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劉才星):4月的寶清,春回大地,生機盎然。從雙鴨山市寶清縣出發向西乘車兩個多小時到達大尖子山腳下,有一座小山。山只有百米來高,但卻亂石淩厲,灌木叢生。小孤山巍然聳立在完達山脈尖山子腳下寶石河谷平原上,好似一位勇士守衛著這片崇山峻嶺。這裡就是李海峰等12名抗聯戰士與日寇浴血奮戰並以身殉國的地方。為了銘記這十二名烈士的英勇和忠義,原來被當地人稱為“小孤山”的地方被更名為“十二烈士山”。
十二烈士紀念碑 攝影 劉才星
4月20日,“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主題調研採訪團來到寶清縣十二烈士山,用鏡頭和筆觸追憶那段烽火歲月。
“當時,中共吉東省委、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和第五軍第三師的密營,均設在藍棒山。為了保衛根據地,從山裏到山外,設了好幾道卡子。最外邊的頭道卡子,設在寶清西溝尖山子西北坡漫崗拐彎處。這裡地勢險要,是進出密營的咽喉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上級特意派有‘炮手連’之稱的第三師八團一連在這裡把守。”研究抗聯歷史已有三十多年的寶清縣黨史研究室工作人員李德龍邊做嚮導,邊向採訪團講述了那場慘烈戰鬥的來龍去脈。
1938年3月16日後半夜,總部交通副官張鳳春匆勿趕上頭道卡子傳達上級命令,要求炮手連在3月18日拂曉撤除警戒,向蘭棒山北麓的李炮營集中。就在大家認論形勢時,哨兵跑來報告,北溝發現敵情。第三師八團一連連長李海峰命令道:“不要吹燈、滅火,馬上向李炮營出發。”卡子房明亮的燈火吸引了日寇眾多炮火。
撲空的敵人又順著腳印攆了上來,為了不暴露進山的路,減小總部的損失,連長李海峰當機立斷:火速佔領小孤山,準備戰鬥。
戰士們急速地攀上山頂,憑著岩石、樹木築起了“雪壘”進入陣地。山下是黑壓壓的敵軍,衝在前面的是偽興安軍約300人,後面是日軍100多人,蜂擁著向山上衝來,抗聯戰士與400多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從清晨到夜晚,炮手連連續打退敵人數次進攻,敵兵元氣大傷,損失慘重,我軍彈盡糧絕,共犧牲了包括連長李海峰在內的12名抗聯戰士。敵人衝至山頂,隨後被我軍增援部隊全部擊潰。
十二烈士名單 攝影 劉才星
小孤山戰鬥,一連共擊斃日寇25人,重傷10人,擊斃偽興安軍70多人,重傷15人,打死敵軍馬90余匹,凍傷日軍50人。為了紀念十二位烈士,二軍總部決定將小孤山改名為十二烈士山。為了緬懷先烈,國家文物局將十二烈士山定為中國名山,並編入《中國名勝詞典》。寶清縣委縣政府于1956年在山上立了標牌,1991年又在山上修建了永久性紀念碑。1994年將此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十二烈士山被黑龍江省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