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音樂之城的音樂故事——700樂迷的一場冒雨奔赴
2023-07-26 11:52:21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音樂之城的音樂故事——700樂迷的一場冒雨奔赴

現場觀眾聚精會神 屏息靜聽

音樂之城的音樂故事——700樂迷的一場冒雨奔赴

活動現場

  哈爾濱的樂迷有多“燃”?

  一場“沒有演員的音樂會”吸引700多位哈爾濱市民冒雨奔赴,專注聆聽3個小時,幾乎沒有人中途退場。而這更是一場“眾籌”音樂會。音樂會的“主角”——市面上難得一見的頂級“發燒”音響和黑膠“天碟”,都是由哈爾濱多位資深音樂“發燒友”無償贊助使用的私人收藏品。

  “今天這場‘沒有演員的音樂會’,可以説是與哈爾濱音樂愛好者共同完成的。”7月22日晚,在哈爾濱工人文化宮舉行的2023哈爾濱之夏經典黑膠唱片欣賞會現場,哈爾濱市交響樂欣賞者協會秘書長馬遠告訴記者:“對於‘發燒友’來説,音響器材就是命根子,十幾位‘發燒友’慷慨地把珍藏在家裏的‘寶貝’搬出來與大家分享,這其實就是對‘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句話的最佳詮釋。”

  據了解,2023哈爾濱之夏經典黑膠唱片欣賞會由哈爾濱市工人文化宮主辦、哈爾濱市交響樂欣賞者協會承辦。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舞臺靠前陳列著包括歐博氣懸浮air-1黑膠唱機、德國柏林之聲前級、美國MSBCD數碼一體機、瑞士 STUDER B67開盤機等眾多名貴的音響器材名品,以及弗雷德曼《流浪者之歌》《神仙故事》等數十張難得一見的珍藏版黑膠唱片、CD光碟。在聚光燈下,這些“主角”散發出迷人的光芒。

  當工作人員把唱針搭在黑膠唱片的溝槽上,飽滿且圓潤、深沉又寬闊、充滿空間感和質感的音樂立刻溢滿整個劇場,現場觀眾無不屏息靜聽,沉醉其中。

  作為知名的音樂“發燒友”,馬遠擔任了本次音樂分享會的主講人。“發燒”近40年的他,儼然已成為音樂收藏家和鑒賞家。馬遠選取了古典、流行、民族等不同風格的經典發燒級名碟,把黑膠唱片、開盤磁帶、CD唱片與高清數據音樂進行一一對比播放,如數家珍地進行音樂鑒賞、發燒音響知識講解,讓現場觀眾大開眼界、大飽耳福。

  一位觀眾告訴記者,在當今以數字模式記錄與播放音樂盛行的時代,作為承載著無數經典之作的音樂媒介先驅,獨具魅力的黑膠唱片在現代發燒音響領域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其溫暖醇厚的音質、真實立體的聲場,使得音樂更加細膩動人,仿佛置身於現場舞臺之中。無論是視聽層面還是情感共鳴,黑膠唱片都能給聽者無可比擬的震撼體驗。

  有人説,這場黑膠唱片欣賞會讓冰城樂迷重返音樂黃金時代。其實,更是哈爾濱古典音樂愛好者跨越36年熱愛的延續。

  據哈爾濱市工人文化宮主任余濤介紹,哈爾濱市交響音樂欣賞者協會成立於1987年,是哈爾濱市工人文化宮為普及和推廣高雅音樂而成立的公益性群眾性組織。致力於提高會員的音樂欣賞水準,提供互動交流、資源共享的平臺。

  “像這種大型的唱片音樂欣賞會,這三十幾年間我們陸續搞過幾十場。哈爾濱市交響音樂欣賞者協會目前已累計有近萬會員。”馬遠回憶説,1985年,哈爾濱工人文化宮為普及古典音樂知識開設了音樂講座班,用“飯盒式”錄音機播放音樂。當時古典音樂的錄音帶和圖書資料都極其匱乏,這個活動受到了廣大群眾熱烈歡迎。每到星期五的晚上,音樂愛好者們就會風雨無阻地聚集到工人文化宮,交流音樂欣賞心得、交換收藏資料,工人文化宮還邀請諸多音樂名家為大家開展公益講座,極大地推動了哈爾濱古典音樂的普及。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豆蔻年華的中學生,慕名而來的音樂愛好者越來越多,哈爾濱市交響音樂欣賞者協會就應運而生了。

  “今天的觀眾有700多人,劇場一樓座位已經全滿,又開放了二樓。我們在工人文化宮微信公眾號發出這次公益活動的預告之後,哈爾濱廣大音樂愛好者奔相走告,不到3天,門票全被搶光。”余濤對記者説:“‘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音樂之城’‘哈爾濱之夏音樂會’……諸多與音樂有關的唯一和第一,孕育出無數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哈爾濱人。哈爾濱人對音樂的熱愛是流淌在骨血之中的執念、是盪漾在心靈之中的漣漪,廣大群眾的音樂欣賞能力也是很高的。早在1997年舉辦的哈爾濱首次黑膠唱片欣賞音樂會,也是在工人文化宮舉辦的,也是座無虛席。哈爾濱人的音樂素養是有深厚的歷史積澱的。”

  一首首樂曲,一段段講解,觀眾們陶醉在音樂的海洋裏,徜徉在黑膠唱片營造的音樂空間中。這場原定兩個小時的欣賞會,在觀眾們渴望的目光和熱情的返場掌聲中,延續到近三個小時才結束。

  管樂聲聲,琴音繚繞。一場音樂會、一個音樂欣賞者協會只是哈爾濱音樂情結的縮影。音樂已成為哈爾濱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些千千萬萬的愛樂者,正是哈爾濱這座具有肥沃音樂土壤的音樂名城的堅實基石。(黑龍江日報記者 李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