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河市政協與孫吳縣委統戰部聯合開展青少年民族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2024-07-25 17:25:48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劉若雅責編: 趙瀅溪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裏住著勇敢的鄂倫春……”7月22日,在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迎賓門,伴隨著歡快悠揚的鄂倫春族民歌,身著民族服飾、熱情好客的鄂倫春族村民載歌載舞,用儀式感滿滿的“下馬酒”迎接遠道而來的孫吳縣青少年。黑河市政協與孫吳縣委統戰部聯合組織開展的青少年“體驗民族美 根植中華情”主題實踐活動由此在新生鄂倫春族鄉拉開帷幕。

  “組織這次主題實踐活動,旨在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走深走實,讓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黑河市政協民族宗教外事委主任臧麗説。

  “通過開展此次主題實踐活動,讓各族學生熱情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孩子們心中深深紮根,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貢獻青春力量。”孫吳縣民宗局局長韓光偉説。據介紹,此次主題實踐活動包括愛國守邊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民族風情體驗、民族手工製作、傳統體育項目比賽等。

  在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思政老師給同學們上了一堂《中華民族大團結》課,詳細介紹了中華民族大家庭56個民族、鄂倫春民族的歷史發展,講述護林馬隊70年愛國守邊感人故事。

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市縣聯合開展青少年民族教育主題實踐活動_fororder_圖片2

同學們學習體驗達斡爾哈尼卡(玩具紙偶)製作

  狍皮製作、樺樹皮製作、口弦琴……在新生鄂倫春族鄉,古老而神秘的鄂倫春族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同時承擔古倫木沓節、袍皮手工技藝、口弦琴等國家和省市區10多項非遺傳承保護項目,越來越多鄂倫春族群眾傳承民族技藝、創新作品形式,傳統的鄂倫春民族技藝正煥發新的光彩。在當地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也學習體驗製作鄂倫春樺樹皮技藝、達斡爾哈尼卡(玩具紙偶)、軟陶、布藝、雕刻、刺繡、繪畫、口弦琴等非遺項目,沉浸式體驗感受中華民族文化之美,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厚植愛我中華之情懷。

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市縣聯合開展青少年民族教育主題實踐活動_fororder_圖片1

同學們體驗射箭

  弓箭是當時鄂倫春族群眾狩獵的主要工具。在射箭場,同學們在教師的指導下,調整站姿、搭箭彎弓、瞄準松弦,有模有樣地學起了射箭。

  被漢族群眾稱為“撮羅子”的是當時的遊獵民族鄂倫春族群眾生活居住的房子,鄂倫春語叫“斜仁柱”,意為“木桿屋子”。在綠色原生態部落景區,同學們參觀完“撮羅子”後,在當地群眾的指導下,自己也親手搭起了“撮羅子”,並圍繞搭好的“撮羅子”,和鄂倫春族群眾手拉手跳起了歡快的鄂倫春族舞蹈,歡歌笑語回蕩在“撮羅子”周圍。

  “通過此次民族團結研學活動,讓我們師生了解了鄂倫春族風俗習慣,體驗了當地的特色活動,開拓了視野,厚植了民族情懷,收穫滿滿!”孫吳縣第三小學教師溫搏峻説。(文/圖 宮玉忠 王麗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