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     輿情智庫
綏化望奎“黃麻子”下廣東
2022-12-13 09:45:27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原標題:望奎“黃麻子”下廣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在望奎縣,龍薯聯社創新推行“北薯南種”“北社南營”,一個“黃麻子”土豆,在黑龍江省望奎縣和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一黑一紅兩片土地上種植、收穫。南北互動,不斷結出碩果。

  一個品種,錯時種在黑紅兩片土地上

  幾場冬雪過後,望奎縣黑土地上覆蓋著白雪,盡顯靜謐。距離望奎縣城10公里的火箭鎮龍薯聯社,眼下正在做馬鈴薯擴繁工作。

  “我們不貓冬,一套人馬兩個基地,這邊剛收完,就去那邊種地了。”説話間,望奎縣農技服務中心技術員黃麗芳走進了龍薯聯社三樓的馬鈴薯組培中心,研發負責人趙井玉正在給脫毒薯苗切斷擴繁。

  “麗芳姐,今年聯社馬鈴薯原種都是咱們自己擴繁的,望奎2.5萬畝黑土地的馬鈴薯今年早收完了,廣東那邊8000畝紅土地馬鈴薯也完成了冬播。”趙井玉説道。“種子是農業的晶片,馬鈴薯品種自主研發也像研發晶片一樣。”每個季度,黃麗芳都會到龍薯聯社基地進行調研指導。

  “聯社主打的‘黃麻子’品種澱粉含量高,畝産能增加500公斤左右,車間內還培育‘大西洋’、‘荷蘭十五’等品種。”趙井玉説的“黃麻子”品種馬鈴薯起源於望奎,因早熟、高産、質佳,遠近聞名。

  望奎縣委書記王頂介紹,“黃麻子”品種是望奎縣馬鈴薯的金字招牌,龍薯聯社加快種薯繁育基地建設,在原有組培中心和種子精選切割車間基礎上,今年又新建了一棟2500平方米的智慧溫室,聯社年可生産原原種425萬粒、原種1700噸、一級種薯2萬多噸。黑龍江望奎和廣東遂溪縣兩個基地共用這一品種,在實現基地自給自足的基礎上,不斷擴繁,夯實基地,同時引進和研發適用於本地種植的新品種,為馬鈴薯産業注入新動能。

  趙井玉介紹,明年聯社將加強與東北農業大學等院校合作,共建馬鈴薯技術研發中心,引進和研發適於本地種植的馬鈴薯新品種。

  兩個基地,南北共話增收經驗

  “咱們在聯社會議室和老常視頻連線,我和他約好了,交流一下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體會,看看他們眼下在忙啥?”黃麗芳説。

  “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麗芳,我們也自學了報告,咱們把報告裏和農業農村相關的內容,重點學學,就知道明年咋幹了。”遠在幾千里之外的龍薯聯社理事長常更國和社員們通過視頻分享著學習體會。

  常更國介紹,每年10月中旬,望奎這邊馬鈴薯收穫完畢,他就帶著20余名社員從望奎到遂溪。今年11月,遂溪縣的基地就開始了冬播。

  常更國和黃麗芳在手機螢幕之外算起了聯社的經濟賬:“今年年初,我們在遂溪縣種植的8000畝馬鈴薯,通過大農機規模種植和精心培育,畝産達到2噸,訂單銷售每斤1.2元,每噸2400元,産值3800萬元。”

  從2014年開始,望奎縣結合湛江冬季土地“撂荒”、望奎農民和機械“冬閒”的實際,抓住兩地馬鈴薯在價格和上市時間差,在廣東省流轉土地,發展規模化種植,由最初的4000畝發展到如今的1.3萬畝。

  從馬鈴薯到“稻稻薯”,兩色土地的多種增收

  馬鈴薯給兩地農民都帶來了不錯的收入。據粗略統計,2015年以來,“北薯南種”先後帶動望奎縣內農民120多人到廣東種植,每年人均增收都在1.5萬元以上,最多的5萬~8萬元,同時每年都有1500余名湛江當地農民參與用工獲得收入。

  “我從2015年就隨著聯社到廣東基地務工,冬春季節在南方每年能收入4萬元,還不耽誤北方家裏田地的種植。”望奎縣火箭鎮廂紅二村村民嚴永富説。

  王頂介紹,借勢“龍粵合作”的東風,馬鈴薯又為南北互動增加了新內容。廣東省粵良種業、望奎龍薯聯社組成聯合體,正式啟動省際合作“稻稻薯”高效農業創建與推廣試驗示範基地項目。“稻稻薯”種植模式,開啟了龍粵兩省對口合作發展農業的新篇章。

  一片土地,兩造水稻,一造馬鈴薯,傳統主糧與新主糧結合。“稻稻薯”是“北薯南種”的新探索,這一探索遵循農業生産規律,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保護地力,同時增加效益。遂溪縣石塘村的“稻稻薯”高效生産示範基地共有760畝,一年實現畝産值9000元以上,畝利潤達到以往的10倍左右。遂溪洋青鎮500畝旱坡地上試種馬鈴薯,畝産高達5000斤,每畝收益2000多元。

  未來,望奎縣將繼續搶抓龍粵合作機遇,計劃用3至5年時間,逐步在雷州半島打造20個規模500畝以上的旱坡地冬種馬鈴薯和“稻稻薯”高效生産示範基地。同時,聯合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百事公司、樂利事食品有限公司和當地農民合作社,打造“望遂”南北兩縣合作發展聯盟,在建強基地的同時,引進馬鈴薯加工企業,讓南北互動更頻繁,推動馬鈴薯産業高品質發展。(崔硯澤 黑龍江日報記者 董新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