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土地“長”出千億級數字産業
2025-08-18 09:36:12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朱建輝責編:

  回首黑龍江省“十四五”期間産業發展歷程,數字經濟一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1年末,當黑龍江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時,人們還很陌生,有關於數字經濟的認知、討論和普及才剛剛開始。

  儘管剛起步,但龍江發展數字經濟的腳步卻極為迅速,按照“數字經濟,龍江大有可為、必有可為、必須為之”的指示,2022年,《黑龍江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及配套政策出臺,提出將數字經濟當做“十四五”期間的“一號工程”。

  同年5月,華為、百度、京東、騰訊、中興通訊、天津中科智慧識別研究院六家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同時選擇落戶黑龍江。這讓黑龍江人精神為之一振——原來,這片以農業和老工業著稱的土地,竟是數字技術應用的廣闊沃土。同年8月,2022世界5G大會在哈爾濱成功舉辦,為外界搭建了一個觀察龍江的新舞臺——這裡豐富的應用場景,向全球數字技術和服務企業展示了巨大機遇。

  “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迅速成為龍江産業界的熱詞。人們在熱議中也帶著一絲擔憂:龍江産業急需數字化,但本地能提供數字技術服務的企業實在太少了。然而,變革的速度依舊令人驚嘆:北大荒的無人農場、龍煤集團的智慧礦山、東安動力的數字化指揮中心……産業升級日新月異。這股浪潮也觸動了哈爾濱的“商埠老碼頭”——道外區。

  從2022年起,道外區委區政府就馬不停蹄地赴北京、上海、廣東考察學習。數字技術在社會治理中的深度應用讓他們大開眼界。技術“無感”融入市民生活的案例,為道外老城區改造打開了全新思路。

  恰在此時,簽約落戶黑龍江的天津中科智慧識別研究院進入了道外區的視野,雙方一拍即合。2023年12月,數九寒天,道外區友誼東路的工地上,“數字龍江智算中心”正式奠基。2024年6月,一期工程60PFlops算力投入試運行,二期建設也緊鑼密鼓地進行。

  那時“算力”在黑龍江尚屬新鮮的小眾詞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成立僅一年多的“數字龍江智算中心”,依託天津中科的力量,成功助推黑龍江融入了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而在此之前,黑龍江與“東數西算”工程並無關聯。

  不僅“外來的和尚會唸經”,本土創業者也在數字浪潮中奮勇爭先。哈爾濱鵬博普華科技發展公司董事長楊亞寧,是省內較早投身數字技術淘金的創業者。2020年1月,轉型不久的他拿下了首個數字礦山訂單。此後,他接連拿下“城泊通”、黑龍江省12345政務熱線、百大項目平臺、“兩重兩新”平臺等項目。短短五年,他的企業從百十來人迅猛擴張到1500人,躋身黑龍江互聯網企業二十強。

  紮根龍江的央企也傳來捷報。2024年,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哈爾濱)節點萬卡智算集群建成投用,標誌著哈爾濱躋身國內人工智能研發一線城市,算力輻射能力顯著增強。正是在這些企業的佈局下,當2025年DeepSeek等大模型爆發之際,黑龍江才能順利完成本地化部署,在人工智能浪潮中順勢前行。

  2025年,“十四五”接近尾聲,哈爾濱中國移動數據三期、雞西顯思等一批智算中心正在抓緊建設。黑龍江省結合自身豐富的電力資源,提出建設“算電融合”新基地的新目標,並且喊出在沒有財政補貼的情況下,算力中心到戶電價可降至每度三毛六分的誘惑條件。從融入國家算力網,到劍指“算電融合”新基地,黑龍江對數字經濟發展的目標設定可謂敢想敢幹,步步為營。

  “十四五”初期,楊亞寧的競爭對手主要是浪潮、華為等大廠,本地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如今,截至2025年6月,全省數字經濟領域市場主體已突破3萬家,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營業收入更是跨越千億元大關。五年間,黑土地上長出了全新的千億級數字産業鏈條。而此時楊亞寧們的業務藍圖早已經走出黑龍江,飛向南方、飛向東北亞。(記者 桑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