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     輿情智庫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2023-01-18 11:24:37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趙瀅溪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航化作業。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打好縣域經濟“擂臺賽”,堅持産業立縣,突出優勢特色,強化龍頭引帶,在各縣培育形成1-2個立縣支柱産業。

  青岡縣全力打造玉米立縣支柱産業,重點謀篇佈局玉米生物發酵産業鏈和鮮食玉米産業鏈。全力發展鮮食玉米産業,優化種植結構,合理佈局種植基地,穩步提高生産能力,規範創新市場行銷,推進産品提檔升級,培育品牌升級,進一步提升“青岡玉米”區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價值。

  “龍江鮮食玉米看綏化,綏化鮮食玉米看青岡。”中國玉米之鄉——青岡,圍繞玉米百億産業發展目標,以“標準化”和“産業化”謀篇佈局,把“一穗”鮮食玉米作為壯大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産業,建基地、育龍頭、強加工、創品牌,鮮食玉米呈現全産業鏈發展,一路領“鮮”。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鮮食玉米産品。

  “鮮”的秘籍  三個“團體標準”優於全國標準

  在青岡縣“國家鮮食玉米種植與加工標準化示範區”獲批喜報傳來之際,由青岡縣農業農村局提出,綏化市農業農村局、青岡縣蔬菜(鮮食玉米)協會、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等部門、院校、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參與起草的《鮮食玉米栽培技術規程》《鮮食玉米速凍加工技術規程》《鮮食玉米真空包裝加工技術規程》等三個團體標準在國家信息化平臺公示通過,並於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

  “青岡玉米糯又甜”,這不僅是一句宣傳口號,更是品質和口感的保證。“我們起草團體標準是基於多年的種植實踐,簡言之,按照我們的標準種植、加工、包裝,玉米一定好吃。”青岡縣蔬菜(鮮食玉米)協會會長高文祥説。

  “去年袁書記來我們企業調研的時候,給我們協會留了作業。”作為參與起草團體標準的單位負責人,青岡縣萬德福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副會長阮萬超向記者介紹,綏化市委常委、青岡縣委書記袁成寶在企業調研時説,“鮮食玉米是新興産業,更要研究標準化。用標準化來指導種植、加工、包裝等各個環節,才能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讓青岡鮮食玉米糯又甜的口號叫出去有出處、有底氣。”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查看鮮食玉米收成。

  2022年7月,青岡縣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簽訂框架戰略合作協議,進行校縣共建,強化技術合作,建設全省首家“鮮食玉米品質提升産業技術研究院”,深入研究鮮食玉米産業發展課題。青岡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徐洪福介紹,去年,這三個團體標準開始起草並報送公示,目前已通過並實施,為各企業在産業發展上提供遵循,為青岡縣鮮食玉米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這三個團體標準和國家出臺的相關行業標準有何區別?青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鳳艷用兩個數據做了解讀。她介紹,鮮食糯玉米品質指標中有一項為“直鏈澱粉佔澱粉總量”,2020年農業農村部發佈實施的《專用籽粒玉米和鮮食玉米》行業標準這項標準為小于等於5%,青岡縣的團體標準為小于等於2%,甜加糯玉米品質指標,國家標準為小于等於10%,青岡縣的團體標準為小于等於8%。直鏈澱粉佔比越低,説明鮮食玉米品質越好,口感越糯。

  據悉,青岡縣主導品種有萬糯2000、小黃粘、京糯262、糯9、中苗808、美玉27、619等十余個品種,以甜糯的口感受到市場廣泛好評。青岡縣實施的三個團體標準用數據論證“鮮”的秘籍。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第35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

  “鮮”的底氣  種植佔全省“半壁江山”

  “這些已經包裝完的整箱玉米即將出貨,加工環節是從田間直接進生産線的,整個過程不超過三小時,這才保證了鮮食玉米的‘鎖鮮’。”黑龍江大董黑土地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武繼勇介紹,“鎖鮮”連接青岡縣鮮食玉米的收穫環境和加工環境。一穗玉米從田間到生産線鎖鮮完成,整個過程不超過3小時。去年采收加工從8月8日持續到9月30日,共加工了7964萬穗。

  據高文祥介紹,大董農業是全國鮮食玉米聯盟副主席單位,2012年落戶青岡縣禎祥鎮,2022年集中流轉土地6萬畝,其中鮮食玉米種植基地3.5萬畝。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大董農業廠區及周邊種植基地。

  廠區建在基地內,錯峰種植,錯時種植,延長了鮮食玉米的收穫和加工期。青岡縣萬德福食品有限公司廠址建在青岡縣民政鎮,萬餘畝種植基地分佈在該鎮的保安村、光榮村、公平村和興隆村,最遠種植半徑不超過10公里。“從廠區就能看見基地,近的5分鐘,遠的也不超過半小時車程,從采收到速凍加工完成,不超過3小時。”阮萬超説。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綏化市鮮食玉米産業種植面積佔據全省的“半壁江山”。據數據統計,2022年,全省鮮食玉米種植面積230萬畝,綏化市種植面積101.4萬畝,産量25億穗,加工能力30億穗,産值38億元。青岡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隋旭盛介紹,2022年青岡縣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7萬畝,鮮食玉米種植呈區域分佈,打造萬畝以上標準化生産基地2個,千畝標準化生産基地14個以上,年産鮮食玉米3.9億穗,實現産值6.5億元。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玉米加工。

