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冰”毛絨玩具。 記者 張澍攝
10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北京開幕。這場匯聚全球服務貿易最新成果的盛會上,黑龍江展團以濃郁的地域文化和鮮明的産業特色,成為一道亮眼的風景線。多家來自黑龍江的文化創意企業集中亮相,不僅展示了“龍江製造”向“龍江創造”的轉型成果,更讓人看到文化創意服務正成為推動黑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地資源賦能産品創新
走進黑龍江展區,最直觀的感受是“黑土氣息”撲面而來。各家企業不約而同深耕本地物産,通過對原料的深度開發和文化賦能,構建起難以複製的産品競爭力。
“我們的火岩瓷在世界陶瓷史上第一次成功以火山岩入釉。”黑龍江火山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宮國輝現場演示産品特性時介紹,“你看,這款杯子遇水可釋放鋰、鍶、鋅等10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這是五大連池火山岩獨有的魅力。”
不遠處,黑龍江玉錦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石福記珠寶”展臺前圍滿了觀眾。企業珠寶設計師王玉波拿起一件北紅瑪瑙作品娓娓道來:“我們公司2004年創立以來,就一直專注于黑龍江流域北紅瑪瑙研發與設計。這種寶玉石是黑龍江省獨有的珍貴資源,其形成與黑龍江地區遠古時期的地質運動密不可分。”
松雷實業集團創建的“何所有”品牌則深入挖掘黑龍江農業資源,推出凍梨原汁、玉米飲品、黑土榛子等系列産品,將“黑土優品”通過創意設計轉化為具有消費吸引力的文旅商品。
同樣根植于本土文化的還有哈爾濱優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作為2025年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特許生産企業,優豆文化以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方式,重新演繹傳統智慧與文化。本次服貿會,他們帶來了以哈爾濱採冰節“頭冰”為靈感設計的毛絨玩具——“哈爾濱的頭冰”。該産品以可愛的冰塊造型IP為載體,融入了“上岸”“好運”等吉祥寓意,既體現了冰雪文化的樂觀精神,也成為深受遊客和本地居民喜愛的文創伴手禮。
傳統與現代融合創新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是龍江文創企業共同的發展路徑。
石福記珠寶在保留北紅瑪瑙手工雕刻技藝的基礎上,攻克機雕技術瓶頸,實現“機雕手雕結合”,既保障了藝術性,也提升了生産效率。企業還深度挖掘北紅瑪瑙的歷史文化內涵,成功申請了滿族配飾串珠技藝的非遺項目。
火岩瓷則通過科技研發,將火山岩的特性轉化為産品的功能性,如透氣性、礦物質釋放等,體現出“科技+傳統”的融合能力。其産品具有質輕、雙重氣孔、透氣不滲漏等特點,氣孔率高達12%以上。
佳木斯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佳木斯市直屬國有企業,從赫哲族等少數民族文化中汲取靈感,開發出“東極暖熊”等IP系列文創。“我們讓三江大地厚重的歷史文化,走出博物館、走進大眾生活場景。”佳木斯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春宇説。
從區域走向全國的龍江名片
借助服貿會這一國際平臺,黑龍江企業積極拓展市場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推動“龍江特色”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希望通過服貿會提升品牌知名度,重點開拓茶酒融合市場。”宮國輝表示,“我們下一步還要推出咖啡杯産品,主要的市場是東盟各國,想通過服貿會平臺找到商機和好的合作夥伴。”
石福記珠寶瞄準國內一、二線城市的高端禮品市場和博物館文創渠道。“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更立志於將‘北紅瑪瑙’這張黑龍江獨特的‘文化名片’和‘地理標誌名片’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知道黑龍江不僅有冰雪、農業和裝備製造,還有如此璀璨的文化珍寶。”王玉波説。
松雷實業集團則聚焦三大核心目標。樹品牌,借助服貿會國際舞臺,向全球採購商與消費者傳遞何所有“分享品質生活”的品牌理念;拓渠道,推動“何所有美好生活體驗中心”在一、二線城市落地,發展首店經濟和首發經濟;尋合作,推進何所有玉米説“百城千店”佈局戰略,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尋求商業合作夥伴,加速品牌全國化進程。
優豆文化此次參展,旨在面向全國市場展示企業成果,與各地同行交流學習,並尋求更多合作機會。企業重點關注無淡季的熱門旅遊城市和景區,同時積極了解南美洲及東南亞市場,尋求國際拓展可能。他們表示,服貿會為企業提供了與國內外市場對接的寶貴平臺,未來將繼續借助此類平臺推動品牌成長與行業創新。
從資源挖掘到文化表達,從工藝創新到市場開拓,黑龍江文化創意服務正以一種更加自信、開放的姿態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舞臺。黑龍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邢穎娜表示,黑龍江省發展服務貿易區位優勢明顯、應用場景廣闊、市場空間大,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動數字貿易、冰雪文旅等業態的創新發展。服貿會期間,省商務廳將為我省參展企業搭建更多合作橋梁,同時也將邀請更多國際國內優秀企業和平臺來到龍江,聚焦服貿,合作共贏。(記者 付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