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週口:“詐捐”真相披露 網友道歉

2018-05-29 09:21:20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要聞-文字列表+摘要】河南週口:“詐捐”真相披露 網友道歉

5月28日,楊美琴讓記者看她收到的網友道歉信息。

  5月26日,大河報報道了“週口小朋友之死”引發詐捐質疑,令女童父母傷心不已一事。隨著眾多媒體的關注和當地官方的調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詐捐”並不存在,這讓女童王丫丫(化名)的母親楊美琴及其家人們得到很大慰藉。

  這兩天,不少網友通過公開或私下發短信的方式,向楊美琴表示道歉。儘管深受“誣陷”,但樸實的楊美琴依然心存善念,對於好心的志願者和網友,她仍表示感謝。

  對話

  網友“討伐”曾讓楊美琴一度欲輕生

  質疑——調查——真相,歷經一波三折之後,“詐捐”成為子虛烏有的往事,楊美琴這才如釋重負。“我不知道這幾天咋挺過來的。”5月28日,在自家的院子裏,對著記者,她雙手掩面,像個委屈的孩子聳動著肩膀低聲抽泣。

  38638元,這是所有通過網絡募集善款的總額,這個不足4萬元的數字,深深印刻在楊美琴的腦海裏。如今,她能清晰地説出每一筆錢的去向,一一回應網友曾經的質疑。

  實際上,對於治療女兒罹患的病症而言,這個數字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開始借了很多錢,後來在別人的提示下上網籌款。”楊美琴説,從一開始她和家人就積極為女兒看病,從不存在拖延治療、重男輕女的情況。這一點,在眾多媒體的報道和官方調查中得到佐證。

  “那幾天網上的詛咒、辱罵讓我抬不起來頭,我精神恍惚。這兩天出現轉機後才好點,就這還去看了精神方面的醫生。”楊美琴説,最初的那幾天她的確想到了輕生,但後來隨著大河報、紅星新聞等媒體以及當地政府人員發出公正聲音,她又重新看到了希望,“想想家人和孩子,放棄了輕生念頭”。

  “這家人夠堅強的,換作別的家庭,可能早扛不住了。”張集鄉溫良村黨支部書記張安會説。對於楊美琴家的情況,村裏也爭取了政策幫扶,發放有救助金。

  轉機

  網友道歉,家人感謝幫過丫丫的好心人

  在這起事件中,除了患病女童王丫丫一方外,還有曾經激烈質疑詐捐的網友一方。而當真相浮出水面、劇情出現逆轉的時候,這些網友也及時向丫丫的家人發出了道歉。

  其中,曾發出詐捐質疑的“作家陳嵐”發文稱:“這個救助中,風波不斷。我過早激動地在微博發出指責。”她表示,願向所有在這場風波中受到傷害的人們道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網友通過手機短信、微信,向楊美琴本人表示道歉。從當初的謾罵到現在的道歉,楊美琴感覺這幾天的遭遇像坐過山車一樣。“我看到不少網友的道歉信息,心裏好受很多。我不想説其他了,只要能回歸平靜的生活就中。”楊美琴説。

  楊美琴表示,雖然自己曾被網友質疑、誤解,但她仍然心懷感恩,她想通過大河報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丫丫的網友們。“從發出網絡求助,不少網友加我微信,十塊八塊地轉錢,丫丫得到了大家的幫助。到最後丫丫看病用的錢,都是好心人幫助的,我謝謝你們,謝謝所有的好心人。”楊美琴説。

  建議

  對網絡謠言和暴力,應多些冷靜和思考

  一起原本傳播正能量的愛心募捐事件,何以演變成質疑、謾罵和攻擊?在網絡信息化空前發達的時代,如何應對網絡謠言和暴力,這起“詐捐風波”留下不少令人反思的空間。

  “實際上從網絡誕生的那天起,我們就注意到這是一把雙刃劍。就本次事件而言,網絡一方面傳遞出了女童丫丫的求助信息,使丫丫確實得到了一些幫助。而另一方面,網絡又傷害了丫丫的家人,因此,如何凈化網絡空間,分辨網絡信息的真偽至關重要。”週口職業技術學院從事社會學研究的李明臣老師説,建議網友們在發出任何一次質疑和指責的時候,都冷靜地想一想,弄清事實真相後再表達觀點不遲。

  李明臣認為,“詐捐風波”暴露出了網絡自媒體的弊端,同時也凸顯了正規媒體的力量,“倘若沒有正規媒體的及時公正報道,不知道丫丫的家人還要承受多長時間的謾罵和指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于揚李玉坤實習生王慧星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