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金融力量
2023-07-05 15:04:54來源: 人民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簡稱“郵儲銀行”)始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守國有商業銀行的責任使命,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高品質發展,推進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融合,把黨的領導這一政治優勢轉化為公司治理效能。基於自身的資源稟賦優勢,立足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的特色定位,郵儲銀行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大型零售商業銀行發展之路,以特色金融服務全方位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紮實服務鄉村振興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郵儲銀行堅決把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鄉村振興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三農”金融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強化科技賦能、城鄉聯動、內外協同,以“三農”金融數字化轉型為主線,以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抓手,以“三農”金融集約化運營為支撐,著力構建“渠道+産品+平臺+運營+風控”全方位“三農”金融數字化發展架構,不斷優化線上線下雙向賦能、有機融合的服務模式,紮實推進服務鄉村振興“十大核心項目”,協同郵政集團圍繞“村社戶企店”深入開展惠農合作項目,打造“三農”金融服務統一品牌,建設服務鄉村振興數字生態銀行,助力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截至2023年3月末,郵儲銀行涉農貸款餘額1.97萬億元;建成信用村38.69萬個,評定信用戶超千萬戶。

  在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郵儲銀行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金融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加大對脫貧群體和脫貧地區尤其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支持力度。

  與此同時,郵儲銀行積極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圍繞農村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公共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創新推出“水務貸”“垃圾處理貸”“光伏貸”等産品,打造全週期金融服務模式。在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方面,郵儲銀行把種子、穀物種植等行業列為鼓勵進入類重點行業,把全國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地區和糧食生産大縣作為重點授信區域,著力加大糧食領域信貸投放力度。

  為了提升“三農”金融服務質效,郵儲銀行大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通過科技賦能傳統線下信用村建設模式,創新推出信用戶貸款,探索農戶普遍授信,為廣大農村客戶精準畫像、主動授信、提供綜合服務。郵儲銀行加強縣支行管理層建設,強化縣域客戶經理等專業隊伍配備,選派優秀幹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崗位工作;順應農業農村數字化趨勢,組建數字化轉型聯合團隊,積極培養複合型數字“三農”金融人才。

  多措支持實體經濟

  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郵儲銀行在推動自身高品質發展的同時,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促進經濟穩定發展。

  郵儲銀行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在支持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郵儲銀行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基金支持項目配套融資,持續加大新基建、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市政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為項目建立信用審批綠色通道機制和平行作業機制,全力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在支持製造業發展方面,郵儲銀行聚焦重點領域,持續加大對製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專精特新製造業企業的資金支持,尤其是中長期貸款支持;為製造業企業提供保理等供應鏈金融服務,增強産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助推製造業産業鏈升級和核心技術攻關。

  在促進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郵儲銀行圍繞建築、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優質企業,量身打造全産業鏈金融服務方案,為産業鏈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提供金融支持,為小微企業經營週轉提供資金支持;與行業優質企業共同打造供應鏈金融數字生態,依託U鏈供應鏈核心繫統,與十余家核心企業平臺實現系統直聯,為疏通産業鏈痛點、堵點保駕護航。

  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郵儲銀行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強化小微金融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持續加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推進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推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進一步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截至2023年3月末,郵儲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28萬億元,有貸款餘額戶數突破200萬戶。

  專精特新及科創企業是中國製造的重要支撐、強鏈補鏈的關鍵所在。郵儲銀行持續提升專精特新及科創企業客群服務能力,打造科創金融服務體系,深化科創金融服務生態圈建設,推出科創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方案,持續優化“看未來”評價模型,為客戶提供投商行一體化的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3月末,郵儲銀行服務專精特新及科創企業客戶5.72萬戶。

  持續賦能美好生活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郵儲銀行充分發揮網絡、資金和專業優勢,全力打造有擔當、有韌性、有溫度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助力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暖心服務新市民。聚焦新市民支付結算及寄遞等場景需求,郵儲銀行創新推出新市民專屬借記卡“U+卡”,提供多項資費減免優惠,切實降低新市民用卡成本。針對新市民徵信信息尚不完善、信貸申請難的問題,郵儲銀行在銀行流水、社保、納稅等基礎上,增加第三方支付流水收入認定客戶還款能力,多維度評估收入能力,幫助新市民做好房貸申請,助力新市民群體實現安居夢。郵儲銀行創新推出新市民專屬小額貸款産品,積極通過國家擔保基金擔保、貼息等多種方式,為新市民提供創業、就業資金支持,支持新市民融入新生活。

  優化養老金融服務。作為全國首批上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和基金交易業務的銀行,郵儲銀行在手機銀行開設“U享未來”個人養老金服務專區,提供養老金繳存、交易明細、稅延憑證下載、養老金計算器、個人養老金産品購買等一站式服務。同時,郵儲銀行深化網點軟硬體建設,在1.2萬餘家網點設置無障礙通道,方便客戶通行;推廣建設老年服務特色網點“金暉支行”,在地市覆蓋率達80%以上;持續推進産品適老化改造,充分尊重老年人金融需求和習慣,實現自助設備自動識別老年客戶並設立專屬産品區,打造精準化適老服務;在信用卡APP在線客服服務大廳上線“消保及金融宣教專區”,提供金融知識普及、防欺詐等宣傳視頻,同時,提供“語音輸入和語音播報”服務,加強智慧助老服務。

  積極推進“郵愛”服務。郵儲銀行通過在營業網點開闢“郵愛驛站”服務區,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休息歇腳、飲水供應、充電設施、醫藥箱、便民設施、衛生用品等貼心服務,同時,還為特殊客群提供人性化無障礙服務和母嬰關愛服務。

  穩步助力綠色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郵儲銀行全面推進綠色銀行建設,從公司治理、創新驅動、激勵約束、風險管理、合作交流等多方面協同推進,大力發展可持續金融、綠色金融和氣候融資,努力建設一流的綠色普惠銀行、氣候友好型銀行和生態友好型銀行。

  在加強戰略引領上,郵儲銀行將碳達峰碳中和及綠色銀行建設納入郵儲銀行中長期發展戰略綱要,提出積極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助力美麗中國建設。2022年,郵儲銀行制定了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提出建設一流的綠色普惠銀行、氣候友好型銀行和生態友好型銀行目標。郵儲銀行總行、分行及控股子公司成立碳達峰碳中和暨綠色金融領導小組,總體部署和系統推進相關工作。

  為支持綠色發展,郵儲銀行加大産品創新,圍繞污染防治、節能環保、生態農業等重點領域,推出光伏發電設備小額貸款、小水電貸款、垃圾收費權質押貸款等綠色金融産品,創新“竹林碳匯貸”“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兩山貸”等産品,推動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融合發展。截至2023年3月末,郵儲銀行綠色貸款餘額5383.08億元。

  此外,郵儲銀行還持續深化綠色運營,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核算項目,科學制訂針對性的碳減排計劃,發起“綠色辦公 低碳生活”倡議書,推動全行形成節能減排自覺意識和行動。截至2023年3月末,郵儲銀行掛牌成立碳中和支行、綠色支行和綠色金融中心等綠色金融機構24家。

  面對中國式現代化賦予的新使命,面對國家發展、社會需求和行業發展變化帶來的新機遇,郵儲銀行將持續強化專業核心、體系支撐、協同整合、科技助推、機制驅動、創新引領“六大能力”,加速把發展潛力轉化為發展新優勢,以特色金融服務全方位助力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