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創新“養中設醫、醫中帶養、醫養共建、居家醫養” 冰城打造醫養結合大格局
2022-01-11 10:15:38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周經韜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醫養結合、以醫助養,勢在必行!那麼,哈爾濱在這方面做得怎麼樣呢?記者從哈市衛健委了解到,目前全市有46家二級以上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有232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署合作協議。2021年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管理項目免費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2次醫養結合服務達68萬餘人次,提供失能老年人評估和健康指導服務2.8萬餘人次。

  目前,哈市已形成“養中設醫、醫中帶養、醫養共建、居家醫養”四種形式下六种醫養結合模式,但深度推動融合發展仍存在一些痛點問題。

創新“養中設醫、醫中帶養、醫養共建、居家醫養” 冰城打造醫養結合大格局

新松茂樾山養老公寓的醫生為術後老人進行康復治療 供圖 採訪對象提供

創新“養中設醫、醫中帶養、醫養共建、居家醫養” 冰城打造醫養結合大格局

醫生詢問老人病情 供圖 採訪對象提供

創新“養中設醫、醫中帶養、醫養共建、居家醫養” 冰城打造醫養結合大格局

省海員總醫院護理員輔助醫護人員為老人做認知訓練 供圖 採訪對象提供

  探索:四種形式六种醫養結合模式

  養中設醫

  “大養老+小醫療”模式 讓老人不出養老院就能看病

  高品質公寓,餐廳、茶點吧、音樂室、書畫室、手工、健身房等公共娛樂健身場所應有盡有……這裡是哈爾濱新松茂樾山養老公寓,對老人提供“深度健康管理”是其特色之一。

  86歲的孫大爺(化名)雖有腦卒中病史,但依靠助行器,出行倒也無憂。“去年11月份時,我出現發熱、血糖高、意識不清等症狀,多虧了這裡的醫護人員……”

  醫養社區健康護理總監趙萍告訴記者,他們通過120將孫大爺轉運至某三甲醫院,經半個月治療,病情得到控制轉回公寓,主責醫生溫偉、 護士長韓琳林帶領團隊給予其中醫治療和照護,一個月後狀態好轉,目前已恢復了正常飲食和部分自理能力。

  “我們針對公寓內的老人,主要進行慢病治療、健康管理、愈後康復,醫養結合也主要體現在這幾方面。”趙萍告訴記者。

  醫中帶養

  “大醫療+小養老”模式 讓老人在醫院就可養老

  “失智、躁怒、小便不能排出!”陳先生告訴記者,76歲的母親有激越、尿儲瘤等病症,在家裏無法得到專業照護,便將其送到黑龍江省海員總醫院老年照護中心。“一個月後,我母親的情緒逐漸穩定了,也不需要導尿了,其他症狀也得到控制和延緩。”

  老年照護中心二部主任劉丹娜告訴記者:“我們通過專業的醫養結合方法,對老人進行合理用藥、醫療照護,以及護理員的話術引導,使老人明顯好轉。”記者了解到,這裡收住的大多是失智、失能,以及安寧療護等剛性需求的老人,現有200多人。可為老人提供專業護理、醫療救治、康復支持、心理關懷、舒適照料、特需飲食、互動娛樂、中醫保健等八項重點專業服務。

  醫養共建

  和居家醫養

  記者採訪中獲悉,哈市醫養結合形式還有醫養共建、居家醫養兩種形式。

  醫養共建:“兩院一體”模式(二者共用一處場所)和“跨越空間”模式(二者簽訂合作協議),實現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的目的。

  居家醫養:推進“醫社結合”模式,即醫療機構與社會養老組織結合;“兩社結合”模式,即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社區居委會相結合,讓社工、家庭醫生走進老人家中,為居家醫養提供服務。

  醫養結合 四大痛點待破解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醫養結合作為一種集養、醫、護三位為一體的養老模式,哈爾濱市在探索實踐中還存在四大“裹足”問題:

  標準並未完全落實

  據業內人士反映,有些醫養結合體對醫養結合的標準認識還比較模糊,落實也不到位,“醫養結合”還存在名不符實的現象。

  醫保結算是難點

  據一些老年人家屬反映,醫療機構可實行醫保,而養老機構則不能。如果由養老機構向醫院轉移,還得更換護理員,並重新做各種檢查。這種狀況下,一方面,致使患病老年人把醫院當成養老院,出現押床現象;另一方面,真正病人無床住院,加劇了醫療資源的緊張。

  居家醫療服務不足

  哈市96%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社區實際承擔了延伸養老服務的重要職能。而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受設備、人員和技術水準所限,居家養老服務能力相對不足,制約著社區醫養結合工作的深入開展。

  醫養人才是剛需

  業內人士普遍反映,無論是醫辦養,還是養辦醫,人才是剛需。尤其是專業醫師、護士,以及醫療設備的缺乏,限制了養老院拓展醫療服務;同時,養老護理員的缺乏,也加大了醫辦養的難度。

  業內建言:齊抓共管破困局

  據悉,2019年、2020年國家相繼出臺《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試行)》、《醫養結合機構管理指南(試行)》,明確規範醫養結合的標準。省海員總醫院黨委書記張欣表示:“對標對表,加以落實。”

  針對醫保結算問題,哈爾濱市中醫院腎病腫瘤科主任王曉婷認為:可借鑒上海等城市的先進經驗,統籌設計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護理保險組合,優先把針對失能等患病老年人的中醫康養服務納入基本醫療保險。

  在社區養老方面,哈爾濱新松茂樾山醫養社區總經理高珊表示,國家衛健委于2020年末頒布了《關於加強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可為居家養老提供上門醫療服務,這就需要進一步規範風險的防範和責任等。

  針對護理人才短缺問題,哈爾濱市政協委員隋貫紅建議:“可將養老護理員納入公益性崗位範疇,為其設立政府特殊崗位補貼,穩定工資福利。”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將數字化健康管理、在線遠程醫療服務、健康檔案實時動態數據等三方有機結合,可大大緩解醫護人員不足、醫療資源過度使用等問題。

  業內人士普遍表示:相關規定有了,還需衛健、民政、社保等部門齊抓共管,才能更好推動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記者 莫麗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