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發佈會直擊|哈爾濱市制定出臺“人才新政30條” 將於3月10日起正式實施
2023-02-23 13:59:34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于靈爽責編: 趙瀅溪

  國際在線黑龍江消息(記者 劉才星):日前,哈爾濱市制定出臺了“人才新政30條”,為方便廣大人才、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有關情況,2月23日,哈爾濱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主題新聞發佈會。會上,哈爾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郭世軍介紹了“人才新政30條”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相關情況。

發佈會直擊|哈爾濱市制定出臺“人才新政30條” 將於3月10日起正式實施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223113819

發佈會現場 供圖 哈爾濱市委宣傳部

  當前,哈爾濱市積極融入國家人才戰略和科技創新總體佈局,在全面落實“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的基礎上,哈爾濱市積極回應人才和事業發展需求、充分釋放科教資源優勢,著力為打造“七大都市”提供人才支撐,堅持圍繞振興發展集聚人才,聚焦人才所需設計政策,突出業績貢獻評價人才,研究制定了“人才新政30條”,力求通過加大引才留才力度,建設平臺培育體系,充分釋放用人主體活力,樹立貢獻和實績導向,營造重才愛才留才用才社會氛圍,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

  總體架構包括6個方面,共30條60款。

  聚焦振興發展,大力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共6條10款。主要是引進高層次人才,通過給予資金支持、拓展引才模式等方式,著力引進一批具有較高創新創業能力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來哈幹事創業。

  加強人才儲備,壯大城市持續發展力量,共3條10款。主要是提升高校畢業生留哈率,通過提供就業創業政策,降低生活成本,幫助解決在哈生活、購房等困難,給予到基層一線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更多關心和優待,多角度發力,吸引留住這一群體,夯實擴大人才群體底座。

  釋放科教優勢,協同發力推動産教融合,共6條11款。主要是充分發揮高校院所創新策源地、科技成果産出地、人才培養地的作用,通過釋放科教優勢,鼓勵高校院所圍繞哈爾濱市發展需要,建立特色産業學院、調整專業設置、建設科技園,推動高校院所為振興發展培養人才、研發關鍵技術、就地轉化科技成果。

  支持平臺建設,打造創新驅動發展引擎,共5條10款。主要是提昇平臺載體對高層次人才的承載能力,通過支持各類人才平臺創建,多渠道挖掘潛力,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吸引和集聚高層次人才,合力推動哈爾濱振興發展。

  突出成果導向,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潛能,共6條13款。主要是聚焦留住用好人才,通過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樹立鮮明紮根導向、實績導向、貢獻導向,不斷增強人才榮譽感、歸屬感、認同感,激勵廣大人才見賢思齊、踔厲奮發,為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優化人才環境,營造重才敬才愛才氛圍,共4條6款。主要是優化人才環境,通過全面提升服務水準,多措並舉為人才提供子女就學、配偶就業、交通出行、醫療保健、住房保障等服務,讓人才在哈安心安業。

  在政策起草過程中,哈爾濱市突出務實管用,保持比較優勢,發揮疊加效應,為建設“七大都市”,構建“4567”現代化産業體系,搶抓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新賽道新機遇聚才集智。體現“三個定位”,即定位於“吸引集聚的人才越來越多、人才發揮作用越來越好”,在穩定現有人才隊伍的基礎上,重點加大高校畢業生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力度。定位於做好省級人才政策承接,根據哈爾濱市實際,直接承接落實或予以延伸補充。定位於求精準、求實效,面向經濟主戰場,側重支持與經濟發展關聯度高的人才和事業,聚焦振興發展,不求面面俱到。突出釋放哈爾濱科教資源優勢,堅持市校協同,讓畢業生留下來;堅持産教融合,讓高層次人才走出來;堅持才需共振,讓科技成果落下來。

  哈爾濱市在起草“新政30條”過程中,深入調研,廣開言路,充分研討,反復修改,實現了哈爾濱市人才政策歷史上的“三個前所未有”,一是資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人才新政多數涉及直接的資金支持,補貼、獎勵金額從幾千元至千萬元不等。二是覆蓋範圍廣度前所未有,支持地域覆蓋哈爾濱市全域,不分城區和縣市,實現人才所往,政策所至;支持單位覆蓋所有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不分所有制和隸屬關係,實現人才所在,政策所及;支持人群覆蓋就業和創業的所有人才,不唯論文、職稱、學歷和獎項,實現人才有為,政策有惠。三是系統集成度前所未有,政策涉及的各職能部門協同發力,目前已配套制定了68項具體實施辦法,確保新政能落地、快見效。可以説,這是哈爾濱歷年來最積極、最開放、最具有含金量的人才政策,該政策將於3月10日起正式實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