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市發佈第65號公告
2022-05-15 19:55:29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于靈爽責編: 蔣碩

哈爾濱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第65號公告

(2022年5月15日)

  在廣大居民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本輪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輸入和反彈風險依然存在。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專家綜合研判,市指揮部決定,有序恢復部分經營活動和相關社會活動。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除棋牌室(麻將館)、洗浴、歌廳、舞廳、酒吧、遊戲廳、網吧、劇本殺、桌遊吧、密室逃脫等空間密閉場所和各類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個體診所、宗教場所、夜市暫緩開放外,其他各類商業門店和經營場所有序恢復經營。各類社會餐飲服務單位(含提供堂食的食品銷售單位)有序恢復堂食。

  二、所有復商復市的場所、單位及其從業人員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和個人責任,嚴格落實錯峰限流、兩米線、清潔通風消毒、從業人員健康監測、環境定期監測評估等各項防控措施,接待顧客人數不得超過滿額接待人數的50%。要配齊視頻監控設備並保障正常運行,對所有進入人員嚴格執行“掃碼(健康碼+行程碼)、測溫、戴口罩”,嚴格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三、大型會議、活動、論壇、培訓、演出、展銷促銷等有序恢復舉辦,要嚴格控制線下活動規模,舉辦超過50人(含)以上的活動須報屬地區縣(市)指揮部批准,舉辦超過100人(含)以上的活動須報市指揮部批准。要對所有參加人員嚴格執行“掃碼(健康碼+行程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凡14天內有國內本土陽性感染者所在城市(地級市為全域、直轄市為所在區縣)旅居史和入境未滿35天的人員不得參加以上活動。遊園、廟會、民俗等活動暫不恢復。

  四、各類零售藥店恢復銷售退熱、抗生素、抗病毒、咳嗽感冒類藥品。銷售以上藥品要嚴格執行實名登記報告制度和購藥原因及現實情況核查制度,發現購藥人有發熱等可疑症狀的,要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村報告,所在社區、村要第一時間安排專人專車送到發熱門診排查。

  五、福利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精神衛生機構在具備隔離條件、護理能力的前提下,可接收新入機構人員,並實行預約探視制度,從業人員和入住機構人員要嚴格遵守機構及其行業管理部門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和核酸檢測具體要求。要嚴格人員出入管理,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兩點一線”上下班模式,新入(返回)機構人員須持48小時內兩次(間隔24小時以上)核酸檢測陰性證明。14天內有國內本土陽性感染者所在城市(地級市為全域、直轄市為所在區縣)旅居史和入境未滿35天的人員嚴禁進入機構。公安司法行政監所繼續實行封閉管理,繼續暫停直接接觸的探視活動。

  六、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有序恢復線下教學,具體防控工作要求由教育部門另行通知。

  七、倡導居民朋友有序流動,離哈人員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憑“龍江健康碼”綠碼出行,非必要不前往疫情發生地或中高風險地區,確需前往的,返哈後要嚴格執行分類防控管控措施。恢復雙城區跨區公交車輛運營。

  八、持續強化“外防輸入”措施。凡從國內有本土陽性感染者的省(區、市)抵返哈人員和經國內其他城市口岸入境抵返哈人員,均須在抵返哈前兩天通過“龍江健康碼”(自行註冊或請他人代為註冊)向居住目的地所在社區、村報備,抵返哈後按照相應要求落實管控措施。凡從省內口岸城市和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城市以及所有省外抵返哈人員,均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在抵達後12小時內完成一次免費落地核酸檢測。

  九、各級指揮部和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切實擔負起屬地管理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嚴格監督檢查復商復市、復工復産企業和商戶疫情防控責任落實情況,凡未嚴格落實“掃碼(健康碼+行程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清潔通風消毒、從業人員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未安裝使用視頻監控設備,從業人員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或未按規定頻次進行核酸檢測的,一經發現將予以關停整改,因管理疏漏造成疫情傳播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疫情防控事關每一位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任何時候都不可鬆懈大意。敬請廣大居民朋友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自覺履行防控義務和個人防護責任,自覺遵守各項防控規定,群策群力、同心抗疫,為守護好我們的共同家園做出每一個人的應有貢獻。

  本《公告》自2022年5月16日零時起施行,未作新規定的事項仍按市指揮部第64號《公告》執行。賓縣的疫情防控工作,繼續按照當地指揮部規定執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