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博愛縣:産品變“網紅”脫貧添“翅膀”

2018-05-22 12:25:43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5月20日,天剛濛濛亮,博愛縣許良鎮機房村的段成士就來到村頭自家竹林裏採摘赤松茸。

  段成士是村裏“老困難”,一年到頭就靠幾畝田地和竹林過日子。去年8月底,他搭上了電商扶貧的“快車”,在竹林裏種植赤松茸,“打心眼兒裏感謝王老闆,這才半年多時間,俺就嘗到了甜頭。”

  段成士口中的“王老闆”叫王瑞彬,他的十七組電子商務公司為貧困戶提供赤松茸菌種和種植技術培訓,形成了生産、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體系。

  “小小松茸作用大,電商扶貧全靠它,保護竹林把家發,樂得群眾笑開花。”這首打油詩是貧困戶們種植赤松茸,借力電商脫貧的生動寫照。

  作為“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的博愛,最近這幾年持續開展的“縣長喊你回家做電商”系列活動如火如荼。通過不斷探索電商與脫貧攻堅的深度融合,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博愛特色的脫貧致富路。

  國內市場上每兩塊澡巾,就有一塊出自博愛馬營。鴻昌街道馬營村回鄉創業的大學生陳康,把澡巾布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帶動180多戶貧困戶實現增收。去年,全縣澡巾布電商渠道銷售額已突破了2000萬元。

  清化鎮街道太子莊村返鄉青年黃火星通過線下生産和線上銷售“懶人沙發”家居産品,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15個,對不能直接到工廠工作的40多戶貧困戶,通過生産加工外包的形式,幫助他們增收。

  磨頭鎮創建了獅口沁園春創業吧等6個電商扶貧服務站,全鎮70%以上的貧困村利用電商平臺銷售當地特色産品,交易額年均增長20%以上。

  435平方公里的博愛縣,山區面積佔三分之一。山上優質山貨難出去,外面消費品也不容易進來,如何破解這一發展瓶頸?

  博愛人家電商企業建立了太行山貨集散中心,深度挖掘山貨資源,將從貧困戶手中收購的花椒、小米、蜂蜜等山貨進行分揀、網貨化包裝處理後,借力電商渠道,實現太行山貨銷售的線上線下融合。目前已完成56家村級服務點建設,搭建起覆蓋全縣80%農村人口的物流配送體系。

  博愛縣還通過網絡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當地特産的知名度,擴大銷路。

  通過與蘇寧易購、賣貨郎等電商平臺合作,舉辦線上櫻桃節,幫助貧困戶在網上銷售櫻桃。如今,“博愛櫻桃——初戀的味道”成了櫻桃中的“網紅”。

  寨豁鄉玄垣廟村冬桃一直銷路不暢,博愛縣連續幾年舉辦“冬桃爭霸賽”,通過網絡直播、微信公眾號推廣擴大了冬桃知名度,40多名冬桃種植戶從中受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博愛縣成立了全省首家縣級媒體電商頻道,貧困戶在家就能學習電商知識,3300多名貧困農民接受了電商基礎知識培訓,實現了全縣37個貧困村全覆蓋。

  “幾年來,博愛縣探索建立了‘電商企業+貧困戶’‘電商特色産業+貧困戶’‘電商特色活動+貧困戶’‘電商培訓+貧困戶’等電商扶貧新模式,帶動了全縣60%以上貧困人口增收,鋪就了一條網上脫貧致富路。”博愛縣委書記張建説。(記者 陳學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