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博軌道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本報記者 王小彤 攝)
朵朵傘花飛降太行,架架飛機翅展藍天。隨著第十屆安陽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的臨近,安陽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迎來了她的第一個10年。當世人再次聚焦安陽時卻驚喜地發現,昔日的豫北工業重鎮——安陽已脫胎換骨。如今的安陽,藍天白雲,葉綠花紅;聚焦高品質發展,圍繞主導産業改舊培新,各行各業煥發著勃勃生機。
“加快轉型發展是安陽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路徑,是事關安陽前途命運的一場硬仗。”安陽市委書記李公樂要求,務必把加快轉型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安陽市必須牢牢抓住加快轉型發展這條主線,緊緊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實施一批重大專項行動,構建經濟增長新機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強市提供強大支撐。”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新偉説。
傳統工業打好“升級牌” “鐵樹”如今開新花
近年,安陽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轉型升級這條主線,聚焦聚力高品質發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實施開放帶動、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戰略,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安鋼在拉長産業鏈、提升産品附加值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安鋼集團董事長李利劍説。安鋼冷軋工程項目總投資32億元,引進和集成世界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將原先作為出廠産品的1.5毫米鋼板變為原材料,送入冷軋生産線,加工成0.6毫米冷軋板,産品一下子提升到高端家電、汽車板材等用鋼。産業鏈的拉長,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升級轉型的大課題前,林州鳳寶集團則作出了另外一個選擇,另起爐灶“跨界”轉型,成立了光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生産的電子級玻璃纖維及電子布是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行業的基礎性材料。啃下“硬骨頭”以後,如今,該企業生産的系列産品有20余種,其中,2種型號的超細紗和極薄布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填補了國內空白。
合力冷軋高延性帶肋鋼筋技術和成套設備,成為住建部推廣的十大新技術,發展前景廣闊;遠大可建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龍騰特鋼、兆通型鋼等一批鋼鐵精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産……去年以來,我市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安鋼集團為龍頭,加快産品結構調整和産業鏈延伸,提升鋼鐵行業整體競爭力,打造千億級精品鋼産業集群。
開拓經濟增長點 新型産業動能強
“目前,一期工程具備50萬隻産能;二期工程投資8億元,年生産能力200萬隻,新上20條智慧流水生産線。”林州市鼎鑫鎂業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年産300萬隻鎂合金汽車輪轂項目是省、市重點工業項目,總投資12億元,投産後年産值30億元,利稅6.8億元。
在安陽電商大廈,阿裡巴巴、網易、360等知名企業接連入駐。安陽市積極打造的豫北跨境電商産業園已漸成規模,80多家企業在産業園內集聚,通過互聯網幫助本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的願景。
圍繞國家支持重點和主導定位,安陽市積極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新能源汽車産業園、通航製造産業園、哈工大智慧機器人小鎮、IT産業園、比亞迪雲軌生産基地、光遠新材料三期、新能源汽車、小米手機、大數據産業園等一批重大産業升級項目落地建設,新的發展動能蓄積增強。
安陽市著力打造了4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分別是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精品鋼深加工和文化旅遊産業,有力推動了新舊動能的加速轉換。
“梧桐樹”下“鳳凰”來 高品質發展譜新篇
安陽市發揮戰略疊加優勢、交通區位優勢,重點加快保稅物流中心、鐵路口岸、全國通用航空産業綜合示範區、河南省戰略協同示範區等開放載體建設,為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持久動力。
近年,安陽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快西北繞城高速公路、新東北外環、林州通用機場等70個交通項目建設。安陽機場、晉豫魯鐵路西連接線、高鐵綜合客運樞紐、安林市域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的開工建設,將進一步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優勢,強化交通保障。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升創新能力。安陽市已有院士工作站6家,國家級、省級研發平臺10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家;組建了30億元的鋼鐵産業、25億元的新能源、15億元的新材料和科技創新創業以及高新技術等投資基金,以此強化資金保障,助力企業提標改造、轉型升級。
通過一系列舉措優化環境,換來的是高品質發展的豐厚回報。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130億元,同比增長11%。安鋼集團實現利稅36.1億元,創歷史最高水準。2017年,安陽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7%,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9.3%,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今年一季度,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69億元,同比增長19.8%,分別居全省第六位和第八位,其中,稅收收入33.24億元,同比增長37.9%,分別居全省第四位和第二位,稅佔比為76.1%,居全省第四位,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産總值比重為43.2%,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安陽日報 記者 常秀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