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佳木斯:三美融合鄉村人居環境樹樣板
2021-03-17 09:48:24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原標題:美麗鄉村 美麗經濟 美麗生活三美融合鄉村人居環境樹樣板

美麗鄉村 美麗經濟 美麗生活 三美融合鄉村人居環境樹樣板_fororder_3

湯原縣湯旺鄉金星村。張大煒攝

  前不久,一個喜訊傳到了湯原縣湯旺朝鮮族鄉金星村,這個已是“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的美麗村莊,又在全省人居環境整治“雙十佳”成績單上再亮佳績,榮獲“全省最佳龍江民居示範村”稱號。自此,這個“春有百花冬聽雪,夏有魚躍秋糧豐”的小村又多了一張新名片。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金星村的美麗圖景,是佳木斯市農村人居環境變化畫冊上的靚麗一筆。在2020年黑龍江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十佳先進縣、十佳示範村名單中,佳木斯市有6縣1區獲獎,每一筆出彩的成績都與農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關,每一個圖景都滿溢著鄉村振興的氣息。

  美麗鄉村、美麗經濟、美麗生活……不斷變化的鄉村呈現越來越多的發展內涵。

  環境改善 增加村民幸福感

  走在金星村,仿佛置身於畫中。一個個體現民族風情的建築、鮮活的墻畫、極具質感的泡菜罈子雕塑靈動多姿。近年來,金星村黨支部帶動村民發展果蔬産業,高標準大棚裏生長著希望,地下管網排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環境改善令村民點讚,金星村村民生活越來越有質感。

  近年來,佳木斯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文明工程和基礎工程,以創建美麗宜居鄉村示範工程為載體,打好打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場硬仗,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大變樣,在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革命、生活污水革命、菜園革命、能源革命、村莊清潔等方面初步探索出一條美麗鄉村、美麗經濟、美麗生活“三美融合”,生産生態生活“三位一體”的發展之路。

  村莊建旅遊驛站、農房變民宿客房、農産變特産……有了這些變化後,撫遠市抓吉村火了!生活在這裡的村民親眼看到,昔日偏僻荒蕪的小漁村,如今已經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小康村。

  作為赫哲族村的原住民,曹麗偉17歲開始出江打魚,一打就是20來年。2017年她“棄船上岸”,和丈夫在村裏開了魚館。

  “我們這裡空氣好,景色美,特別適合慢生活。從北京、上海、廣州、福建來的客人都誇俺們村好,旺季的時候店裏天天爆滿。”

  富民小菜園 長出“好錢景”

  佳木斯市縣區堅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創新實施美麗宜居鄉村示範工程,集中力量打造鄉村旅遊經濟帶、現代農業示範帶、興邊富民發展帶“三條示範帶”。全市命名錶彰了美麗宜居示範縣1個、示範鄉(鎮)22個、示範村200個、最美示範庭院2000戶,並給予資金和物質獎勵,全社會關注、全員參與的氛圍進一步形成。

  樺川縣星火村69戶居民、19個建檔立卡戶,如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家的小園裡長出了“好錢景”。2019年開始,村婦女主任韓柳花帶領村老年協會將全村閒置小菜園整合到一起,成立星火村“柳花姐無公害開心小菜園”種植合作社,生産資料和技術統一規範,一批批綠色有機蔬菜或製成泡菜,或統一回收,小菜園變成了增收地。結合實際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樺川縣全面打造“百村萬園”的庭院經濟工程,幫助全縣貧困村民脫貧增收奔小康。

  鄉村變化大 示範帶多起來

  著眼“三美融合”,佳木斯市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專項行動,數字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有力證明。

  持續推進“廁所革命”,三年來累計農村室內改廁28907戶;創新推進“垃圾革命”,率先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工作,運營管理經驗在全市推開;統籌推進“污水革命”,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工程項目9個、縣級水源保護區內村莊生活污水治理項目15個;規模推進“能源革命”,已建成秸稈壓塊站117處,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0%;整村推進菜園示範村14個,“菜園革命”讓小園火起來;同江八岔赫哲新村、樺川星火村等一批具有特色鮮明的龍江民居,形成了極具特色的縣域美麗鄉村示範帶;全市90%以上村莊達到清潔標準。

  佳木斯各地、各級政府與農民群眾一道用智慧凝結成一個個幸福感嘆號,用最接地氣的創新解開“三農”問號,樹起“佳木斯樣板”。鄉村廣場上悠揚的音樂,田野裏“鐵牛”奔馳,電商平臺上直播帶貨俏賣的鄉音,交織成一個最美和聲,奏出鄉村振興的華彩樂章。(記者 劉億服 董新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