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改革已成為新時代龍江振興的主題
2022-08-26 09:03:41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趙瀅溪

  8月25日,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黑龍江省‘非凡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四場舉行。發佈會以“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不斷激發振興發展動力活力”為主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邵春和在發佈會上表示,十年來,我省共落實中央深改委(組)部署的改革任務370多項、開展改革試點200余項,省級層面累計形成近1200項制度性機制性成果。我省主要領域改革舉措基本推出,四梁八柱基本確立,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斷增強,改革已成為新時代龍江振興發展的鮮明主題和顯著特徵。

  邵春和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改革部署,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特別是,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鮮明提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激發振興發展動力活力”,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加快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治本之策,向改革要發展,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未來,推動全省改革開放向更深層次挺進、更高水準邁進。

  這十年,黑龍江改革集中攻堅、重點突破。

  牢牢把握“兩個毫不動搖”,協同推進國企混改、支持民企改革、産權保護、企業家精神、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調整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三大集團”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三年行動主體任務基本完成,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顯著增強。

  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突出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體推進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等基礎性改革,加快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改革,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牢牢把握創新這個振興發展的戰略基點,圍繞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統籌推進科技計劃、資金項目、人才激勵、成果轉化、評價機制等改革,不斷深化知識産權制度改革,啟動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激發,科技體制改革邁出重大步伐。

  牢牢把握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三權分置”改革、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糧食收儲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完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農業農村改革取得豐碩成果。

  牢牢把握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主動服務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鼓勵新區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開展差別化探索,不斷深化龍粵、深哈對口合作,推動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全方位高水準開放活力澎湃。

  這十年,黑龍江改革惠民利企、增進福祉。

  聚焦促進教育更加優質更加均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革教育評價、督導制度,統籌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穩步推進考試、培訓制度改革,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促進産教融合,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教育治理能力和水準進一步提升。

  聚焦健全完善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體系,統籌推進“三醫聯動”和醫聯體、醫共體、醫養結合改革,紮實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取消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疫情防控體制機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聚焦提升人民生活品質,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持續深化就業、收入、社保、住房和文化體育、人居環境、戶籍制度、社會治理等覆蓋人民群眾全生命週期的綜合改革,全面深化司法、政法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人民安居樂業,龍江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聚焦厚植綠色生態優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和生態價值轉化機制,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機制,加快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為綠色龍江建設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實行以信用為基礎、“雙隨機、一公開”的新型監管機制,健全反不正當競爭協作機制,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證照分離”全覆蓋,為企業鬆綁、為創新除障、為公平護航,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黑龍江日報記者 桑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