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方正縣將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確保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
大米包裝生産線 攝影 趙宇清
圍繞稻米精深加工産業,培育扶持益海嘉裏、東方糧油等重點企業,發展壯大全國百強米企群體;著力開發方便米飯、留胚米等功能型、健康型稻米主副産品,提高産品附加值;推動農業科技園區開展6項農業科技示範、2項農業項目研究,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
圍繞銀鯽産業,實施“方正銀鯽”發展計劃,推進方正銀鯽現代漁業園區建設,促進苗種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實現年銷售方正銀鯽商品魚40萬斤。
圍繞合金刀具産業,積極扶持榮群刃具增容擴産、中村鋸業投産達效,著力引進刀具上下游相關配套企業,推動産業原材料、設備、製品、包裝等全産業鏈項目共同發展,刀具年産量力爭突破300萬片。
圍繞硅材料産業,下大力氣破解發展瓶頸,完成晶寶硅業增資擴股後續工作,推動硅材料加工項目投産達效,配套發展分佈式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産業,打造新的工業主導産業和稅源型企業。
圍繞文化旅遊産業,持續放大僑鄉、抗聯、剪紙等文化資源優勢,依託雙子山國家森林公園、方正湖公園等景區景點,大力發展紅色遊、生態遊、康養遊,打造精品旅遊路線和富有創意的旅遊産品,重點實施雙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實現開園運營。
圍繞電商産業,籌建網絡主播培訓基地、直播平臺,積極引進網絡科技企業入駐電子商務園區,線上銷售額力爭突破1億元。
被稻田環繞的方正小城 供圖 方正縣委宣傳部
強力推動項目謀劃實施。聚焦稻米精深加工、刀具延鏈補鏈、硅材料集群集聚,實施項目精準謀劃,邀請省市專家把脈問診,精準有效做好對接,進一步優化完善項目儲備庫,全年包裝儲備重大項目70個以上,200個項目進入省項目庫。
持續增強項目招商實效。聚焦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參照産業鏈招商圖譜,重點圍繞食品藥品、文旅康養、農特産品加工補鏈延鏈,全力開展以商招商、委託招商、鄉友招商,用好“雲”招商、短視頻招商“以情招商”“飛地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及時跟進正在洽談的泰憑實業通訊管廊生産、紅色旅遊、華夏知青城等10余個項目,爭取正式簽約,全年力爭實現10個新項目簽約,簽約額10億元以上,其中超億元以上項目5個。
不斷升級項目承載平臺。按照工業園區“一區多園”的總體佈局,科學規劃産業分區,完善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開發區蒸汽和供熱管網新建改造項目,提升承載能力。積極籌措資金,推動終極動力標準化廠房建設,新建食品産業園。
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推動富硒稻米“種、收、儲、加、銷”全環節標準化,富硒水稻發展60萬畝以上,綠色有機水稻面積穩定在50萬畝以上。持續加強示範區建設,推進種業研發創新,培育、推廣適宜該縣種植的水稻“方字號”當家品種,做強現代農業發展“晶片”。加快“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提升服務水準。積極發展智慧農業,著力打造農田監測+農業專家技術指導+航空施藥的服務體系。
全力促進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産業,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推進會發鎮和牛種牛繁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設,大果榛子標準化基地建設5000畝,肉牛養殖突破3萬頭。依託縣域森工、農墾企業資源優勢,持續擴大北藥種植規模,高標準打造刺五加種植培育基地1處,力爭申報1-2個省級中草藥種植基地。拓寬農村就地就近就業渠道,鼓勵發展鄉村車間、家庭工廠、手工作坊吸納農民靈活就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直播、生態採摘、休閒觀光等,謀劃打造侯家屯民宿美食一條街和新城民族風情園。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推動全縣政務服務“一張網”、大多數事項“網上辦”、窗口服務事項“一次辦”、企業特殊審批事項“幫代辦”,提升企業、群眾辦事效率。完善營商環境投訴舉報案件受理聯動機制,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綜合監管常態化、標準化、智慧化,有效維護健康市場秩序。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做好下放事權監管和各類證明取締。
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暢通銀企信息通道,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精準有效落實減稅降費、紓困惠企政策,堅決破除歧視性限制和隱性障礙,多渠道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積極推進“誠信方正”建設,推行信用承諾極簡審批,推廣“信易貸”助微貸款平臺,營造誠實守信的發展環境。用好僑力資源,加大對日、對韓溝通交流和商貿合作,壯大民營經濟規模。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嚴格環境準入和污染物總量排放控制,積極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強化制度剛性約束,用好用實環保信用評價、嚴懲重罰等措施,著力解決企業環保突出問題。大力推進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記者 趙宇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