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後亞冬時代”哈爾濱再迎榮耀 建設亞洲冬季運動高水準訓練中心推動冰雪運動發展
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已經閉幕接近百日,在黑龍江、在哈爾濱,亞冬會帶來的積極效應仍在發揮作用。12日,在科威特舉行的亞奧理事會第45屆全體代表大會上簽署了《亞奧理事會、中國奧委會與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設立亞洲冬季運動高水準訓練中心的諒解備忘錄》;近日,在哈爾濱建立國家冰雪運動學院(國家體育總局和黑龍江省共建)也正式獲批。無論在全國還是全亞洲範圍內,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在冰雪運動領域的重要地位再次獲得肯定。
22日,黑龍江省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曉冬,哈爾濱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柏志國和哈爾濱體育學院校長姜玉洪分別接受了記者採訪。在總結亞冬會的收穫、展望龍江冰雪運動未來的同時,他們也介紹了關於亞洲冬季運動高水準訓練中心和國家冰雪運動學院的相關情況。
“亞冬”帶動效應持續釋放
雖然第九屆亞冬會已經結束,但對於這樣一屆成功賽會的總結,和賽會帶來的後續效應仍在持續。在22日的採訪中,董曉冬表示:“哈爾濱亞冬會的成功舉辦,對黑龍江冰雪運動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董曉冬再次總結了第九屆亞冬會的辦賽經驗,他表示,哈爾濱亞冬會從取得舉辦權到開幕僅580天,面對籌辦時間短這一最大挑戰,黑龍江形成高效籌辦工作機制:省委省政府高位謀劃,成立省亞冬會籌辦領導小組,整合全省資源推進籌辦各項任務;省市兩級共抽調3700余名幹部專職辦賽,培養了一大批國際賽事運營人才,有效提升了我省高水準賽事承辦能力;貫徹落實簡約辦賽要求,場館建設不搞大拆大建,科學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僅局部進行改造升級,182天就完成了所有場館維修改造,為大型賽事籌辦提供了“龍江樣板”; 本土備戰參賽加速了年輕運動員成長,黑龍江運動員斬獲13金8銀8銅,創歷屆最佳戰績;哈爾濱冰上場館、亞布力滑雪場等完成現代化改造,達到國際賽事標準,為承辦高水準冰雪賽事奠定硬體基礎;賽會顯著提升了哈爾濱的國際知名度,強化了“世界冰雪旅遊目的地”形象。
而柏志國表示,在“後亞冬時代”,哈爾濱將以打造國際冰雪體育名城為目標,持續推動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産業等各方面工作開展,“競技體育方面,依託亞冬會場館場地,繼續承接和舉辦男子冰球、女子冰球、花樣滑冰等項目的俱樂部聯賽、職業聯賽、巡迴賽、錦標賽等專業賽事;群眾體育方面,推動亞冬會場館面向社會開放,舉辦一批觀賞性強、參與面廣的冰雪體育賽事活動,推動賽事活動進街區、進景區、進商圈,更好激發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熱情;青少年體育方面,構建面向青少年的冰雪體育賽事體系,做好冰雪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育産業方面,通過加快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範區哈爾濱核心區建設,建立亞冬博物館,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旅遊、冰雪裝備全産業鏈發展,推動交流合作由體育向多領域延伸拓展,進一步提升哈爾濱冰雪體育知名度、影響力。”
高水準訓練中心助推冰雪運動發展
