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要用“新方法”吸引公眾

2018-05-18 10:32:39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河南好項目-圖片】博物館要用“新方法”吸引公眾

  2018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連結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超連結”本身是一個網絡術語,這充分表明瞭博物館發展面臨的時代背景。這個主題要求博物館充分發揮自身的“連結”作用,探索“新方法”,更好地吸引和服務已經融入網絡時代的“新公眾”。(詳見今日本報AⅠ·02版)

  每到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博物館基本都要舉辦宣傳、紀念、免費開放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似乎這樣就發揮了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事實上,這是不夠的。在國際博物館日,只知道動用傳統的宣傳、紀念活動,吸引不了公眾目光,往往會“剃頭挑子一頭熱”。免費開放活動也未必能“誘惑”公眾在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走進博物館,了解一個更大的世界。

  怎麼辦?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連結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這就把博物館如何利用新方法吸引新公眾的問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些年,在吸引公眾上,個別博物館其實已在探索新方法。比如,組織專題文物展覽,像銀器與工匠展等;比如,舉辦文物知識公益講座,舉辦“文博晚會”與“博物館奇妙夜”;比如,聯合教育部門與學校,在博物館開展青少年繪畫社教等活動……這些都是可行的。還有博物館開展為市民提供免費“鑒寶”的活動,由於民間收藏熱、收藏者眾,免費“鑒寶”活動的人氣,往往是最高的。

  上述新辦法可以有,但辦法還是不夠新,基本沒有科技含量。為此,國家文物局已在探索——即將啟動“用科技傳承文明:AI博物館計劃”,也就是在博物館展覽中啟用人工智能。以兵馬俑為例,只要用百度App對它拍個照,圖像識別、AR技術就能讓兵馬俑“活”起來,不但能自我介紹,還能有問必答。這當然是很神奇的,自然能吸引喜歡新奇的年輕公眾。

  我們各類博物館確實應探索用現代科技傳承歷史文明。據報道,南京六朝博物館打造的“VR/AR線上博物館”,將實體博物館在高度還原的前提下搬到線上,用戶可通過VR/AR設備參觀,獲得視覺的強大體驗感。這便是用科技賦能文化,像這樣不因循守舊的博物館應越來越多。在文化娛樂多元的時代,在博物館應産生文化教育影響力的時代要求下,博物館不應再局限于僅是收藏、研究、展示藏品的機構,需要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更好地傳播博物館文化。□何勇海文圖片源自於網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