規範方面,雞西正在快步奔向産業排頭兵這一位置。

  在打造“中國石墨之都”的建設進行中,雞西市的石墨産業已形成生産企業56戶、規上企業23戶的規模,深加工企業佔比達到78.5%。2019年,全市完成石墨産業産值31.2億元。

  “目前,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二期工程項目八大單體建築已經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相關設備計劃10月下旬陸續進場安裝,預計今年年底投入試生産。”黑龍江普萊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偉告訴記者,依託雞西市委市政府對石墨産業強有力的支持,恒山區委區政府提供了高效的配套服務,該企業的建設正按照發展規劃穩步推進。

  “受疫情影響,國際上對首飾級人造鑽石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但我們在産能提升和項目研發上的目標並沒有改變。”9月10日下午,雞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隋明月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該公司投資近3000萬元,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超硬材料研究所、黑龍江省高新院三方聯合建立的“中烏碳晶體重點聯合實驗室”正在加快建設,該實驗室將力爭成為國內超硬材料領軍實驗室和國際先進實驗室,並最終實現規模化、産業化。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在産學研方面的投入,正是雞西石墨産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具體體現,雞西石墨産業正在向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更高層次發起衝鋒。

  “哈工、唯大、貝特瑞等公司主導研發的改進酸基法提純工藝已通過小試,有望實現不使用氫氟酸,綠色、無害化、低成本製備高純石墨。”雞西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石墨辦主任李威告訴記者,解決“卡脖子”的技術瓶頸,是雞西石墨産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通過聯合域內外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雞西石墨産業的科技創新得到長足發展,比如唯大公司研發的低成本高品質石墨烯量産技術、多淩公司研發的製備石墨烯抗靜電管和導電劑技術、昌隆公司研發的天然石墨烯滌綸錦綸紡織母粒、石墨烯熔噴布原料製備技術等,將陸續應用於實際生産中。

  2019年6月5日項目開工,當年11月第一條生産線投産,2020年5月提純車間建成投産……入駐雞西市滴道區的黑龍江哈工石墨科技有限公司的兩個石墨生産加工項目,在多方協調助力下,以當年設計、當年建設、當年投産的速度,實現了搶灘雞西石墨産業鏈的戰略性佈局。

  建設系統完善的産業園區,是雞西優化石墨産業佈局重要組成部分。以雞西市麻山區和恒山區為主的兩個石墨園區,已達到“六通一平”標準,入駐深加工企業22戶,園區污水處理廠、酸儲中心、固廢儲存中心等正在逐步擴建和完善。同時,為配套石墨衍生産業鏈中的高端産品需求,一座配套完善的石墨烯小鎮正在麻山園區內打造建設,目前已完成總體規劃編制。除了麻山區和恒山區以外,圍繞雞西市的石墨資源,雞西市下轄其他各縣(市)區也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並形成了互為關聯的石墨産業體系。

  雞西市委市政府在推動轉型發展過程中,推出了“十百千”計劃,全力實施百億級石墨新材料産業集群建設,著力發展石墨産業精深加工和産業擴量升級。圍繞省“百大”和“雙百工程”項目,引産品、引技術、引資金,近期重點推進了龍鑫碳素石墨電極、哈工碳基石墨紙、唯大石墨烯産業園、普萊德鋰電負極材料、浩市聖莎拉高品級鑽石、廣盛達可膨脹石墨、哈工新能源球形石墨等10余個石墨項目建設並逐步投産,釋放新增效益。全市已初步形成蓄能材料、密封材料、超硬材料、傳導材料、石墨烯材料、耐火材料、尾礦綜合利用和石墨機械製造等8個相關的産業鏈條。僅在今年,就已安排續建和新建項目20個,規劃總投資89.6億元,全部投達産後,預計新增銷售收入超過80億元。(文 攝 張昕猛 記者 潘宏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