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上集鎮青龍村。一條條整潔的村道穿村而過,一排排農家小屋錯落有致。視線所及,幾乎沒有什麼垃圾,也聞不到農村常有的牲畜糞便的氣味。這與人們印象裏曾經“蒼蠅滿天飛、垃圾到處堆”的農村環境大相徑庭。村民説,垃圾分類功不可沒。垃圾分類,這個令城裏人都感到頭痛的事,在這裡竟做到了,而且效果明顯。
不單青龍村,目前,淅川縣垃圾分類工作覆蓋地域面積達2820多平方公里,覆蓋率基本達100%。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淅川縣探索實施“分類減量、定點投放、集中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建立起“戶分類、村收集、區域集中處理”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分類收集處置水準。
“垃圾”成了搶手貨
來自淅川縣農村的垃圾,最近成為北京京淅農資超市的“搶手貨”。
“垃圾”指的是“渠首神”牌農家土肥,是淅川縣實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後,將大量可堆肥垃圾進行加工後製成的有機肥料。
去年3月起,這些變廢為寶的農家土肥,通過北京市30余家京淅農資超市、中陽農資超市的貨架,走入了京城尋常百姓家。通過淅川縣的景點、民宿,這種統一包裝的農家肥走向全國各地。
“垃圾變土肥,觸發的是一整條綠色産業鏈。”據淅川縣環保局負責人介紹,現在,淅川縣年産“渠首神”牌農家土肥6萬噸,反哺財政2000余萬元。同時,淅川縣也實現了垃圾減量的目標,2016年較2015年同期垃圾無害化處理量下降30%左右,是經濟與生態的雙贏。
“源頭分類、運輸混置、末端處理不到位”,是制約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瓶頸。淅川縣在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開始之初,便將分類處置一併考慮,讓可堆肥垃圾有了資源化去處。
淅川縣499個行政村,共有435個垃圾資源化利用站點,在考慮人口密度、可堆肥垃圾量、有機肥需求、交通運輸成本等因素後,採取一村一建或多村聯建,發展微生物發酵資源化處置和太陽能普通堆肥處置兩種模式。
在農村做有機肥生意多年的閆虎成,是淅川縣源科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負責生産和運營“渠首神”有機肥。在毛堂鄉桃溪村,掩映在青山中的廠房,便是有機肥堆肥場。
“利用科學配比的菌種堆肥,自然發酵,不會産生滲濾液,也就避免了二次污染。”在閆虎成看來,垃圾資源化利用過程中,無害化處理尤為重要,這也是垃圾分類處理的最終追求。
垃圾“生態消化”
淅川縣毛堂鄉是全縣率先引進“太陽能垃圾處理中心”的鄉鎮。筆者在位於毛堂鄉毛灣村的太陽能垃圾處理中心發現,儘管垃圾正在其中發酵,但中心外卻聞不到異味。這個處理中心的屋頂通過採光玻璃引進太陽能,而垃圾則在相對密閉的空間內發酵,部分廢氣通過排氣孔排出以解壓。
垃圾處理中心定期投入的堆肥專用菌種,加速了可腐垃圾的分解過程,通過太陽能漚肥,大量益生菌群得以繁殖,促使有機肥生成,以滿足農作物生長及土壤養護需求,有機肥免費供村民使用,實現垃圾“生態消化”。目前,這個中心最多可處理100噸可腐垃圾,服務全鄉31個村。
“我們村採用的是微生物發酵處理法。”毛堂鄉毛灣村村民王青波指著身邊的微生物有機廢棄物處理機説,“村保潔員收集可堆肥生活垃圾後,將其投入處理機,3到7天就能出料。150公斤餐廚垃圾可得到100公斤有機肥。”這些有機肥,可供應給水果種植大戶,也可用於村裏的綠化帶做肥料,或以商品形式對外銷售,成了搶手的寶貝。
筆者在毛堂鄉龍湖村看到,每家每戶門前都有一綠一灰兩個垃圾分類收集桶,分別標注著“可腐爛垃圾”“不可腐爛垃圾”字樣。
村保潔員毛新榮告訴筆者,現在大家已經養成了分類習慣,保潔、分揀的壓力都減輕了:“龍湖村是有名的攝影基地、民宿勝地,垃圾分類利人利己。”
垃圾分類讓鄉愁味更濃
垃圾分類,分出的是村凈景美的人居環境,分出的是良好的發展氛圍,分出的是村強民富的綠色明天。
“垃圾分類後,我到上集鎮桃園村,明顯感覺這裡的蚊蠅銳減,生態環境變好。”上集鎮鎮幹部周淼深有感觸。
“垃圾分類後,村子乾淨漂亮多了。”桃園村70歲的村民彭長奇高興地説。
“垃圾變少了,我的工作量也在減少。村裏規定每天早上八點前、下午五點後才能扔垃圾,我只要每天早上八點去投放處回收一次垃圾就可以了。像建築垃圾那種大型垃圾,村民會自己拉到集中的堆放場,村裏白天是不會再有垃圾出現的。”村保潔員説。
垃圾分類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淅川的實踐中不斷得到印證。農家樂、民宿經濟、古村落觀光等逐漸增多,美麗環境日益給農民帶來真正的實惠。
桃園村農戶李春定在村裏開辦了第一家民宿——石榴花居。2017年夏天,還未裝修好的民宿就迎來了第一批遊客——來自清華大學社會實踐的學生。他們在網上看到了桃園村垃圾分類的做法,被這個偏遠而美麗的小村莊吸引而來。每天觀察村民垃圾分類,和幹部一起指導農戶分類實踐……就這樣樂此不疲地住了一週。他們説,通過垃圾分類,新農村更有鄉愁的味道,更貼近自然。
無獨有偶,桃園村的清泉農家樂也是“垃圾分類”的受益者。2016年夏天,這家農家樂就接待來自上海、北京等地的遊客2萬餘人次。正是保住了綠水青山,才有了今天的金山銀山。□本報通訊員楊振輝任振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