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民權林場:昔日風沙線 今日後花園

2018-05-03 13:50:47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中原名景-圖片】商丘民權林場:昔日風沙線 今日後花園

  這裡成為民權縣人休閒娛樂的後花園

  【中原名景-圖片】商丘民權林場:昔日風沙線 今日後花園

  景好,心情好,遊客自拍,更美更好。

  【中原名景-圖片】商丘民權林場:昔日風沙線 今日後花園

  這對農民伕婦每天帶著60隻羊來林間散步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商丘民權林場遊人如織。6.9萬畝的平原林海,宛若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而遊客懸挂在綠樹間的吊床,好似海中一葉小船,無風無浪,自由自在。

  被譽為“河南塞罕壩”的申甘林帶萬畝槐林又到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候。槐花開滿枝頭,遠遠望去如雲霞般柔軟。閉上眼,香氣盈盈撲鼻,沁人心脾。風一吹,落英繽紛,灑在樹下姑娘的裙上。

  林間,有人搭建鍋灶,就地野炊;有人搭起吊床,瞇眼小憩。

  這片林海昔日曾阻擋風沙,今日為萬千都市人圓了“田園夢”。

  昔日的黃河故道讓豫東人飽受風沙之苦。三代民權林場人在漫無邊際的沙荒地上,68年間培育了6.9萬畝的平原林海,築起了一道名列亞洲十大平原人工防護林的“綠色長城”。申甘林帶是民權林場的主林帶,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2公里~4公里,有多種動植物,被列入國家野生保護動物的就有10多種。

  近年來,民權縣以申甘林帶為核心,以鯤鵬湖、秋水湖、龍澤湖組成的國家濕地公園為重點,著力打造連接濕地公園和生態公園的綠色廊道。如今,“黃河故道生態走廊”已現雛形。

  注:塞罕壩位於河北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塞罕”是蒙語,意為“美麗”;“壩”是漢語,意為“高嶺”。(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曉東攝影段偉朵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