  “鮮”的示範  打造國家級示範區“實踐地”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品質農業,創建國家現代農業全産業鏈標準化示範基地,發展品牌農業,培育壯大以“黑土優品”為牽引的農業品牌體系,讓“最優、最綠、最香、最安全”農産品走向全國。綏化市委常委、青岡縣委書記袁成寶説,綏化市鮮食玉米産業緊盯綠色、有機發展關鍵詞,“黑土優品”是綠色有機形象的代表,目前青岡縣已有“大董佔和”“雲淇”兩個鮮食玉米品牌被批准使用“黑土優品”省級公用品牌。青岡縣發展鮮食玉米産業發展以品質農業和品牌農業為根本遵循,不斷提升鮮食玉米品質,加強品牌建設,在全國鮮食玉米産業中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獲批國家標準化項目示範區,今年是項目實施的第一年,青岡縣將利用三年時間,建立健全以技術標準為核心、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相配套的鮮食玉米標準體系,種植面積由17萬畝擴展到20萬畝,標準化覆蓋率達到90%以上。以三個團體標準為指導,可實現鮮食玉米種植的“六統一”,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産量和面積將大幅增加,全面建立産品可追溯制度。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鮮食玉米生産線。

  徐洪福介紹,這一項目的預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到2025年,鮮食玉米標準化種植規模發展到20萬畝,配套建設30家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突破5億穗,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可實現産值6.6億元,農戶畝均增收100元。“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産業化發展模式,解決勞動力就業6000余人,有效地推動了産業發展。同時將兼顧生態效益。

  袁成寶介紹,青岡縣將以獲批“國家鮮食玉米種植與加工標準化示範區”為契機,打造國家級標準的“實踐地”。全面提升鮮食玉米産業鏈的標準化水準。通過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建立標準化生産加工技術規程和技術體系,構建完善青岡鮮食玉米全産業鏈標準體系及相關標準綜合體,提升鮮食玉米全産業鏈標準化水準,有效破解鮮食玉米行業發展的瓶頸難題,打造具有品種優勢、地域特色、品牌影響力的鮮食玉米全産業鏈標準化基地,加快生態農業、可持續農業發展,壯大生産規模,實現企業振興、産業發展、農民致富、鄉村振興的多贏,助力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玉鵝種養模式。

  “鮮”的價值 産業集群賦能 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位於青岡縣建設鄉雙義村的青岡縣青玉食品有限公司于2020年註冊成立,這兩年一直從事鮮食玉米規模種植與加工。該公司總經理耿立彬説,眼下老百姓都在忙著辦年貨,我們在忙著“搶地”,規模化生産需要土地流轉,土地流轉價格上漲幅度很大。村民從土地流轉和産業務工獲得雙重收益。徐洪福介紹,青岡縣現有23家新型經營主體、龍頭企業加工鮮食玉米,通過土地流轉,集中連片種植,發展規模經營,僅就在企業從事勞動力來説每年用長期工就達700余人,年可收入3000多萬元,臨時工4000余人,年收入可達5000多萬元,極大促進了農民增收。大董農業去年支付農民用工工資1900余萬元。

  青岡縣鮮食玉米産業呈現集群式發展,隋旭盛介紹,青岡縣現有23家鮮食玉米加工企業,佔地面積75萬平方米,現有標準化冷藏庫增至7萬平方米,年儲藏能力可達5億穗,生産線40套,年加工能力可達4億穗。在生産經營中實行産業化運營模式,在大董、萬德福、福禾、青玉等龍頭企業牽動下,走出了種、加、銷一體化的路子。

青岡鮮食玉米一路領鮮

鮮食玉米采收。

 

  品質決定效益,品牌拓展市場。青岡縣商務局副局長胡興凱介紹,2021年,青岡縣重點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參加了黑龍江省品牌價值評價,經過黑龍江省品牌戰略促進會、黑龍江品牌研究院評審,大董公司大董佔和品牌價值0.96億元,福禾農業福禾品牌價值0.87億元,萬德福公司雲淇品牌價值0.51億元。

  今年,青岡縣將承辦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叫響“青岡玉米”品牌,讓綏化鮮食玉米領“鮮”全國。

  袁成寶介紹,青岡縣把做優品質、做強品牌作為鮮食玉米産業發展的關鍵舉措,推動玉米從糧食向美食轉化,鮮食玉米産業向高端化、品牌化加速發展。借勢龍江發展,基於綏化市對於鮮食玉米産業的謀篇佈局,以大董農業為代表的綏化市鮮食玉米産業將向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和産業化方向邁進,底氣更足,青岡縣乃至綏化市的鮮食玉米篇章必將謀出“新”“鮮”篇章。( 宋偉東 段洪偉 黑龍江日報記者 董新英 圖片均由青岡縣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