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黑龍江消息(記者 劉才星 實習生 劉若雅):7月21日,記者從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獲悉,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3年上半年,黑龍江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6億元人民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6.6%,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7位,高於全國同期增速14.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28.7億元,增長43.7%;進口1095.9億元,增長10.4%。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劉心楊
據哈爾濱海關副關長姚德海介紹,6月份黑龍江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6億元,增長8.8%。其中,出口58.5億元,增長35.1%;進口177.5億元,增長2.2%。具體看,主要有五方面特點:
一是主要貿易方式進出口均呈兩位數增長。上半年,黑龍江省一般貿易進出口1206.3億元,增長13%,佔全省外貿總值的84.7%。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139.7億元,增長37.2%,佔全省外貿總值的9.8%。加工貿易進出口44.8億元,增長20.5%,佔全省外貿總值的3.1%。
二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貿易夥伴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上半年,黑龍江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126.2億元,增長16.8%,高出整體增速0.2個百分點,佔全省外貿總值的79.1%。其中,出口210.9億元,增長71.7%;進口915.3億元,增長8.8%。對RCEP貿易夥伴進出口133.2億元,增長18.2%,高出整體增速1.6個百分點,佔全省外貿總值的9.3%。其中,出口72.4億元,增長40.7%;進口60.8億元,下降0.7%。
三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比重提升。上半年,黑龍江省國有企業進出口825.6億元,增長6.5%,佔全省外貿總值的58%。民營企業進出口537.7億元,增長36.4%,佔全省外貿總值的37.7%,比重提升5.5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56.3億元,增長11.9%,佔全省外貿總值的4%。
四是機電産品出口比重提升。上半年,黑龍江省出口機電産品123.7億元,增長102.7%,佔全省出口總值的37.6%,比重提升11個百分點。出口勞動密集型産品60.5億元,增長48.1%,佔全省出口總值的18.4%。出口農産品37.6億元,下降0.3%,佔全省出口總值的11.4%。
五是農産品、金屬礦及礦砂進口增長。上半年,黑龍江省進口農産品134.4億元,增長48.5%,佔全省進口總值的12.3%。進口金屬礦及礦砂60億元,增長5.6%,佔全省進口總值的5.5%。
姚德海發言 攝影 劉心楊
據哈爾濱海關副關長姚德海介紹,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海關總署《海關優化營商環境16條》和黑龍江省促進高水準開放發展工作要求,進一步穩外貿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哈爾濱海關圍繞“促循環、提質效、增活力、強動能”,制定了哈爾濱海關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專項措施25條,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促循環,保障跨境貿易暢通。加強與鐵路、交通、港務等部門聯動,推進進出口貨物申報、檢查、放行等各環節有效銜接;應用非侵入、嵌入式檢查設備,實現海關順勢監管。支持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口岸加密和增開國際貨運航線,保障國際客運航班順利復航。擴大“鐵路快通”應用,實施“多點查驗、集中發運”模式,支持哈爾濱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二是提質效,優化口岸通關環境。推動“中俄邊境海關智享聯通合作”項目建設,開展跨境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進“智慧旅檢”項目建設,便利跨境人員往來。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試點範圍;深化“提前申報”“兩步申報”應用,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5+2”預約查檢。支持企業利用保稅物流、跨境電商等渠道將加工貿易成品出口或轉境內銷售;取消加工貿易貨物內銷審批、內銷徵稅聯繫單等手續。
三是增活力,助力企業減負增效。發揮海關12360熱線、關長接待日等平臺作用,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活動。優化進口監管查驗流程,全面推廣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對進口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優先檢驗。與微生物、生物製品等出入境特殊物品單位建立“一對一”聯繫機制,提升檢疫審批和監督管理效能。
四是強動能,支持外貿創新發展。支持黑龍江省擴大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範圍;對落地加工商品實行“委託申報”“直通運輸”等便利化通關措施。推動空港保稅航油業務落地實施;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維修商品正面清單內業務。開展RCEP等優惠貿易協定實施效果跟蹤分析,幫扶重點行業、企業充分利用原産地規則享惠。支持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支持企業通過自建或租賃等方式開展跨境電商海外倉業務。發揮對歐亞經濟聯盟海關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作用,密切跟蹤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變化,幫助企業有效應對。
下一步,哈爾濱海關將抓好政策宣講,加強對《措施》落實的跟蹤問效,積極回應企業期盼,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為龍江高水準對外開放持續營造良好氛圍,全力以赴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