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黑土地馬上就要進入備耕時節,李亞文卻滿懷豐收的期待:再有20天左右,種在廣東省湛江市的15000畝馬鈴薯就要豐收了,這已是她這個東北人在南方迎來的第六個馬鈴薯豐收季。
北薯南種連年豐收 供圖 受訪者提供
李亞文是“北薯南種”項目負責人。“北薯南種”是將黑龍江省的馬鈴薯種到廣東的土地上。它始於2015年,當年身為綏化市望奎縣東郊鎮黨委書記的李亞文,探索組織當地農民,將龍江黑土地上的土豆“移民”,種到廣東的紅土地上。結果長出來的土豆“形味俱佳”,且畝産達到5000斤。因季節差,反季上市後的小土豆身價飚升,每斤賣到1.5元左右,高出北方市場價格一倍,每畝純效益達到2000元。“北薯南種”獲得成功。
歷經6年的發展,在黑龍江和廣東兩省的努力推動下,如今,“北薯南種”已不是單純的農業實驗,而是龍粵兩省對口合作的生動實踐:兩省通過優化配置南北資源,將黑龍江省“貓冬”的勞動力、閒置的農機具等農業生産資源與廣東省的熱帶氣候資源、適宜的紅土地相結合,借助對口合作平臺,逐步探索、實施、發展,取得了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的成效。
“北薯南種”不僅開闢了省際農業合作開發新模式,也拓展了龍粵合作新天地,成為龍粵合作的典範。
“龍”有農機具 “粵”有紅土地
綏化市望奎縣東郊鎮是黑龍江省馬鈴薯種植專業鎮。東郊鎮黨委書記李亞文在幾年前的一場馬鈴薯商品對接會上得到一個寶貴的信息:廣東省一些地方冬天也能種馬鈴薯,而且價格是黑龍江的兩倍。東郊鎮每年春夏秋種植馬鈴薯,冬季大部分薯農都在家“貓冬”,農機具也一放近半年。能不能讓鎮裏的薯農冬天去廣東種馬鈴薯呢?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大量閒置的勞動力、農機具等,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農民增收。李亞文有了新想法。
在望奎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李亞文一次次去廣東實地考察、取土化驗、試驗種植,終於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找到了適合馬鈴薯“移民”的土地。遂溪縣冬季氣候溫暖濕潤,這裡的土地屬紅沙土,非常適宜種植馬鈴薯。而且這裡農業機械化水準不高,大量耕地在冬季處於閒置狀態。綏化市望奎縣與湛江市遂溪縣充分利用對口合作平臺,從各自比較優勢出發,尋找可以實現深度互補的契合點。自此,這裡成為“北薯南種”種植基地。
“候鳥農民”南北種地 龍粵兩省實現共贏
2015年,在廣東省遂溪縣的大力支持下,李亞文帶領望奎縣龍薯聯社在遂溪縣草潭鎮釵仔村試種了500畝龍江馬鈴薯,一舉成功。從此小土豆為媒、對口合作為平臺,將一北一南兩個農業縣緊緊相連。
近兩年,“北薯南種”已由最初的旱地種植,推廣到水稻田種植,即通過發展“稻-稻-薯”,實現一年種兩季水稻一季馬鈴薯。今年春節剛過,李亞文就要飛赴廣東,作為“稻-稻-薯”項目負責人,在廣東省數十萬畝水稻田推廣種植馬鈴薯,擴大“稻-稻-薯”種植面積。
隨著“北薯南種”的發展,望奎縣則出現了一批“候鳥農民”。他們每年4月到9月在黑龍江種大田,當年10月到第二年3月去廣東種馬鈴薯,一年四季都種地,一年都有收入。
廣東省當地的村民則從漁民變成了農民,李亞文告訴記者,這幾年冬季種馬鈴薯時,每天都有300多廣東當地人在地裏打工。以前當地農村婦女靠在海邊撿海螺,一天只能掙三四十元錢,現在一天能掙120多元。因為北方農民爭著去種馬鈴薯,遂溪縣的土地承包價也由當年的200元漲到現在的1200元,這裡的紅土已變成“熱土”。
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北薯南種”規模達到1.5萬畝,雙方合作模式已從合作社自營發展到以技術和品牌為依託的“合作社+服務公司+當地農戶”的專業經營發展模式。通過合作,雙方農民累計增收1.22億元。其中,望奎縣640戶村民累計增收6200萬元,11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遂溪縣460戶村民累計得到土地租金和勞務收益6000萬元,實現了雙贏。
望奎與遂溪的對口合作,探索出一條馬鈴薯由“北薯南運”向“北薯南種”轉變的新型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也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
匯聚雙方力量智慧 龍粵合作走向深廣
黑龍江和廣東兩省相距遙遠,自然稟賦、人文環境差異很大,只有集中各方資源、力量和智慧,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才能使兩省合作拓寬廣度、走向深入。
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説,“北薯南種”是抓住了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在資源、氣候、市場、勞動力及農業專業技術等互補性,揚長補短,實現南北聯動、協同發展。“北薯南種”的成功,還在於政府積極引導促進,激發市場作用,凝聚發展合力。這其中包括,望奎縣委縣政府全力支持,撥款350萬元用於合作社冬種馬鈴薯的補貼,調撥大型農機具;遂溪縣各級政府協調解決土地租用、市場行銷等至關重要事項;兩省農業農村廳協調幫助400萬元資金推廣項目;兩省對口合作辦將此項合作納入兩省合作工作重點,全力支持項目不斷走深等等,最終探索出了一條共贏發展的新路子。
在“北薯南種”帶動下,農業領域合作不斷拓展,湛江市6000噸異地糧食儲備基地已落戶望奎縣,同時望奎縣在湛江市開設農産品體驗店2家、進駐連鎖商超26家,年可銷售龍江農産品3000噸以上。
當前,黑龍江和廣東兩省正努力擴大“北薯南種”規模,兩省打通馬鈴薯産業鏈,成立“北薯南種”發展聯盟,在廣東省推廣“北薯南種”高效農業試驗示範,擴大種植規模,打造品牌。初步計劃在雷州半島打造6~8個規模達到2萬畝的“稻-稻-薯”基地,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電商銷售等智慧農業手段,共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質農業、品牌農業。(記者 黃春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