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市呼蘭區立足“三個導向”邁準踏實跑贏攻堅破難行動“三步曲”
2022-08-05 18:39:23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牟海微責編: 趙瀅溪

  哈爾濱市呼蘭區堅決貫徹落實“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求,將集中攻堅破難行動作為錘鍊各級黨員幹部能力作風磨刀石和主戰場,立足目標、問題、結果這三個導向,邁準第一步、踏實關鍵步、跑贏最後一步,紮實推動集中攻堅破難行動落地見效。

  以目標為導向 邁準攻堅破難行動第一步

  目標決定方向,呼蘭區集中攻堅破難行動專班圍繞省市攻堅破難選題標準範圍,堅持問題導向,做到標準不降、難度不減、重點不缺。

  為確保選題精準,呼蘭區委、區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結合巡視巡察、專項督察(查)、信訪積案等存量問題,經匯總提煉、集體研究、集體決策確定攻堅克難題目,確保選題準、標準高、難度大。

  呼蘭區立足機制選路徑,制定了《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集中攻堅破難行動工作方案》,專班辦公室嚴格落實審核把關責任,採取點對點指導、面對面把關、集中時間組隊審核,凡以簡單一般問題、常規工作充數的一律退回重新上報;堅持選題標準不高、難度不大、作用不突出的不納入,對選題有顧慮、不敢選、不願選、不會選,實行“三個區分開來”措施,將老城區自來水改造、提升開發區承載能力、保護河道環境、打擊違法犯罪、消除安全隱患等一大批難點問題納入攻堅破難行動計劃,確定市級攻堅難題10個,區級攻堅難題265個。

  以問題為導向 踏實攻堅克難行動關鍵步

  問題決定出路,呼蘭區集中攻堅破難行動專班堅持重心下移、關口前移,不斷強化組織保障,破解瓶頸問題,推動人員物資、政策資金等向攻堅破難一線集中,用好“關鍵一招”,為決勝集中攻堅破難行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該區實行集中攻堅難題領導“包聯”制,區委書記、區政府區長帶頭,分別包聯包保鄉鎮街道,將集中攻堅難題推進落實納入區領導小組會議議程,定期聽取攻堅破難情況,強化協調保障,狠抓推進部署,縮短攻堅時限。

  呼蘭區針對核酸檢測能力不足,不能達到日完成區域核酸檢測的問題,區領導小組實行跨行業組隊攻堅,投入152萬元,增購內排雙人式生物安全櫃等設備,核酸檢測能力由原日檢測量10000管提升至21000管,可自主完成一日內全區28萬人的核酸檢測任務。

  針對開發區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道路等配套設施不健全攻堅項目,呼蘭區集全區之力進行全力攻堅。目前,開發區園區鐵東南北街四、鐵東南北街五、景業路、鑄鋼路及路網排水工程建設總量已完成80%、路基建設工程總量已完成60%。

  呼蘭區將集中攻堅破難行動完成情況納入領導班子和幹部日常考核,與年度考核評價體系,與領導班子評價、幹部提職晉級、評先選優、追責問責相掛鉤。區委區政府積極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對集中攻堅破難行動中敢於擔當作為、實績表現突出的幹部大膽使用。截至目前,該區共提拔重用晉陞職級幹部39名,切實提升了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

  以結果為導向 跑贏攻堅克難行動最後一步

  呼蘭區集中攻堅破難行動專班堅持對標一流、快辦快幹,通過科學調度、及時提示、強化督導三項機制抓落實,確保攻堅難題落實落細落靠。

  科學調度抓統籌,該區實行每週調度、月督導、半年評估、年底驗收,對攻堅難題實行項目化管理,及時掌握工作進展,研究解決攻堅難點。通過科學調度,老城區供水水質及供水安全攻堅項目已完成工程施工圖紙設計、清單控制價格編制工作,正在進行施工攔標價格評審工作;光明社區3委7委棚戶區改造攻堅項目土地已掛牌出讓,待摘牌後將加快組織項目施工。

  清單管理抓推進,該區採取攻堅難題清單式管理、臺賬化推進、挂圖式作戰、工程化實施,指導各鄉鎮街道、區直部門攻堅難題責任單位科學制定攻堅破難方案、計劃,制發攻堅難題清單、攻堅難題進展週報表,做到任務、目標、責任人、推進措施、完成時限、進展情況“六個明確”。

  跟蹤督辦抓落實,該區將集中攻堅破難行動納入“四個體系”閉環運行,納入區政府督辦臺賬,實行重點督辦,跟蹤問效,進一步細化考評辦法,結合申報時序和區域分佈特點,適時對各鄉鎮街道、區直各部門的攻堅難題完成情況進行考核驗收,總結工作經驗、查找差距不足,形成考核結論,梳理正反面典型事例和單位,形成專項報告報區委,同時送區紀委監委和區委組織部,保證集中攻堅破難行動取得實效。截至目前,市級攻堅難題已完成3個,完成率33%;區級攻堅難題已完成76個,完成率28.7%。(文 呼蘭區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