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大慶項目建設厚培優勢穩中求進
2025-09-08 09:50:39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朱建輝責編:

  秋日時光,萬物仍在生長,果實已泌微香。

  在大慶高新區,黑龍江航科飛機製造項目工地現場,智造基地廠房基礎框架在上百名施工人員的忙碌中拔地而起;同在高新區,大慶華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産業園,近3000噸脂肽表面活性劑源源不斷下線……

  位於紅崗區的中晟國金(大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然氣液化儲備調峰項目正式投産;杜爾伯特經開區內,伊恒生物酶製劑項目現場,近200名工人加緊建設,兩棟廠房已經封頂……

  今年上半年,大慶市深入落實全省招商引資工作要求,以“三個突破年”為牽動,千方百計抓招商、上項目,新簽約引進項目23個、簽約額221.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7個。全市354個新建項目已開工282個、開工率80%。106個省級重點産業項目完成投資268.6億元、投資完成率64.2%,均列全省第一。

  作為新中國工業的旗幟,大慶在石油化工領域具有先天的優勢;作為城市轉型的代表,大慶在新項目引進和新産業佈局上更是不遺餘力。

  從年初開始,大慶相關部門就全員上陣挖掘合作機遇。成立市級領導牽頭的數字智慧、現代金融等15個專班,累計外出招商138次,對接華強方特、北京世紀等企業210戶,達成先進電工材料、高性能晶片製造等意向項目23個。搶抓亞布力論壇、哈洽會等契機,簽約黑龍江航科飛機製造等重點項目13個。

  “不但有誠意,而且行動迅速。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和我們反復洽談不下10次,市長親自到我們山東總部調研。項目落地後,從設計方案審核到臨水臨電配套,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黑龍江航科空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曉穎説。

  該項目總投資11.5億元,生産固定翼農用飛機和無人機,預計年産值5億元。航科空降大慶,給這座已經裝上汽車輪子的城市又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航科正在呱呱墜地,沃爾沃在大慶的發展卻已枝繁葉茂。5月29日,全新S90上市發佈會在沃爾沃汽車大慶工廠舉行。從第一台沃爾沃S90在沃爾沃大慶工廠下線,到現在數十萬台S90車型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慶製造”贏得了國際口碑和廣泛認可。

  今年上半年,大慶市緊盯綠色化工、現代生物等11個領域制定産業鏈招商圖譜,依託龍頭企業牽引推動以商招商、存量裂變,投資13億元的功能性烷基苯等8個延鏈補鏈項目簽約。

  大慶紅崗區天然氣液化儲備調峰項目是其中的代表。“現在已經正式投産,每天生産約400噸LNG。”中晟國金集團副總經理高冠峰介紹,這座總投資超過4.5億元的現代化能源基地專注于清潔能源製造供應,是目前黑龍江地區技術最先進、處理能力最強的天然氣綜合利用基地。

  在強化鏈式思維、深耕優勢産業的同時,大慶市更以科技賦能推動增資擴容。據統計,今年以來,該市聚焦産業需求開展8場科技成果路演對接活動,推動頁巖油開發等35項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搶抓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等政策機遇,支持龍江化工、普羅石油等21戶企業智改數轉,30個項目入選國家第四批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再貸款“白名單”,1~7月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7.8%。

  5月底剛剛試生産的大慶華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産業園建設項目是傳統優勢與科技轉化結合的縮影。該企業為全國最大的脂肽生産廠家,年産10萬噸脂肽表面活性劑,與其他成分配合形成三元複合驅油,可以提高油田20%的采收率,同時年度減排31.8萬噸。

  在穩步突破、固優創新的同時,為保障項目順利引進並實施,大慶市堅持優化服務提供全週期保障。“我們對每個項目都配備首席服務員,堅持前期盯手續辦理、開工盯要素供給、施工盯資金保障‘三段式’工作法。”大慶市發展改革委相關工作人員説。年初發改部門便制定了《省級重點産業項目手續辦理之冬工作方案》,相關單位同步細化“四單合一”機制,動態梳理企業紓困、項目解難問題清單,累計解決手續辦理、要素供給、資金保障等訴求149個,推動百豐新材料智慧製造、中食世紀産業集群等378個項目加快建設。

  “我們在辦理前期手續時,對相關政策文件掌握不清晰,政府部門及時上門指導,幫我們順利辦好了前期手續。”黑龍江伊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丁少明説。

  在伊恒生物酶製劑項目施工現場的展板上記者看到:公司以創新型酶製劑為核心、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是國內生産酶製劑品類最全的高新技術企業。該項目總投資5.2億元,項目達産後,預計年銷售額約3.8億元,年利稅額約4000萬元。(記者 劉楠 李民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