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科技助農“慧”種田 “北安模式”為現代農業注入硬核力量
2023-05-18 14:14:15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近年來,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以大力發展“四個農業”為契機,廣大幹部職工以北大荒速度、北大荒科技,在廣袤的田野上書寫一件件新農事,讓中國飯碗在“藏糧于技”中端得更穩。

  強化成果轉化護好“飯碗田”

  時下,北安分公司沃野良田生機盎然。放眼望去,綠油油的有機麥苗好似一張“綠毯”鋪滿農田;1.1米的大壟臺上,玉米種子也破土而出,齊壯的秧苗迎風招展。堅持“用養結合”的黑土地油光鬆軟,作物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科技助農“慧”種田 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用“藏糧于技”為現代農業注入硬核力量_fororder_圖片1

親民有機麥田壓青苗

  近年來,分公司堅持黨建引領和“四個一”戰略實施,全面推廣品種更新、高産攻關、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不斷提高作物單産、降低成本、提高種植效益,將農業科技成果書寫在大地上。

  “我們農業科技園區與科研所、大專院校建立項目合作,研發的大豆根瘤菌土壤接種噴淋及精量施肥系統經過兩年的試驗,已經非常成熟,增效又節本,今年已經全面推廣。”北安分公司襄河農場技術人員季陽一邊指導安裝,一邊介紹説。

科技助農“慧”種田 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用“藏糧于技”為現代農業注入硬核力量_fororder_圖片2

大田播種、鎮壓、苗前封閉滅草處理一條龍作業

  今年,北安分公司逐步完善農業生産科技體系,進一步規範科技園區建設,強化技術組裝和推廣良種良法配套應用,在全面推廣鉬酸銨拌種、玉米磷酸二氫鉀二次包衣、大豆化控技術同時,打造科技示範帶977.38公里,設立重點示範現場176個,構建起“科技園區—科技示範帶—大田生産”三位一體科技研發推廣體系,暢通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據了解,目前根瘤菌劑智慧精量微噴設備已在15個農場全面推廣使用。

  分公司還加大與中國農業大學、省農科學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進行“産學研”合作,在種子品種研發、黑土地保護等關鍵技術上開展合作攻關,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簽訂共建北安墾區智慧農業創新研究院校企合作框架協議,打造校企合作基地5個, 合作科技項目達到42個,全力解決技術、種源、品種等“卡脖子”的科技難題。

  現代化農機裝備是農業生産科技體系的重要生産力,是實現農業穩産高産的關鍵要素。分公司堅持農機、農技、農藝相結合,圍繞輪作體系和栽培模式,開展全方位、全流程的技術革新創造。

  這兩年,陸續完成中耕深松裝備的集成改裝、電控施肥機的推廣應用、有機白菜大壟雙行穴播改裝應用等技改措施,其中以聯合整地、秸稈碎混還田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措施、電控施肥機改裝、分層定位定量施肥、盲松放寒技術等技術措施,應用規模均達到80%以上,真正給農業插上了科技“翅膀”。

  強化科技隊伍培育“新農人”

  “咱們這個積溫帶適合播種什麼品種、土壤化凍幾釐米進行播前鎮壓、播種前平均氣溫要穩定到多少度?......大家把‘北安模式’大書翻到366頁,咱們一起學習下大豆春播階段的操作規程。”春播前,北安分公司技術人員分步驟帶領規模家庭農場場長進行學習,不斷提升專業素質。

  北安分公司以文本形式,進一步規範了大豆、玉米等主裁作物的作業層次、作業標準,精準推算出農機作業標準成本,實現了主栽作物生産模式化、農機管理標準化、成本控制標準化、農業服務數字化。

科技助農“慧”種田 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用“藏糧于技”為現代農業注入硬核力量_fororder_圖片3

“北安模式”培訓班

  “‘北安模式’讓種地更簡單、更專業,這不僅是學習教材,還是服務項目的説明書,更是崗位服務的基本技能考核指南。”農技人員深有感觸地評價道。

  北安分公司與15個農場緊扣發展需求,分別印發技術手冊、成果彙編,通過學習培訓,農技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升。

