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歷千年古河 感受文化脈動

2018-05-30 11:41:08  來源:鄭州晚報  責編:趙瀅溪

【河南好項目-圖片】遊歷千年古河 感受文化脈動

文脈傳承——今朝勝景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就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3600年前,商湯立國在今鄭州城區建立都城。歷經3600年發展的鄭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

  作為鄭州發展的見證者,賈魯河陪伴鄭州也已2000多年。賈魯河文化的發展某種程度上是鄭州文化、中原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發展的一種折射。

  以文化塑“魂”,認真梳理千年古河的文化脈絡,培育新的文化旅遊亮點,打造新的文化品牌,成為此次賈魯河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 記者 李麗君

  一河“串”起華夏古今

  從戰國的鴻溝到隋的汴河、通濟渠,唐的廣濟渠,元的賈魯河……2000多年來,名稱幾經變化、河道屢次變遷、命運起起伏伏,賈魯河在中國水文化史上仍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記載了鄭州燦爛的興水歷史。

  如今,如何挖掘賈魯河的文化內涵,並以此為契機豐富提升鄭州的城市文化?

  本次賈魯河綜合治理生態綠化工程分為“源、界、匯、興、澤、盛”六個主題分區。六個區域其實是賈魯河,也是中華文明自古至今的發展縮影。一路遊走,你能感受到鄭州從古至今的文化發展脈動。

  此次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的源頭是六個主題分區的“源”。走進該區域,仿佛回到商代,沿線建築傳承鄭州商都文化,通過提煉商都建築柱廊的豎向線條和屋頂特點,再現華夏文明底蘊。不遠處的古城墻博覽園,結合附近的常廟城墻遺址,以青銅銹板景墻的方式,述説華夏文明從起源到商周時期的歷史,展現鄭州的青銅禮器文化。

  “由於這裡位於上游,又是河流和文化的源頭,賈魯河歷史上有三泉之源的説法,所以我們給這裡取名‘源’,建築形態提煉于獸眼紋,設計標誌猶如泉眼。”賈魯河綜合治理生態綠化工程設計總工程師胡麗香説,六個主題分區都有自己的主題和標誌,建成後每個區域園子裏的所有指引標識、燈箱、垃圾箱等小品建築都會印上該區域的主題標誌。

  “界”主題分區體現的是漢代的花園。在該區域,你能觀賞到各種花木藝術,這裡的庭院和建築有機穿插形成一個大的棋盤造型,這和賈魯河的前身——鴻溝在象棋棋盤中作為“楚河漢界”的文化寓意有關。

  “匯”寓意雙河交匯,索須河在此段匯入賈魯河。來到該區域你可以感受到宋元大河文化的魅力。這裡將以雙河交匯的旋渦紋為建築格局,建築形態及空間感受充分體現雙河文化。您不但可以在這裡了解鄭州古老的漕運文化,還將可以在賈魯治水文化廣場看到以剪影形式體現的賈魯治水場景。

  “興”主題分區是現代設計,此段將通過採用極簡的幾何形態,充分融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與景觀共同表達如今鄭州新城區的新欣之態。如以科技、創意為導向,設計了太陽能張拉膜、夜光跑道、智慧創客長廊等內容,人們在這裡將可以充分體驗智慧生活的樂趣。

  再往下游就是“澤”主題分區。歷史上的圃田澤桑田魚樂、水草肥美,莆田春草在明清時期成為鄭州著名的八景之一。此段基於圃田湖設計了圃田春草公園,營造濕地花田景觀,以體現桑田魚樂的意境為主。

  “盛”主題分區可以讓遊覽者看到大水之觀的宏偉景象,重點體現鄭汴一體化的美好前景。這裡將融入中牟地域文化,如箜篌文化、黑陶文化、泥塑面塑文化等。特別是一級驛站盛景驛,提煉北宋時期清明上河圖中建築坡屋頂的元素,用不同的坡屋頂來營造生態建築的感覺。

