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發佈會直擊|牢牢守住“七條線” 穩固脫貧基礎 推動鄉村振興
2022-04-24 17:01:18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牟海微責編: 周經韜

  國際在線黑龍江消息:4月23日下午,中共綏化市委舉辦了“喜迎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綏化專場主題新聞發佈會。會上,綏化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軍勇就綏化如何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回答了記者提問。

發佈會直擊|牢牢守住“七條線” 穩固脫貧基礎 推動鄉村振興_fororder_3333

綏化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軍勇現場發言

  張軍勇介紹,2021年,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綏化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奮鬥鄉村振興,“過渡期”首年實現良好開局,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做好責任落實銜接。市縣鄉村四級書記繼續當好“一線總指揮”和“施工隊長”,堅持領導幹部鄉村振興聯繫點制度,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二是做好工作體系銜接。鄉村振興機構職能充分發揮,行業、駐村和社會幫扶機制得到繼續堅持,確保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三是做好發展舉措銜接。政策保障利民惠民,增收渠道更多更寬,項目支撐有力有效,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3779元,同比增長15%。四是做好考核機制銜接,將鞏固脫貧成果工作納入實績考核和年度考核,定期開展縣際交叉互檢、責任部門督導,基層幹部的熱情更高、幹勁更足、信心更大。

  張軍勇表示,今年是“過渡期”的第二年,綏化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部署要求,有效運用“四個體系”,牢牢守住“七條線”:一是守住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責任線”,堅持“四個不摘”,實行市縣鄉各級領導包聯制度,專班推進落實,專題會議調度,工作不留白,責任壓到位。二是守住監測幫扶、防止返貧“預警線”,動態監測防返貧情況,做好預警預判,尤其對大病慢病、失能殘疾、低收入等重點人群,早發現、不漏納,精準幫扶、精準消除。三是守住成果鞏固、穩步提升“保障線”,開展大排查大整改,重點解決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中的短板弱項,以及飲水安全中的突出問題,確保及時動態清零。四是守住産業就業、多措並舉“增收線”,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提高扶貧項目收益,擴大土地託管經營,拓寬務工就業渠道,用好小額信貸政策,做好兜底救助幫扶,多管齊下增加收入。五是守住資金使用、資産管理“安全線”,組織開展扶貧和銜接資金使用績效專項調研評估,確保用於發展産業的比例不低於55%,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六是守住駐村幫扶、社會幫扶“民心線”,1744名駐村幹部奮戰一線,開展“百企興百村”、鄉村振興“巾幗行動”“青春建功行動”,動員全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七是守住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基礎線”,統籌編制村莊規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凈化、美化、綠化村莊,加強鄉村治理,倡導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努力建設美麗鄉村、法治鄉村、德善鄉村,讓鄉村成為城市人嚮往的“詩與遠方”。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綏化市注重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選優配強帶頭人,建好用好鄉村振興學院,培養引進鄉村産業、科技、創業、治理等各方面人才,建設高品質幹部人才隊伍。

  “穩固脫貧基礎、推動鄉村振興,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綏化市將乘勢而上,攻堅克難,接續奮鬥,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讓綏化鄉村未來更美好。”張軍勇説。(文/圖 鄭亞楠  劉華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