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凈利潤大增22.48%,總資産和零售客戶資産雙雙突破12萬億元,凈息差2.37%,不良率0.83%,撥備覆蓋率421.33%……一系列關鍵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郵儲銀行(601658.SH,01658.HK)取得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8月30日上午,郵儲銀行舉行2021年中期業績發佈會,高管們一一回應市場關切。
個人銀行業務收入佔7成,中收大增近4成
今年上半年,郵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576.53億元,同比增長7.73%;實現凈利潤412.44億元,同比增長22.48%,ROE達到13.30%,同比提高0.65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其中,零售業務價值愈加凸顯。半年末,郵儲銀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産(AUM)突破1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近8000億元。個人銀行業務收入1101.96億元,同比增長14.11%,佔比高達7成。
郵儲銀行副行長張學文表示,郵儲銀行有強大的零售基因、獨特的運營模式、龐大的客群以及網點,這是基礎性的優勢,短時期不會改變。
目前,郵儲銀行有近4成營業網點深度下沉,覆蓋中國99%的縣(市),個人客戶達6.30億戶,成為零售業務發展的根本之源。
與此同時,郵儲銀行開始聚焦財富管理領域,截至2021年6月末,該行VIP客戶突破4000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4.87%;個人理財餘額8947.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51%。
在諸多盈利增長點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中收。上半年,郵儲銀行實現中間業務收入114.2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7.86%,該行稱“中收將成為未來保持成長性的重要增長點”。
銀行分析人士表示,在當前減費讓利的市場大環境下,中收穫得這樣的增長並不容易。公開數據顯示,從2016年上市到2020年,5年裏郵儲銀行中收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2%,領先同業。
據張學文介紹,上半年,代銷業務增長是郵儲銀行中間業務增長的主要來源,主要得益於財富管理體系的升級,實現了客戶價值和客戶資産增值雙提升。此外,信用卡業務、託管業務、投行業務、交易銀行業務也是郵儲銀行中收新的增長點。下半年,將在代銷基金、理財、信用卡、電子支付、投行、託管、交易銀行業務方面進一步發力,力爭全年中間業務收入增速達到20%以上。
信貸資源向涉農、小微傾斜
去年以來,穩息差幾乎是整個銀行業努力的方向之一。上半年末,郵儲銀行凈息差2.37%,繼續保持行業領先。
從半年報來看,郵儲銀行的資産負債結構持續優化。半年末,總資産規模突破1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61%,其中貸款總額突破6萬億元,增長8.33%,負債規模達到11.47萬億元,增長7.36%,客戶存款接近11萬億元,增長5.36%,存貸比較上年末進一步提升1.55個百分點至56.74%。
對於投資者關注的下半年信貸投放計劃,郵儲銀行也特別作出回應。
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表示,郵儲銀行信貸資源配置堅持兩條基本原則,一是要符合國家的産業政策和監管要求,二是以資本收益率(RAROC)為尺規,向回報水準高的領域傾斜。由此,信貸資源的安排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資産向貸款傾斜,貸款向實體傾斜,實體向零售傾斜”。今年上半年信貸資源的安排也基本遵循了這樣的思路,下半年信貸資源將更多地向零售傾斜,其中主要以涉農貸款和小微貸款為主,加大投放力度。
房地産貸款方面,根據監管的規定,郵儲銀行貸款集中度適用最優檔,即房地産貸款集中度不超過40%,住房貸款集中度不超過32.5%。“整體看,我們還有不錯的空間,下半年住房按揭貸款會繼續遵循穩健的原則安排投放。”劉建軍稱。
發力綠色金融
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表示,未來將在普惠金融、財富金融、産業金融、綠色金融四大領域發力。其中,做優綠色金融,建設一流的綠色普惠銀行和氣候友好型銀行。
截至6月末,郵儲銀行綠色貸款餘額3171.0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87%;綠色融資餘額3641.3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88%,其中氣候融資餘額3489.0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67%;綠色債券投資餘額291.21億元。
上半年,該行先後公佈採納負責任銀行原則(PRB);成為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支持機構;將對標國際準則,不斷提升環境與氣候相關信息披露品質;印發了支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全面推進綠色銀行建設;創新氣候友好型綠色金融産品,承銷全國首單可持續發展掛鉤債權融資計劃和首單碳中和超短期融資券,發放全國首筆碳匯收益權質押貸款,投資全國首單綠色個人汽車抵押貸款資産支持證券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