  一墻“圖説”賈魯河變遷

  “賈魯河文化源遠流長。從開鑿鴻溝到賈魯治水,再到現代城市化建設,賈魯河都是經歷者。”鄭州市水利建築勘測設計院賈魯河綜合治理專項負責人董永立表示,他們希望通過河道的整治來提升鄭州的文化品質,所以在河道兩岸局部陡坎及高邊坡處的擋土墻上,以浮雕的形式設計了文化墻,以展示賈魯河歷史文化和鄭州水文化。

  董永立説,設計的文化墻共分“滄海桑田——賈魯史歌、濤聲依舊——昔日風光、文脈傳承——今朝勝景、亳水行吟——源遠流長”四大主題,最短的18米,最長的151米,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每一個主題。

  “滄海桑田——賈魯史歌”位於賈魯河一號壩右岸高邊坡擋土墻,此段浮雕將採用四川紅花崗岩,設計以時間軸的方式,全面挖掘賈魯河演變史。

  “濤聲依舊——昔日風光”位於賈魯河二號壩左岸,此段將採用深褐色大理石雕刻,以版畫結合中國畫線刻的方式,刻畫了聖水開源、曖冰二泉、響水潭影、紅櫻滿谷、漁蔬人家、通濟帆影、汴河新柳、圃田春草八幅昔日勝景。

  “文脈傳承——今朝勝景”位於花園路西賈魯河左岸,此段將採用山東黃砂岩,浮雕設計採用點線面結合的方式構圖,以賈魯河在鄭州段河流走勢為軸線,有機地將賈魯河沿線各個景點串聯起來,如蝴蝶谷、尖崗水庫、常莊水庫、大佛寺、霸王點將臺、西流湖、紀信廟、漢代冶鐵遺址、大河村文化遺址、鄭州會展中心、綠博園、中牟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中牟汽車産業集聚區、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園等。

  “亳水行吟——源遠流長”位於中州大道東賈魯河右岸,該段分為六部分,展現當代鄭州水利工程中的代表性工程,如花園口引黃工程、丁店水庫、東風渠、邙山提灌站、西村渡槽、南水北調工程鄭州段等。

  沿河“遊”來,文化墻會讓你對賈魯河的歷史文化、賈魯河沿線的主要風貌以及鄭州水文化有所了解。

  一草一石皆“講究”

  古人云: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賈魯河沿線園區也不例外,而且是每個石頭、每種植物都有其意義。

  “園區裏所有的石頭都不是平白無故來的。”董永立説,結合生態景觀設計,他們在湖、島等重要節點,都設置有景石。“我們選用大塊花崗岩及冷色調太行石類天然石材,石塊要求融入環境,外形優美,獨具一格。在景石上刻名言警句、湖名、島名,對湖、島的命名賦予文化內涵。”

  “每種植物,人類都給它賦予了不同的寓意,就像每一朵花都有它的花語一樣,這12園的植物選取也都與其主題相匹配。”胡麗香説,如“源”的“梅峰遠眺”種了梅花;“界”要表達精緻花園景觀,結合花木藝術公園,以觀賞花卉類的植物為主;“匯”為了體現大河文化,就種植了柳樹這種親水植物;“盛”,為了表達繁盛,用的是楓類、銀杏類的彩葉樹種來強化繁榮昌盛的概念。

  據悉,通過此次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明清時期鄭州八景中的“梅峰遠眺”“汴河新柳”“圃田春草”等的空間意境也將得以再現。

  除了靜態的文化景觀,文化活動也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賈魯河沿線設置了多個活動場所,方便人們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如在“源”主題分區,可以舉辦篝火晚會、演出、VR燈光秀;“界”主題分區,可以舉辦插花藝術展;“匯”主題分區,可以舉辦水上賽事嘉年華;“興”主題分區,可以開展雨水凈化科普教育活動和創客聚會、交流活動;“澤”主題分區,可舉辦田園親子採摘活動;“盛”主題分區,可以舉辦中原民俗文化節等活動。

  文化為“魂”,相信治理後的賈魯河一定會給你不一樣的遊覽體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