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非生産性經營活動有序恢復 哈爾濱市發佈第58號公告
2022-04-10 18:23:07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牟海微責編: 趙春曉

  國際在線黑龍江消息(劉才星):根據目前哈爾濱市疫情防控形勢,為有序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經專家綜合研判,哈爾濱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決定,自2022年4月11日零時起,對部分社會面管控措施作出相應調整。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全市日用消費品批發零售市場、商業綜合體、百貨商場、書店、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場所和諮詢服務、保險代理、法律服務等非生産性經營活動有序恢復經營,場所內餐飲堂食、遊戲娛樂、美容健身、培訓機構、影劇院等項目暫緩恢復。經營場所要嚴格落實錯峰限流、一米線、日常消毒、員工健康監測等各項防控措施,對所有進入人員嚴格執行“掃碼(健康碼+行程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接待顧客人數不得超過滿額接待人數的50%。

  二、全市理髮店有序恢復營業,但要對所有進入人員嚴格執行“掃碼(健康碼+行程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嚴格按照座位數進行預約,店內不得有顧客等候,嚴格落實美發用品用具“一客一換一消毒”和環境清潔消毒制度,工作人員和顧客全程佩戴口罩。

  三、市、區縣(市)機關事業單位恢復彈性辦公,並要嚴格實行“兩點一線”上下班模式,對所有進入人員嚴格執行“掃碼(健康碼+行程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四、各類行政審批服務大廳、信訪接待場所等窗口單位有序恢復現場業務辦理,但要對所有進入人員嚴格執行“掃碼(健康碼+行程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接待人數不得超過滿額接待人數的50%。鼓勵企業、群眾通過網上辦、自助辦等非直接接觸方式進行業務辦理,積極倡導緊急事項預約辦理、不急事項延後辦理。

  五、全市水、電、氣及通信等公共事業單位有序恢復線下繳費,但要嚴格落實錯峰限流、日常消毒、員工健康監測等各項防控措施,對所有進入人員嚴格執行“掃碼(健康碼+行程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接待繳費人數不得超過滿額接待人數的50%。

  六、全市中小學、托幼機構自4月12日起,分期分批有序恢復線下教學。具體安排以教育部門通知為準。

  七、小區(村屯)取消每戶每兩天安排1人外出購買生活物資的管控措施,居民進出要嚴格落實“掃碼(健康碼)、測溫、戴口罩”措施,禁止非本小區(村屯)人員和車輛進入,確需進入的須嚴格履行登記核準程式。應急搶險、消防救援、醫療救護、垃圾清運等人員和車輛除外。

  八、阿城區、巴彥縣、賓縣、延壽縣、木蘭縣、通河縣、方正縣有序恢復堂食,但要嚴格落實錯峰限流、日常消毒、員工健康監測等各項防控措施,對所有進入人員嚴格執行“掃碼(健康碼+行程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接待消費者人數不得超過核定座位數的50%。雙城區、五常市、尚志市、依蘭縣的堂食恢復,依照當地指揮部有關規定執行。

  九、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市民群眾要堅決扛起“四方責任”,切實加強疫情防控督導檢查,從嚴從實抓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織密築牢疫情防控防線。凡違反疫情防控規定、不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要嚴肅查處,造成疫情傳播和擴散風險的將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面對本次突發疫情,廣大市民朋友積極響應市指揮部防控指令,自覺履行個人防控義務,齊心協力,同心抗疫,特別是廣大市場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業戶識大體、顧大局,舍小家、為大家,盡己所能,無悔付出,為實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國內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依然艱巨,鞏固我市疫情防控成果的基礎還不牢固。懇請廣大市民朋友繼續全力配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人人響應,人人自律,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不聚集,為守護好我們的共同家園做出新的更大的努力。

  本《公告》未作新規定的仍按市指揮部第53號、55號、56號、57號《公告》有關規定執行,其他解除管控措施另行公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