在哈爾濱設立亞洲冬季運動高水準訓練中心,源於亞奧理事會對亞冬會成功舉辦的高度肯定。2月18日,也就是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閉幕4天后,亞奧理事會總幹事侯賽因致函中國奧委會主席高志丹,提出將哈爾濱市及亞布力命名為“亞洲冬季運動高水準訓練中心”,希望儘快與中國奧委會及哈爾濱市簽署三方備忘錄;3月3日,中國奧委會秘書長吳堅向亞奧理事會復函,表示希望共同推進這一項目。此後,經過一系列推進工作,5月12日,亞奧理事會第45屆全體代表大會上,在國際奧會主席考文垂等見證下,哈爾濱市副市長張海華代表哈爾濱市政府,與亞奧理事會第一副主席霍震霆、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李靜正式簽署了備忘錄。
備忘錄中明確:亞奧理事會對中心承辦訓練培訓活動,根據商定方案和需求給予經費和資源支持;中國奧委會指導做好規範運行和對外聯絡;哈爾濱市提供相關場館設施和配套保障等。在合作交流方面,鼓勵在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産業、體育科研、運動醫學和反興奮劑等領域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
對此,柏志國表示,亞洲冬季運動高水準訓練中心落戶哈爾濱,有利於亞冬場館賽後綜合開發利用,有利於青少年後備人才培養,帶動和延續哈爾濱和全省的冰雪運動熱度;從冰雪經濟來講,有利於發揮哈爾濱冰雪資源優勢,進一步放大“亞冬效應”,以冰雪運動為引領,帶動冰雪文化、冰雪旅遊、冰雪裝備全産業鏈發展;從冰雪文化來講,有利於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冰雪運動項目在亞洲各國家/地區推廣普及。
“2025年亞奧理事會-國際滑聯亞洲花樣滑冰青年訓練營”將作為“亞洲冬季運動高水準訓練中心”首個項目,計劃于8月10日至20日舉辦。“我們將借助設立亞洲冬季運動高水準訓練中心,加強中外青少年冰雪運動交流合作,組織開展青少年冰球訓練營、滑雪冬令營等研學實踐活動,以及短道速滑、冰球、冰壺、花樣滑冰等賽事體系,推動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柏志國説。
打造冰雪運動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冰雪運動學院將依託建校70多年以來始終秉持著冰雪特色的哈爾濱體育學院進行建設。姜玉洪介紹,建設國家冰雪運動學院最早是2022年我省主要領導在會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時提出的:“那時候我們就開始啟動了這項工作。”
董曉冬介紹:“前期,我們溝通體育總局科教司提出省部共建國家冰雪運動學院的初步設想,得到體育總局高度重視。我們會同哈爾濱體育學院等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建設方案,組織專家對方案論證,多次與總局科教司等司局溝通修改後,形成《省部共建國家冰雪運動學院方案》,經省委、省政府審定後,會同國家體育總局履行了相關審批程式,近日正式獲批。”
姜玉洪表示,國家冰雪運動學院成立後,將整合國內冰雪體育資源,推動建立冰雪體育人才培養體系、創辦冰雪體育培訓基地、搭建冰雪體育科技保障平臺,把學院建成我國冰雪體育人才的培養高地。“同時,要充分發揮國家冰雪運動學院的平臺優勢,推動科技賦能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服務社會和行業需求,推動冰雪體育文化傳播,促進冰雪體育國際交流合作。”
柏志國也表達了哈爾濱市體育局積極與國家冰雪運動學院交流合作的意願,他説:“在師資共享方面,積極探索建立師資隊伍合作模式,組建冰雪運動師資共享聯盟,共同制定師資共享計劃,實現師資的高效調配和利用;在實習實踐基地建設方面,將探索建立冰雪體育場館共享機制,面向國家冰雪運動學院開放市屬冰雪體育場館設施,同時鼓勵學院畢業生到哈市進行實習實訓,邀請學院相關專業隊伍與市屬運動隊進行比賽交流,進一步提高冰雪競技體育整體水準;在賽事聯合舉辦方面,充分發揮雙方在體育資源和組織協調等方面的優勢,統籌調度賽事場館、運動員、教練員等各類資源要素,聯合申辦舉辦國內外高水準賽事活動。”
對於國家冰雪運動學院下一步的發展,董曉冬表示:“我們將會同哈爾濱體育學院等,與國家體育總局保持密切溝通,爭取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共同建好冰雪運動學院。”(記者 楊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