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龍江模式呵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2021-09-03 09:42:32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貴的土壤資源,是指擁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質表土層的土地,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適宜農耕的優質土地。東北平原是世界四大黑土區之一,北起大興安嶺,南至遼寧省南部,西到內蒙古東部的大興安嶺山地邊緣,東達烏蘇裏江和圖們江,行政區域涉及遼寧、吉林、黑龍江,以及內蒙古東部的部分地區。

  黑土地是東北糧食生産能力的基石,保護和提升黑土地耕地品質,實施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是守住“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戰略底線的重要保障。

  保護黑土地,辨證施治,對症下藥,針對不同生態類型區採取相適應的保護利用方式。黑龍江省積極打造黑土地保護利用的“龍江模式”,實現耕地保護與糧食産能提升的雙重目標。

  黑土層保育模式:在松嫩平原中東部中厚層黑土和三江平原草甸土區,土壤剖面分佈著大於30釐米的黑土表層,稱為中厚層黑土層,其耕地面積約400萬公頃。這類土壤表土層的主要問題是土壤有機質積累和分解失去了平衡,土壤有機質在逐漸減少。基於此,以秸稈翻混還田、粉耙還田和松混還田為核心,以黑土層擴容增碳為目的,組裝了玉米-大豆和玉米-玉米-大豆中輪作技術,建立黑土層保育模式。在海倫市連續6年的試驗示範,玉米平均增産10.2%,大豆平均增産12.3%,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3.2克/千克,黑土層保護深度在30~35釐米。

  黑土層培育模式:針對因風蝕和水蝕導致的坡耕地的薄層黑土、黑土區南部原生薄層黑土、暗棕壤等黑土層淺薄土壤類型的耕地,實行黑土層培育模式。在黑土地保育的基礎上,增施有機肥,實施秸稈和有機肥同時翻混還田,採用有機肥彌補深翻後的心土層肥力低下的問題。6年示範結果顯示,大豆增産11.3%以上,玉米增産10.5%以上,有機質提高2.4克/千克,肥沃耕層達到了30釐米以上,大於0.25毫米的大團聚體含量增加了8.78%以上。

  保護性耕作模式:針對黑龍江省松嫩平原西部風沙、乾旱特徵和對應的土壤類型,採用秸稈覆蓋免耕、條耕秸稈條覆蓋和玉米大壟苗帶休閒輪作技術,配合間歇型深松、增施有機肥和玉米大豆輪作等技術,建立了以組合耕法和組合式的秸稈還田方式為特色的保護性耕作模式,遏制了表層土壤退化,取得了良好增産增收的效果。

  障礙性土層消減快速培肥模式:針對白漿土白漿層和黑鈣土鈣化層的障礙問題,採用秸稈、有機肥、土壤調理劑一次性深翻快速達到白漿層、鈣化層改良的效果。經過12年試驗示範顯示,耕層深度達到了30~35釐米,土壤表層有機質增加了3.5克/千克,速效磷增加了4.3毫克/千克,土壤容重降低了19%,田間持水量增加了17%,水穩性大團聚體增加了27%。大豆增産15%以上,玉米增産12%以上。

  坡耕地控蝕增肥模式:針對坡耕地排水水流落差大、能量高的特徵,採用修等高埂積水,工程化降水消能,溝坡實現喬、灌、草生物措施,使坡耕地達到溫和排水。坡耕地實行深松提高了土壤蓄水,覆蓋、條蓋、苗帶輪耕休閒、等高耕作、植物籬等措施,減少土壤面蝕。採用農藝措施和生物措施控制耕地面蝕和培肥地力。示範效果:作物增産13.8%,蓄水能力提高30.1%,保水能力提高20.9%,速效養分增加15%,徑流量減少95.4%。

  水稻田秸稈還田增碳保肥模式:採用秸稈粉碎翻混還田、粉耙還田和次年春季打漿還田的方式,將秸稈與土壤均勻混合,加快秸稈腐解速度,增加休耕季節秸稈降解量,減少生育期間秸稈降解量。獲得了良好的秸稈還田和土壤儲碳效果。

  中國科學院通過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計劃累計在黑龍江省推廣黑土地保護利用“龍江模式”2.5億畝,是吉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總和。“龍江模式”必將在未來黑土地保護利用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