  同時,北安分公司堅持外部專家與鄉土技術力量聯合、技術突破與推廣驗證相結合,外聘專家、內挖資源,組成260余人的農業土洋結合的農業科技服務專家隊伍34支,在分公司試驗示範、農業社會化服務、技術推廣工作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得到廣大種植戶、地方政府和村民的充分認可,成為北安分公司現代農業的核心優勢。

  “玉米應用磷酸二氫鉀與抗旱種衣劑拌種技術,具有抗低溫、乾旱環境性強特性,在全局推廣後,效果非常理想。”在錦河農場舉辦的業務能力提升培訓班上,北安分公司科技創新研發組成員田巧玲,圍繞主栽作物品種選擇、栽培新技術、發育異常現象等方面內容為幹部職工進行專題培訓。

  通過舉辦常態化農業生産技術培訓班、現場觀摩會,邀請省內外、墾區內外專家進行針對性地授課等方式,培訓範圍涵蓋省內外種植、養殖、農機、畜牧、林業等專業技術。2022年,北安分公司分行業、分層次培訓學員18103人次,農藝、農機兩支專業隊伍水準不斷上升,農業科技發展內生動力日益增強。

  強化科技管理裝上“智慧腦”

  “利用數字農服平臺系統,我們可以隨時查看農業生産、農機作業、氣象服務、黑土地保護等信息,對農業管理更加便捷、更加直接。”近日,長水河農場舉辦數字農服系統專題培訓,讓管理幹部受益匪淺。

  近年來,北安分公司圍繞數字農服平臺建設,將耕地信息、氣象信息、農時情況、種植技術、農事活動等相關數據錄入數字農服平臺,努力實現主栽作物生産模式化、農機管理標準化、成本控制標準化、農業服務數字化,靠“科技種田”正被更多的種植戶所接受。

  向科技要效率、向大田要産量。各農場從備春耕到秋整地,全面應用農業、農機、畜牧、林業、水利、科研管理等平臺系統,強化數據錄入的及時性、準確性,關聯、整合農業生産種植各類數據,加快推進農業大數據智慧化應用。

科技助農“慧”種田 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用“藏糧于技”為現代農業注入硬核力量_fororder_圖片4

大數據平臺應用

  同時,北安分公司完善數據採集與監測網絡建設,趙光、紅星、二龍山、紅色邊疆等農場,建立和完善了“空-天-地”一體化物聯網監測體系,在作業品質監測、自然環境感知、土壤、農産品品質檢測、農作物生育信息採集等方面,逐步向數據採集、傳輸、錄入數字化發展,加快完成環境監測網絡,加快分公司農業數字化進程。

  “現在手機安裝了北大荒數字農服APP,坐在家裏就能查看田間作業情況,機車作業品質不達標的,系統直接給出提醒,智慧化監控既省心又放心。”紅星農場的農戶滿意説道。有了更多農技知識儲備,種植戶們心裏感到很踏實,也讓種地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輕鬆。

  公司推行綠色高質高效生産模式,依託數字農業、科技體系優勢,採取數字化監測措施,將大豆良種繁育的耕地全部納入土壤監控,為良種生産過程中科學施肥提供數據支持。

  “我們將土地耕整、精密播種、精細分壟等農機作業品質相關的數據同步傳輸到大數據平臺,一目了然的精準服務,讓農業生産管理更便捷、更高效。”趙光農業科技服務中心主任李海成自信地介紹。

  生産資料定制化、田間管理可視化、農業植保數字化……隨著數字化農服APP的全面應用,北安分公司整加快農業數字化轉型和有機基地數字化建設,將物聯網設備優先設在有機基地,便於管理人員和種植戶利用“雲端”系統進行監測,並通過環境、作物長勢的智慧化感知提高田間管理能力,實現從種到收完整的信息化、平臺化管理,積極探索有機基地視頻直播方式實現農産品品質“可視”追溯。

  職工種田,播下的是良種,孕育的是希望,收穫的是幸福。未來,北安分公司將繼續在加快農業強國建設、鄉村振興和“二次創業”上賦能助力,推動分公司農業現代化高品質發展。( 圖/文 岳文 林存寶 烏春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