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夯實脫貧時間表 五大實招拔“窮根”

2018-05-04 16:36:07  來源:人民網  責編:趙瀅溪

【要聞-文字列表】河南夯實脫貧時間表 五大實招拔“窮根”

資料圖

  人民網鄭州5月3日電: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實效。河南省直面矛盾問題,創新思路方法,在5月3日舉行的全省脫貧攻堅第六次推進會上,推出《河南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2018-2020年該省脫貧攻堅時間表和路線圖,將脫貧攻堅工作做細做實。

  敲定時間表 “結對幫扶”重點貧困縣

  河南的脫貧形勢依舊嚴峻。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仍有50個貧困縣(其中國定貧困縣36個)、3723個貧困村、221.4萬農村貧困人口。其中深度貧困縣4個、深度貧困村1235個。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病殘致貧的佔72%,無勞動能力的佔47%,65歲以上的老人佔26%。

  完成任務不打折扣。按照《行動計劃》,到2020年,河南要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確保現行標準下所有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全面完成26.03萬農村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其中,2018年實現110萬人脫貧,19個國定貧困縣和14個省定貧困縣摘帽;2019年,75萬人脫貧,14個國定貧困縣摘帽;2020年,36.4萬人脫貧,鞏固脫貧成果。

  聚焦重難點。河南省把盧氏縣、嵩縣、淅川縣、臺前縣4個深度貧困縣作為重點難點,每年每縣傾斜安排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億元、再貸款限額調增2億元。同時加大用地發展支持力度,每年每縣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000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不受指標規模限制,可以“邊建設邊報批”“邊佔邊補”“補改結合”。對這些深度貧困縣的深度貧困村,省財政每年每縣安排5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

  河南省還將組織綜合實力較強的縣市,對15個貧困人口大於4萬人、貧困發生率高於5%的脫貧任務較重的貧困縣結對幫扶。

  河南提出,2019年實現貧困人口就業率和培訓率達100%,貧困人口自主創業給予10萬元擔保貸款,1500元培訓補貼。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天然商品林和省級以上公益林每年每畝補助15元,新一輪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600元,為貧困人口安排2萬個護林員崗位,大力發展優質林果、花卉苗木、木本油料、林下經濟、森林旅遊和康養等綠色富民産業。扶貧再貸款規模逐年增速不低於20%,擴大“政融寶”等保險扶貧項目試點區域。

  為確保資金投入,河南將新增政府債券每年按照不低於40億元的規模切塊到縣,用於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今後3年,分別安排10億元、12億元、14億元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專項用於貧困縣。2018年安排中央和省級統籌整合資金180億元,2019年和2020年每年安排200億元。

  明確路線圖 5大實招力拔“窮根”

  扶貧攻堅招數多,産業扶貧是關鍵。河南提出把産業扶貧作為摘“窮帽”、拔“窮根”、實現長遠發展的根本之策。

  根據《行動計劃》,河南明確脫貧路線圖,精選出5個産業扶貧方向。

  農業産業扶貧:包括發展林果、茶葉、食用菌、中藥材、優質花生、優質小麥等優勢特色産業,不斷提高農産品附加值和單位土地産出效益。今後3年,每年新安排5個貧困縣、新扶持帶貧生産經營主體15個以上,每年將農民合作社70%以上的項目資金用於支持貧困地區。到2020年,每個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培育發展1-2個優勢特色産業,每個貧困戶有1-2項穩定增收渠道。

  電商扶貧:2018年底前實現全省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4G網絡全覆蓋和所有貧困村光纖接入全覆蓋,完成2000個貧困村和1萬戶貧困家庭的電商幫扶任務。2019年,電商服務網點累計覆蓋3500個貧困村。到2020年,所有貧困縣都建成電商公共服務中心。

  光伏扶貧:科學規劃,穩步發展,讓更多的貧困群眾享受光伏效益。

  旅遊扶貧:發展休閒農業、精品民宿、特色餐飲、旅遊商品,培育生態旅遊、民俗旅遊、康養旅遊等新業態。未來兩年,每年培育100個鄉村旅遊特色村,到2020年基本形成鄉村旅遊新格局。

  科技扶貧:加快對貧困地區科技特派員選派力度,新佈局建設一批星創天地等創新創業載體。2018年,選派4000名以上科技特派員,培訓1萬名左右有文化、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等,組織實施100個科技項目,打造40個服務平臺。到2019年實現貧困縣科技特派員全覆蓋。

  規避“福利陷阱” 不要數字脫貧

  如何避免對貧困戶造成“福利陷阱”,引起新的社會不公?河南提出,解決最低線需求,嚴把退出關。

  根據《行動計劃》,河南提出堅持現行扶貧標準,保障貧困人口基本的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解決最低線需求。嚴把退出關口,退出人口逐戶銷號、脫貧到人。堅決防止數字脫貧、算賬脫貧、指標脫貧。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高懸反腐利劍。河南明確,由省紀委、省扶貧辦和各省轄市黨委政府負責,加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聚焦扶貧資金、扶貧項目、幫扶成效,重點解決蟻貪蠅腐、弄虛作假、失職瀆職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加快全省精準扶貧信息管理平臺推廣應用,加強部門間數據信息共享,減少不必要的填表報數和會議文件。開展財政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審計和專項檢查,對貧困縣每年審計一次,對非貧困縣3年內輪審一遍。(張毅力、石國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