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燃起“美好生活”熱望 助力消費轉型升級
2022-03-31 18:38:26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牟海微責編: 馮薇薇

  國際在線黑龍江報道:新時代呼喚新金融。為積極響應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經濟的號召,中國建設銀行順應數字時代用戶行為線上化、場景化發展趨勢,依託金融科技手段與互聯網平臺模式,推出了一款面向百姓大眾的生活服務APP “建行生活”。

  從2021年9月在哈爾濱市推廣以來,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以互聯網思維佈局“建行生活”APP 的運營推廣,將便捷、優惠的生活服務送達百姓的“指尖”,為小微企業搭建起遠程聯繫客戶的線上橋梁。目前,黑龍江地區“建行生活”註冊用戶達到76.56萬戶,交易量突破80萬筆,入駐商戶超過2200家。

  “‘建行生活’+商戶” 在企業端營造熱度

  “建行生活”APP是建設銀行官方出品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匯聚美食外賣、打車出行、充值繳費、購物觀影、家裝購車等各類生活場景,讓金融服務走進千家萬戶,融入衣食住行,幫助商家拓客引流,助力百姓“精打細算”,促進消費市場提質增效,更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對於個體工商戶而言,不抽佣、不收費、促銷售的“建行生活”平臺為其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真是沒想到,有了‘建行生活’的助力,我們連鎖店線上點單量劇增,一天多出了近300單,真是太給力了!”一家餃子店的法人稱讚説。最近,“建行生活”APP已成為眾多商家和百姓的“心頭愛”,大家紛紛為建設銀行點讚。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燃起“美好生活”熱望 助力消費轉型升級_fororder_111

建設銀行工作人員向商家推薦“建行生活”APP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因地制宜,以頭部商戶為切入點,“建行生活”APP的推廣熱度迅速上升。一批行業龍頭紛紛進駐“建行生活”平臺,並與建行聯合開展了一系列滿減優惠活動。活動期間,企業通過“建行生活”達成交易近12萬筆,銷售額環比提升30%以上。“起初我們還抱著觀望的態度,沒想到‘建行生活’一經‘試水’,就産生這麼大的連鎖效應,顧客引流效果遠超預期!”黑龍江好利來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説。

  “‘建行生活’+消費” 在個人端形成熱搜

  針對日用品、藥品等商品,該行策劃開展了專項優惠暖心活動,投放優惠券16.2萬張,累計惠及15.3萬人;推出“建行生活 伴您同行 踏青尋春 等你赴約”專屬優惠大禮包,植入“簽到有禮”“每日好券”等特色活動,並開展了“遇‘建’好禮”個人客戶權益活動,在以“建行生活”電子兌換碼回饋客戶的同時,融合推廣手機銀行服務,惠及客戶近10萬人次。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燃起“美好生活”熱望 助力消費轉型升級_fororder_222

商家使用“建行生活”APP

  “我現在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在‘建行生活’APP上簽到,連續簽到3天和7天,就能享受20元減5元、30元減10元的優惠,同樣是點外賣,用‘建行生活’優惠券,我一個月能省200多元呢!”近5個月的使用體驗,讓某公司職員林芳和同事都成了“建行生活”消費達人,她們在自己使用的同時也不忘將“建行生活”推薦給親戚朋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這麼好的省錢利器,我是不會一人獨享的!”

  “‘建行生活’+賦能” 在政府端契合熱點

  “建行生活”APP是建設銀行新金融的實踐平臺,通過生態的搭建,延伸金融服務觸角,打通服務中斷點,讓百姓在消費場景中享受全面的金融服務。“建行生活”強調反哺社會、反哺大眾,捍衛用戶信息安全。“建行生活”在省內各市(地)全面“開城”後,迅速獲得了地方政府的關注,形成了銀政互動的良好局面。

  在七台河市,建設銀行七台河分行利用“建行生活”平臺助力政府辦好“四新年 似新年”冰雪節活動,並拍攝了以速滑精神為核心元素的“建行生活”宣傳片,引起了熱烈反響。該行通過售票、團購等形式,為冰雪節引流3萬人次,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燃起“美好生活”熱望 助力消費轉型升級_fororder_333

工作人員推廣建設銀行産品

  在百姓身邊,于細微之處,“建行生活”APP讓美好“觸屏可見”。下一步,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將全面加快推進“建行生活”APP運營工作,著力打造“建行生活+住房租賃”“建行生活+鄉村振興”“建行生活+特色旅遊”等模式,使“建行生活”APP真正成為百姓逐夢幸福生活、商戶築夢創業成長的廣闊平臺,用金融工作者的專注和社會工作者的熱忱更好回應龍江人民的“熱望”。 (文/圖 姜子夜 秦薏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