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昌:傳承三國文化 擦亮曹魏名片

2018-04-28 09:00:24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曹魏文化、曹魏古城、綠色生態、全域旅遊,帶來非同尋常的感受和震撼;構思精巧的Logo、呆萌可愛的IP形象,賦予了許昌文化旅遊新符號、新概念。

  曹魏風,三國情,許昌行。4月28日至5月3日,一年一度的三國文化旅遊周如約而至,盛情的許昌發出文化之約:歡迎海內外賓朋來到許昌,“走”進三國名城。

  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旅遊盛宴

  從文藝巡演到名家講座,從非遺展示到旅遊探訪,從創意大賽到經貿洽談,無不氤氳著曹魏文化的古韻悠長、宜居蓮城的現代開放。

  本屆三國文化旅遊周舉辦開幕式、招商、文化、旅遊等5大板塊25項活動,在挖掘許昌特色中展現城市文化,在整合文旅資源中彰顯城市魅力。

  遊客到訪許昌三國文化旅遊周,既可參與三國文化交流對話、研學遊啟動儀式、“舌戰群儒”電視辯論大賽等交流型學術盛會,也能大開眼界沉醉於建安書場活動、戲説三國情景劇演出和“好戲連臺”惠民活動;既能以花為媒,參加綻放三國·花都之春系列花事、首屆首山油菜花旅遊文化節等系列活動,又可大顯身手,參與“鈞都·尋找小窯匠”、曹魏古城首秀等活動,通過文化與旅遊、科技的完美融合,帶來精彩的文化旅遊盛宴。

  本屆三國文化旅遊周首次發佈了Logo和IP形象。Logo用3條絢麗的彩帶與旅遊資源相結合,寓意依託許昌三國文化旅遊周使文化旅遊大放光彩。IP形象包括大瞞和小瞞兩款,分別選取曹魏時期文官、武將人物形象和服飾配飾元素進行設計,突出了亦正亦奇、一文一武的人物特點。

  一張底蘊厚重的城市文化名片

  區域經濟、城市經濟的發展,已從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城市資源、規模競爭演變為如今的城市文化軟實力競爭。

  從2007年到2018年,連續舉辦十二屆的許昌三國文化旅遊周,已經成為中部地區乃至全國有名的節會品牌、城市符號,成為一張閃閃發光的城市文化名片。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許昌的曹魏文化具有壟斷性,全國300處三國文化遺址中,許昌一家就佔了80處;全省列入三國名勝古跡景點20個,許昌獨佔14個。登上曹操與王公貴胄狩獵的射鹿臺,流連于當年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青梅亭,駐足在當年關羽夜讀《春秋》的春秋樓,仿佛穿越千年,夢回漢魏。

  作為一座底蘊厚重的歷史文化名城,許昌素有“魏都”“花都”“鈞都”“煙都”“藥都”等“五都”“四鄉”之美譽。近年來,許昌市委、市政府依託曹魏文化、生態文化、鈞瓷文化等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著力打造了“曹魏古城——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閒之旅”“神垕古鎮——體驗之旅”三張旅遊名片,城市活力與日俱增,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全域旅遊如火如荼。

  一屆屆三國文化旅遊周的舉辦,為許昌市民帶來了上百場豐盛的文化盛宴,累計數百萬名學生、市民參與徵文、書畫展、藝術演出活動,三國故事中蘊含的智慧與誠信深入許昌市民心中,為三國文化名城的打造與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

  一條開拓奮進的文化跨越之路

  文化,城市魂之所在。“文化強市”者,一曰文化強大之市,二曰文化讓城市變強,二者均印證了文化的力量:它賦予一座城市意義和光彩,提升一座城市的品質和內涵,更能為城市發展帶來“強盛”的力量和引擎。

  文化如水,潤澤萬物;文化如歌,和諧共振。文化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2017年,全市GDP總量達到2642.1億元,居全省第四;GDP增速8.7%,排名全省第一。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中,許昌綜合經濟競爭力在全省僅次於鄭州居第二位。

  許昌市委、市政府把文化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的全過程,“以文化對接産業,讓資源變成資産”,擦亮特色文化品牌,帶動産業繁榮發展,走出了一條從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資源強市的跨越之路,躋身全省文化産業綜合實力第一方陣。

  許昌市政府主要領導説,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簡樸務實”的原則,本屆三國文化旅遊周將著力打造許昌“曹魏故都、智慧之旅”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遊客和客商來許昌觀光旅遊、投資創業,推動許昌成為三國文化研究的重要陣地和旅遊目的地,進一步推動許昌文化旅遊産業的繁榮和發展。( 記者董學彥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