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七台河:城在山水中 人居幸福裏
2022-06-27 09:54:58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銀平

  原標題:林木覆蓋率41.5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5平方米 七台河 城在山水中 人居幸福裏

  七台河是一座讓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城市,這裡的林木覆蓋率高達41.58%,出門可見山,推窗可見綠,山水就在城中央。走山,是七台河的城市特色,也是七台河人的幸福日常。清晨抑或傍晚,人們都會去環山路走上幾圈,看山林蒼翠,聽小鳥鳴啾,滿城山水就是幸福之源。

七台河:城在山水中 人居幸福裏

走山的市民。

  這裡的遛彎叫走山

  在七台河,遛彎叫走山,因為城區內就有三山兩湖,公園依山而建,步行道環山而修。七台河的山水最是親民,在主城區中步行可及。步入山林,草木的芬芳撲面而來,安靜的森林可以瞬間療愈都市人的疲憊。

  “今天打算走幾圈?”“3圈!”鄰裡朋友經常會在走山時碰上,彼此熱絡地打著招呼。

  “剛下過雨,這林子裏空氣多好,哪兒都沒有咱七台河這兒環境好!”一位家長對身邊的孩子説,話語中透著對家鄉山水的熱愛。

  這樣的對話,走山時經常會聽到。

  在七台河,人們在市區內走山的地方,主要有三處,一處是桃山公園,一處是仙洞山風景區,還有一處是礦工廣場後的英湖山。

  桃山公園位於城區中心地段,北鄰桃山水庫,綠地面積達35公頃。這裡的環山路修在樹蔭之下,遮陽效果最佳。環山路的西、南兩側各有一條由花崗岩鋪設的登山臺階,兩側登山臺階都可直達峰頂。桃山山腰建有古色古香的長壽亭和鶴壽亭,可供人小憩與觀景。

  仙洞山是七台河市區面積最大的天然山體,這裡的環行步道長3777米,是桃山公園的3倍。目前仙洞山風景區已發掘出大狐仙洞、小狐仙洞、龜上山、一線天、滾兔嶺、怪石坡、仙人臥、烏龜臥、佛光雲海、杏花坡十大自然景觀。仙洞山東北坡建有莊嚴肅穆的七台河市烈士陵園,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近幾年,仙洞山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城市客廳”,無論是舉行徒步走、親子活動,還是黨建活動,仙洞山都是七台河人的不二之選。

  礦工廣場後的英湖山最具煤城特色,廣場的標誌性雕塑是一名奮力掄鎬挖煤的礦工,體現著七台河煤礦工人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於進取、吃苦耐勞的精神。英湖山以礦工英模馬英湖的名字命名,這裡的環山路于2010年全面貫通。雖説環山路總長只有982米,但英湖山勝在小巧精緻,深得附近居民的喜愛。

  七台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高達12.35平方米,早在2013年就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七台河:城在山水中 人居幸福裏

仙山太極輔導站的成員正在仙洞山風景區的太極廣場練拳。

  滿城山水皆為鄉愁

  七台河人鍾愛走山,無分季節,一年四季環山路上的人總是絡繹不絕,人們從草木萌發走到白雪皚皚,再從冰天雪地走到繁花盛開,一路看盡山林四季的美。

  每一個七台河人對於走山,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城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記得住的鄉愁。七台河市人大代表趙成海在主編《黑龍江地方歷史文化通覽七台河卷》時,就專門提到了“走山”運動。文中説:“在七台河,外來親戚朋友,作為東道主,可能不帶客人去看啥美景,但飯後肯定帶客人到附近的山上走一圈。這也成為七台河人招待客人的一道‘菜’。”

  趙成海的兒子已在重慶落戶,幾次勸他搬去重慶。但是趙成海一直捨不得公園旁的家,因為別處沒有家鄉這樣的山林。趙成海説,七台河人能有這樣的走山環境,是幾屆市委市政府班子注重建設公共綠色空間的成果。這樣的環境讓走山變成了全民運動,人們在走山中疏通了經絡,走出了健康。

  趙成海每天都會到仙洞山風景區打太極拳,在這裡他結識了許多拳友。仙洞山太極廣場有許多支練拳的隊伍,趙成海所在的仙山太極輔導站就是其中的一支。站長李洪英告訴記者,這個輔導站剛剛成立兩年,共有44名成員。

  這兩年因為疫情,有時不能在廣場聚集練拳,大家就會三三兩兩到林中切磋拳藝。打拳之餘,大家還在山林中種植了芍藥、地瓜花、草莓等10余種植物。

  仙山太極輔導站副站長姜影,從小就住在仙洞山旁。小時候,老師就帶他們在仙洞山上尋寶、種樹,這些年她眼看著仙洞山上的樹越長越高,林越來越密。仙洞山對於她來説,就像是家一樣的存在。

  每個人都是山林的守護者

  在走山時,有人會為在山林中的小鳥準備糧食,還有人會帶上堅果去喂亂入步行路的松鼠,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片山林。

  七台河人也在不斷賦予大山新的景觀。在仙洞山走山時,記者聽到市民發出這樣的感嘆:“看!這是我女兒小時候種下的樹,都長這麼高了!”後來記者才知道,市民們説的是小記者林。

  七台河市政協農業農村委主任佟伶就是當年活動的發起人。2007年,佟伶還在七台河日報社工作時,創辦了面向中小學發行的報紙《校園》,並且組建了小記者站。為了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愛綠護綠的種子,佟伶就發起了種植小記者林的活動。

  “當年種下小樹林的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成為祖國的建設者。當初的瘦小樹苗如今也都變成了堅挺大樹,守護一方陰涼。多年來園林部門悉心養護、不斷補種,小記者林也因此更具生機。”佟伶説。

  今年七台河確定市樹為山杏、市花為榆葉梅後,七台河市委書記王文力、市長李兵帶領幹部群眾一起,在仙洞山風景區環山路東側種下了一片新綠。當天,仙洞山風景區新增綠地15629平方米,共栽植榆葉梅2824叢、山杏760株。

  這些年來,公園的基礎設施也在根據市民的需求不斷進行修整和維護。七台河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副局長于柯明告訴記者,去年城管局組織人員對仙洞山廣場進行了改造,重鋪了破損臺階,並更換了市民反映雪天走路容易打滑的地磚。今年還將對仙洞山風景區太極廣場進行危岩清理、岩體錨固、植被恢復等工作,力求為市民打造一個舒適安全的遊園環境。

  植綠、養護、更新,這片山林也因七台河人的守護而日現光彩、生機勃發。(文/攝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宇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