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地理標誌創新發展 為鄉村振興助力賦能
2025-09-11 09:44:11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朱建輝責編:

地理標誌創新發展 為鄉村振興助力賦能

寶清大白板南瓜籽。

地理標誌創新發展 為鄉村振興助力賦能

饒河東北黑蜂(資料片)。

地理標誌創新發展 為鄉村振興助力賦能

饒河東北黑蜂産品展示。

地理標誌創新發展 為鄉村振興助力賦能

東寧黑木耳採摘。

地理標誌創新發展 為鄉村振興助力賦能

饒河黑蜂示範基地。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地理標誌是地域文化的傳承、獨特品質的象徵、品牌價值的彰顯,對鄉村特色産業的形成、發展、繁榮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記者從黑龍江省知識産權局獲悉,截至目前,我省累計擁有地理標誌保護産品168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10件。近日,記者深入田間地頭,感受黑龍江地理標誌創新發展,加速賦能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與活力。

  以“數字+”做強農産品品牌影響力

  林間樹影搖曳,耳畔嚶嚶成韻。記者一路跟隨饒河縣黑蜂養殖戶楊青山,走進位於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養蜂區,只見一個個蜂箱在山上整齊排列,與周邊的綠意相映成趣。

  楊青山小心翼翼打開蜂箱,東北黑蜂忙碌釀蜜的景象便映入眼簾。“採蜜期最忙,每天淩晨3點多就得上山,一直忙到下午5點多,趕上活多還得住在山上。”他從事養蜂近30年,説起今年的收成,話語裏帶著欣慰,“這100個蜂箱估計能採2噸蜜。”讓他高興的是,“自從饒河東北黑蜂蜂蜜有了地理標誌,收購價比以前高了10%至30%。”

  作為我國乃至亞洲唯一專門為單一蜂種設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饒河東北黑蜂保護區被譽為世界三大優質蜜源基地之一。2003年,饒河東北黑蜂系列産品(蜂蜜、蜂膠、花粉、蜂王漿)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2020年,饒河東北黑蜂蜂蜜被列入中歐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第二批互認互保名錄。為保證黑蜂産品品質,饒河縣修訂《饒河東北黑蜂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為用標企業設計印製專用標誌防偽溯源碼,以便查詢産品真偽及生産企業的相關信息等。

  走進饒河縣電商直播基地,蜜、粉、膠、漿等黑蜂系列産品陳列在明星産品展示區C位。“電商直播基地最初依託黑蜂産業發展而建,後期逐步拓展品類,帶動了全縣四大系列500余種優質農林産品的銷售,其中黑蜂産品每年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均遙遙領先。今年1月至8月,全縣電商銷售額達8億多元。”在電商直播基地展銷廳,饒河縣電商直播基地負責人騰華軍向記者介紹。

  數字經濟時代,電商直播已成為地理標誌産業發展的標配。省知識産權局還指導相關地市運用VR等數字化方式展示地理標誌産品的種植、收穫過程等,以新鮮的跨界碰撞方式,讓更多人沉浸式感受地理標誌的魅力。

  以“買全國賣世界”撬動共富大産業

  8月31日,當記者撥通寶清縣和興農副産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蓋春濤的手機時,他正在土耳其準備參加當地舉辦的國際食品展覽會,以拓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寶清大白板南瓜籽”的國際市場。“去年銷售額達1.7億元,95%都是出口訂單。”蓋春濤告訴記者,公司經營的寶清大白板南瓜籽已遠銷近40個國家和地區。

  寶清縣境內綿延幾百里的完達山山脈余係多為淺山區,陽光充足,排水通暢,十分適合喜溫、喜光、怕水的南瓜生長。作為寶清縣的地方特産,寶清大白板南瓜籽色白、皮薄、板大、籽粒飽滿,以豐産性好、結籽率高而聞名。2006年,寶清大白板南瓜籽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2008年,寶清縣便建成了寶清·中國白瓜籽大市場。

  走進寶清·中國白瓜籽大市場的展銷區,可以看到多種白瓜籽産品,最顯眼的要數其間擺放的歐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産品出口認證證書。寶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地理標誌工作負責人李霽禹介紹:“地理標誌保護給寶清縣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白瓜籽從原來單純的種植農業發展成現在的從合作社種植到企業加工再到集中銷售的全鏈條産業。大市場建成後,不僅周邊省市,甚至連新疆的白瓜籽也集中到寶清加工銷售,入駐白瓜籽加工企業達100余家,規模經營激發産業裂變效應凸顯,2024年白瓜籽交易額達40多億元。”

  “買自中國,賣向世界。”如今,寶清·中國白瓜籽大市場已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高標準、規範化、現代化農産品交易大市場之一,集貿易、加工、貯藏、運輸、服務等功能于一體,年交易量約佔全國交易量的70%、佔全世界交易量的40%。大白板南瓜籽産業已成為寶清縣農産品出口創匯的“領頭羊”。

  “我們以地理標誌‘小支點’撬動特色産業融鏈、強群。”雙鴨山市知識産權局局長尹忠林介紹,今年7月在寶清縣舉辦了“大地流彩——2025年東北四省(區)和美鄉村籃球聯賽(村BA)暨黑龍江賽區總決賽”,雙鴨山市充分把握有利條件,將地理標誌産品在賽場周邊特色集中展示,讓體育賽事“流量”轉化為地理標誌産業融合發展“增量”。

  以“科技+”提升地理標誌産品含金量

  巍巍興安嶺,滔滔芬河水。東寧市依託獨特的氣候資源稟賦,用勤勞與智慧締造了富民增收、聞名全國、馳名海外的黑木耳産業,並收穫“中國黑木耳第一縣”“世界木耳看中國,中國木耳看東寧”等業界盛讚。

  東寧不僅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黑木耳生産基地,還研發了全國領先栽培技術。獨創了小孔單片、棚室挂袋、春耳秋管、越冬耳栽培等20余項産業新技術;革新了裝袋機、窩口機等30餘款菌用器械設備;前瞻性地開展了野生菌種選育、替代料栽培、菌糠綜合利用等10余項課題研究。

  開發了全國最新的加工産品。引進中林集團入駐,扶持鼓勵潤鄉、北域良人等一批黑木耳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組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開發了精品幹耳、膨化食品、凍幹食品、代餐營養品、風味即食、糖果、木耳醬等7大類110多種産品。與騰訊安心平臺在品質追溯平臺建設、電子商務、品牌行銷、數據監測中心等方面展開闔作。依託騰訊安心平臺的核心——碼鏈溯源技術,為每一件黑木耳定制“專屬身份證”,實現種、收、運、儲、供、銷的全流程防偽溯源。

  東寧黑木耳入選首批中歐互認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名錄,榮獲中國百強地理標誌産品區域公用品牌,蟬聯全國地理標誌産品食用菌類第一名。

  記者從省知識産權局獲悉,黑龍江省核準使用專用標誌的地理標誌産品生産者1072家,2024年度地理標誌産品年産值達到228.60億元。省知識産權局在全系統推進地理標誌使用一市一策,開展地理標誌與文旅融合工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突破年行動注入新動能,期待地理標誌在黑土地上迸發出更大的生機與活力。(記者 彭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