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8套“營養餐”精准保護黑土地
2021-04-29 10:28:42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日前,在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二分公司的試驗田裏,來自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生態所的陳旭和陸欣春博士,翻完最後一塊地,攪拌好秸稈和有機肥、生物炭,然後又請當地農民把做定位試驗的40個網格地塊,按設計要求全部旋耕一遍。

  陳旭打開無人機,給這40個白漿土“小白鼠”留下第一張“全家福”。今後,他們還要拍攝各種形態的N張“全家福”。

  據介紹,白漿土是一種障礙型土壤,在黑龍江省大約有1390萬畝,在三江平原廣泛分佈。八五二分公司試驗田的土地具有一定典型性:薄薄的黑土層下,厚重黏濕的白漿層就像一個天然屏障,阻斷了作物根系、營養和水分上下交流,既不抗旱又不抗澇。

  為了保護好黑土地,同時提高耕地的糧食産能,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生態所的黑土地保護專家們一直在探討改造白漿土的好方法。

  省黑土地保護專家組組長韓曉增説,此次他的團隊在這個試驗地塊,採用了黑土地保護利用頗為有效的10種方法,除了兩種對照方法,其它8種都添加了不同的“營養餐”:有的免耕,有的條耕,有的深翻,有的淺耕,還有的實行了秸稈覆蓋、條蓋、淺混、深混和加施有機肥、生物炭。為了試驗數據更加精準,他們採用10種方法4次重復,隨機排列。

  過幾天,陳旭他們將再次到試驗田播種玉米,整個生産過程將不斷採集各種數據進行深入研究。

  韓曉增説,整個定位試驗過程將延續6年。6年後綜合各種農藝措施的試驗結果,將為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提供精準高效的原創性技術模式並加以推廣應用。

  韓曉增介紹,東北黑土地所處於的區域,具有地形多樣性、土壤類型多樣性、氣候多樣性和種植制度多樣性,但是目前保護利用技術模式多數出自某個地點,如果全面精準推行黑土地保護利用和提高黑土地保護利用的效率,必鬚根據每個典型地區和典型耕地土壤類型的特點進行精準研究。白漿土分佈在東北平原東北,面積3480萬畝,佔黑土地耕地面積的8.9%。系統研究白漿土障礙層消減技術,將會在提高黑土地糧食産能方面産生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記者 周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